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2019-07-08吴茜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想象文本课文

吴茜

阅读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教学,通常指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就是建立學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阅读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效丰富的阅读”,这就既要让学生完成一定阅读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真正从中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提升自我的一次升华。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1 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的教学对象是一篇篇的课文,对于表述学习对象的文字,学生需要通过感知、了解、记忆等方式去学习,而阅读,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课前阅读属于预习部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大致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上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师为了更好地讲授书本知识而专门设立的一项课堂内容。如在课文《社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全文从‘事情的角度共分为几件事情?”带着问题阅读,既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也增强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同时还提高了自身的阅读效率,一举多得。

2 如何建立学生与课文的联系

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水平不同,对阅读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其阅读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建立学生与课文的联系就成了阅读中的关键。

2.1 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首先,教师得了解学生的层次与水平,是初一、初二,还是初三的学生?面对具体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其次,教师得明确读物的内容,是一篇小说,一首诗歌,还是戏剧?是鲁迅的小说,沈从文的小说,还是马克吐温的小说?面对某一特定文本,要仔细研读这篇课文与学生之间的具体实情,联系确保学生能够感同身受。

2.2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阅读方法。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通过阅读,可以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

2.2.1 了解课文内容。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中,有的学生看到了格外“无聊”的老旦,

有的学生看到了夜行航船中两岸的风景,也有的学生看到了月夜归航时小伙伴们偷豆的欢乐。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初步把握文本的内容。

2.2.2 抓住语言的特点。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在二次阅读、深度挖掘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的特点,既有词句的修辞手法,也有通篇文章的表现手法,如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描写春花时写到:“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美丽的春花仿佛瞬间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2.2.3 当然,不是所有课文通过阅读就可认知明白的,还可通过其他媒介如电影、图片、实物等来观察学习,但阅读作为最传统也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自然是无法取代,无可替换的。

3 阅读教学的好处

3.1 增大教师阅读量,拓宽知识领域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必须要时时刻刻丰富自己的学识储备,当教师向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自己必须首先走在学生前面,先行阅读。只有博览群书,尤其是经典名著,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丰富人生底蕴,为学生树立榜样意识,引导学生他们走向积极健康之路。

当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分门别类,精心挑选,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赏析精彩情节,另外,教师还应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环境氛围,如在班级设立读书角,在班内张贴作品插图,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自行小结并制作读书摘抄卡等,让学生在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成长,为学生阅读提供多种帮助。

3.2 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增进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良好的阅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书本的字数是有限的,但书中的内容却是无限的,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想象,在想象中创造,能将眼前有限的文字想象创造出无限的一幅幅具体的画面来。

比如《皇帝的新装》中,故事的高潮在于一个孩子高喊“皇帝什么都没有穿!”其他人也跟着议论纷纷,故事就在爱面子的皇帝依然坚持举行完游行大典就戛然而止了,至于皇帝回宫后的情况,作者并没有告诉读者,学生们很想了解之后的故事,教师们就可以让学生们大胆想象,将故事续写出来。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创造力。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语文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鼓励学生勤读书、多读书,让自己找到与学生心灵对话的话题,充实课堂内容,让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柳州市龙城中学)

猜你喜欢

想象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