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媒介融合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

2019-07-08董燕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课高校学生媒介

董燕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借鉴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关于媒介融合的话题已成为当前传媒业的热点话题之一,微博、微信等社交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改变着媒介市场的生态,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新型传播格局,必然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研究其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同时探讨高校学生对媒体的接受与影响、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应对之策。

在当下媒介融合的这一大背景下,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变局,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各大高校要正确认识并分析当下的学生思想教育现状,既要借助媒介融合带来的便利也要意识到即将面临的问题,并做好防御机制,以便于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并达到与其效果。

1 基于媒介融合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媒介融合是科技信息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当下,这一趋势正在不断的加强,并已经呈现出一定的结果,在方便教育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在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所谓“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简单说来指的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信息传播媒介融合在一起,所以其概念定義为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下,我们所说的“媒介融合”更多的则是指向于将各种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知乎等与传统媒介电视、报纸等的融合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不仅更加凸显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也暴露出当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有许多可以完善之处。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理想信念的教育,是高校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当下,学生的信息更多的来自于网络信息或是各大报刊的网络版以及网友的评论,其中不乏有与理想信念背道而驰的不当言论,这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种多种媒介多元一体化的趋势下,也为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了方便之门。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的多样化。基于媒介融合,当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呈现出多种方式,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社会热点新闻、微博热搜的介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是否可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标准进行选择,基于媒介融合,不仅可以实现这一目的,而且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更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改善。高职学生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也就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依托于媒介融合的新式课堂可以很好的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大大改善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

2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其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更应该对症下药。

首先,高校教师对于媒介融合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及对常用媒介的使用熟练度不够。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尤其是教学技术应用方面,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以此来督促教师完善、创新教学技能,增添课堂乐趣,紧跟时代发展。

其次,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容易引发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危机。媒介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社交网络的发展,便携电子设备更是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实施性,但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电子信息获取的依赖,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是极为不利的。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支持学生多多举办校园活动,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也可以多设置互动类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高校学生人际交往发展。

再次,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度也大大加强,这就使得高校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社会舆论的影响,并被其左右自己的判断。这就使得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是非观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多思考,多调查,而不是人云亦云。

此外,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也会造成媒介话语权的滥用,比如近年来兴起的蛀虫群体“键盘侠”,他们往往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及力量占据媒介话语权来引导舆论的走向而故意忽视客观事实的存在,进而引发舆论的灾难。这些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媒介话语权不可轻信,更不可盲从。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媒介融合最为可怕的后果在于会大大影响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学生思维的去理性化,容易被人诱导而不加思索,甚至做出更极端的事情,危害自己危害他人也危害社会。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时候要加强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不可过于感性,也不能一板一眼,不通人情世故。重要的是要养成理性思考的思维模式。

3 小结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理想信念确立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利条件,更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方向,是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在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当代高校学生。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e='font-size:9.0pt;font-family:方正书宋简体;mso-bidi-font-family:宋体; color:black'>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学习以及生活方面皆存在一定的职责,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尽力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导师以及知心朋友,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课高校学生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