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2019-07-08刘佳馨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自闭症绘画心理健康

刘佳馨

自闭症儿童是有沟通能力的,只是他们的沟通选择相当有限,常使用非传统的沟通方式与人沟通,若教师,家长或同伴在解释儿童对环境的反应前,先在脉络中解读儿童的行为,或许可减少对自闭症儿童沟通信息的错误解读。自闭症是心理健康的缺陷,亦或是执行功能的缺陷,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以免自闭症在社会互动、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缺陷限制了后续技巧的发展。自闭症儿童对信息完整处理的风格,值得教学者重视,完整处理的风格妨碍自闭症儿童语言类化能力、语意功能、语意语法关系的发展。

1 前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发展性障碍疾病,由于其大脑神经组织受损,造成大多数患者出现社会交往、语言发展障碍,同时伴有一定的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特征。自闭症儿童并不像感官残疾和肢体残疾儿童那样有明显的身体障碍,从身体发育和外表上来看,和正常孩子大致一样。加之自闭症儿童大多对人和事表现冷淡,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他们的教育一直被社会所忽视。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但普通学校教师缺少教育自闭症儿童的信心和能力,结果“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坐读”,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特殊学校。这不仅不利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而且不利于开发其潜能,有碍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

2 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是影响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的外在条件

对自闭症的歧视,至今仍存在,由于自闭症的教育滞后于普通教育,也影响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自闭症者生活在属于他们的特殊世界里,对声音的反应不敏感,不容易与同龄人相处或者是不合群,对环境的感觉冷漠,语言表达简单,只能是鹦鹉学舌式的,但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又很强,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自闭症儿童有着很大的影响和诱惑作用。

2.2 学校教育是影响自闭症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没有从自闭症儿童实际出发,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加重了自闭症儿童学习负担,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不能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这也将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性格和作用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会在聋哑学生身上打下烙印。

3 当前自闭症儿童教育的不足和局限性

3.1 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缺陷取向,阻碍自闭症儿童潜能开发

郭文斌、方俊明等人认为,我国近十年来针对自闭症儿童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围绕自闭症儿童存在的发育障碍进行诊断治疗和训练;教育方式主要是缺陷补偿的教育治疗法,针对自闭症儿童存在的行为障碍、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实施补救措施。这种教育方式片面注重自闭症儿童的身心障碍,不注重开发他们的潜能;过分关注自闭症儿童的“缺陷”,忽视他们的“能力”,从而导致自闭症儿童积极性越来越低,自信心下降,严重阻碍了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2 我国自闭症融合教育发展不足,无法满足自闭症儿童教育需要

学校教育是自闭症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外全纳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本土化的融合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反标记”和“常态化”的教育思想使得部分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和普通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然而,伴随融合教育班教师的消极对待以及家长的积极反对,自闭症儿童的这一有效的教育方式受到极大阻扰。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困难,比起其他特殊儿童,他们更需要社会环境的包容和历练。在学龄阶段,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共同交往至关重要。但统计发现,我国大概只有18%的自闭症儿童能够接受融合教育,其他自闭症儿童的这一教育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4 美术教育在促进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4.1 激发创造力,提升感官认知水平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充满了无限可能。自闭症儿童的这种无限可能只是暂时关闭了,适当采用美术教育的方法,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自闭症儿童突破自己,激发其创造力。美术教育赋予自闭症儿童激发创造力的可能性,自闭症儿童通过美术的学习,学习其绘画技巧,从画线、画图形开始,直到画植物、建筑,一步一步开发自己的潜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美术绘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通过这种强化的练习,可以不断地丰富自闭症儿童的创造力。

4.2 丰富自身情感,增加情感宣泄方式

儿童从出生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由咿呀学语到哭笑吵闹,都是在表达着自身的情感,而且年龄越大,情感的表达方式就会日趋丰富和复杂。自闭症患者的情感发展比较缓慢,年龄虽然增加,但是表達感情的方式却会越来越单一,直至不愿意表达情感。自闭症儿童需要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孤独寂寞,而美术教育通过传授绘画知识,能够很委婉地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

自闭症儿童在练习绘画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去做某种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在绘画时会唱歌,有的自闭症儿童在绘画时喜欢喃喃自语。这无疑都增加了自闭症儿童的情感宣泄方式,让他们能自然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通过不断绘画,增加这种表达方式的印象。

4.3 增强适应力,扩大交际范围

自闭症儿童往往不愿意与人沟通,喜欢独处且不善于表达,根本原因是自闭症儿童适应能力差。美术教育在增强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能力上有着先天优势。因为社会适应能力,根本上还是适应与人的交往,美术教育者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与自闭症儿童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像与母亲交流,也像与朋友交流。自闭症儿童在学习绘画、练习绘画过程中,会与教师甚至与其他儿童进行交流,无论是语言交流也好,还是肢体语言交流,都打开了锁住自闭症儿童心理的那个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意义

5.1 有助于人们正确对待他们,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自闭症儿童由于发展障碍,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特点。积极心理健康理念倡导的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事物,有助于我们从积极心理出发,看待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一般情况下,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冷漠,对新奇的事物缺乏应有的兴趣。但在遇到不顺心或是看到讨厌的东西时,又表现出不适宜的、异常、激烈的情感反应。实行积极心理健康理念教育下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要求人们在理解和宽容自闭症儿童的基础上,从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和接受程度,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相应的措施处理加以处理。

5.2 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去标签化

提到自闭症儿童,人们会想到诸多不好的表现,如大哭大闹、攻击性强、智力低下、不理会别人等。自闭症儿童的标签化,使得家长和教师对他们能够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将从关注自闭症儿童的“障碍”转移到关注他们的“能力”,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缺陷补偿,而是更多关注他们潜能的开发,由此把自闭症儿童从“问题儿童”中分离出来,有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积极发展其社会性。自闭症儿童在音乐、画画、记忆力方面的才能,证明自闭症儿童不仅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而且在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的前提下,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发展。将贴在自闭症儿童身上的标签去掉,努力挖掘其潜能,是实施自闭症儿童有效教育和适合教育的前提。

6 结论

语言沟通能力为自闭症儿童教育的重点,倘若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沟通能力,增进其语言理解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则亦会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及减少问题行为,固执性行为发生的频率。所以,语言沟通训练策略对于增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沟通能力,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自闭症并不会自动停止于儿童期,反之,这是个一辈子的发展疾患,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在症状上有所改变,但基本的三大核心缺损症状则不易消失。自闭症开始于三岁以前,需要父母与家人的早期发现,以及医疗、康复、教育能够及时进行语言沟通训练,方能使自闭症儿童得到最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自闭症绘画心理健康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