浅谈创设主题环境的有效策略
2019-07-08赖晓芳
赖晓芳
【摘要】在幼儿园进行主题创设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个机会进行互相交流,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之间友谊的发展。幼儿教师在进行主题环境创设时,要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调查,从而了解孩子们的实际状况,根据这点创设符合幼儿的主题环境。主题环境的创设对于儿童的情绪发展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一门隐形课程,良好的环境创设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中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如何创设主题环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兴趣;创设主题环境
一、引言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中对于创设主题环境的问题十分重视,创设主题环境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这对于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有着很积极的促进作用。经实践发现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对于环境创设的主题要求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主题环境创设时要从幼儿的实际状况出发,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进行环境创设,从而达到一定的环境创设目的。关于环境创设主要包括对于物质形态以及精神形态两种,物质是指对于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而精神创设则是从集体活动氛围等方面入手,以此来改善活动室氛围,使幼儿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二、主题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幼儿生活能力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无声无息的,好的主题环境设计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环境给幼儿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幼儿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将一些幼儿需要使用的材料整整齐齐地放好,幼儿也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从而将使用过的东西整齐地放回原来的位置,并且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最终激发孩子对于这集中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在对使用后的材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也能够使幼儿很好地锻炼动手能力,使其在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2.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提高注意力就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让幼儿学到更多的本领。注意力还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蒙台梭利博士曾经就此发表过自己的意见,她说:“孩子的注意是被适合他兴趣的东西所吸引,它不是教师所能‘唤起的。”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教师要注重对于主题环境的创设,只有环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单纯地靠教师的教学很难唤起幼儿对于一些事物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3.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
蒙台梭利博士在她发表的《自发的教育集体活动》中曾经说过:“当儿童能够从众多的物品当中择其所爱时;当他梦寐以求的某些玩具正在他人手中,而他学会安静等待时,他已经做出了很多意志行动。”这种意志品质并不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出来的,而是幼儿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自觉形成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会逐渐出现在孩子身上。
4.能够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丰富有趣的主题环境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可以为幼儿布置一个废品回收处,这个地方只放一些干净的不用的废品,比如瓶子、纸张,或者一些橡皮泥等。这些物品可以让孩子随意利用,这种情况下就会激发他们的一些动手欲望,想要自己创造出一些东西。在这样轻松不受束缚的环境中,幼儿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的锻炼,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出一些物品,教师要加以表扬,从而使幼儿获得成就感,更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对于制作的兴趣。
三、如何从幼儿兴趣出发创设主题环境
1.从幼儿的创造兴趣出发进行主题环境创设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对于一些事物的创新非常感兴趣,所以幼兒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主题环境创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状况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更新,从而使幼儿不断地感受到新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实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多重互动。在进行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使其能够在装饰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是整个主题环境创设的核心。幼儿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会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运用到其中,这就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看到这些东西时会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幼儿教师要改变观念,以幼儿为集体活动的主体,将墙面环境创设的权利交给孩子,这样教师就能够在孩子们布置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仔细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及时给予孩子鼓励,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在墙面布置结束后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这样布置的原因,从而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在下一次的主题环境创设中将这些想法融入其中。
2.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提高主题环境创设的趣味性
进行环境创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潜力。所以,幼儿教师在对主题环境进行创设时要考虑到其中趣味性,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橡皮泥,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创作屋”,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兴趣进行多元化创设
(1)主题墙面的创设灵活性
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是具有灵活性的一些东西,所以教师在进行主题环境创设时要考虑到主题的变换时间。由于主题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季节等因素进行更换,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布置,方便每一次的更换。在墙饰方面可以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不断地进行变化。在每更换完一次主题后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一个作业,让其利用课后时间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收集,在下一次的布置中将这些东西展示到墙面上,从而锻炼幼儿的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幼儿对于生活的表达能力等。
(2)创设方法的多样化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主题环境创设的作用,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在日常的课程中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以及对于环境创设的希望,结合幼儿的想法进行环境创设,提高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另外也可以多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交流,采取家长的意见,了解孩子的需要等,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顾及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3)充分发挥环境创设的作用
很多幼儿教师在对教学环境进行布置后就会忽略掉其存在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墙饰中的一些与儿童兴趣有关的话题,以及一些和孩子们生活相关的饰品等,教师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自主地参与其中。教师还可以在一些教学活动中根据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东西进行集体活动,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在进行主题环境创设时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这样才能够实现环境创设的意义,才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其也能够投入其中,并在此创设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为了不断提高环境创设对于幼儿带来的影响,幼儿教师要多对幼儿进行观察与了解,以此来提高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玲.浅谈学前教育中如何创设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祖国(教育版),2014(08).
[2]尹艳阳.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环境创设[J].教育现代化,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