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
2019-07-08李若水
李若水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汉语词语发音相近情况而难已理解的状况,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汉语当中包含大量的惯用语,所以如何向学生深入解析汉语惯用语的特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惯用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方法。
由于汉语当中存在大量的惯用语,所以学生对于现代汉语词汇的掌握情况往往会差强人意,再加上惯用语在使用方法上具有复杂性特征,所以在一定時期内提高惯用语使用方式往往是学生面对的一个重难点。虽然大量关于惯用语使用方法学习的教材与字典屡见不鲜,但是如何结合学生差异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1 惯用语的特性分析
口语性惯用语当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口语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惯用语的来源非常广泛,而大多数都来自于行业用语谚语和地方方言,所以要想熟练掌握”惯用语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就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乃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对当前中国一些比较火热的行业有所涉猎。这样一来,才能够理解好使用好惯用语。
灵活性与固定性,看似一对反义词,但实质上在汉语惯用语当中,二者皆有。很多汉语词语是具有固定性特征的,当然也就有很多汉语词语带有灵活性特征,比如说“炒鱿鱼”,不仅可以只做一道炒鱿鱼的,菜还可以只被公司解雇;又比如说“开小灶”,既可以指做饭的一种形式,也可以指格外给某人一些好处或者优待。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策略
2.1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任何一门语言教学当中,语境教学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惯用语教学而言,语境教学法更是重中之重,主要原因在于惯用语存在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其中所存在的深层意义,往往会使人费解,而这些却是学生需要理解的关键所在。将一个陌生的惯用语,拿出之后很多学生会首先去判断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然后放置于相关语境当中,结果是理解不通顺。相反,如果能够事先给出学生一个语境,不并且划出其中需要理解的惯用语,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2.2 文化渗透法
日常教学当中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文化渗透,在惯用语当中不断强化文化知识的引入,增强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在前文的分析当中能够看出来,很多惯用语都来自于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当中,有很多都与古代人民的生活、价值取向有一定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文化渗透的方法,就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惯用语的理解与使用。比如在汉语文化当中,“鸡”和“狗”在一起的词语往往有贬义,如鸡犬不宁、鸡飞狗跳等;中华文化当中对于“龙”的崇拜,使得很多带“龙”字的词都有褒奖之意,如鲤鱼跃龙门等。
2.3 偏误预治法
所谓偏误预治法,主要强调的是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乃至在备课环节,提前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指出来,帮助学生避免错误。譬如说有的教师在讲解惯用语的时候,往往需要结合错误分析与语际对比,罗列出来学生可能出现的普遍性错误,然后把这些错误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并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加强学生对于惯用语的了解。
2.4 鼓励学生阅读专业的惯用语书籍
学生日常对于惯用语的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进行惯用语书籍的阅读,比如说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当中就存在很多惯用语,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出难题、大锅饭、铁饭碗、伤脑筋、有两下子等词语,这些词语在生活当中也是常见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中国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尤其是大锅饭、铁饭碗,这样的词汇彰显了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经济的一个过渡状况。
2.5 重视语义教学
在英语语言教学当中,语义教学始终是重中之重,惯用语也是如此,对于语义的理解不仅仅要看字面意思,还需要看实际含义,很多字面意思是实际含义延伸出来的。在惯用语教学当中,为了能够使学习者达到正确理解、掌握真实意义的最终目的,需要由字面意思引申开来。比如说“喝墨水”这三个字,表面上看是喝下墨水,实际上指的是上学读书,刻苦学习。存在一个这样的典故:在南北朝时期,如果儒士考试中成绩假冒伪劣,那么就要以喝墨水作为惩罚。
3 结语
总的来说,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惯用语教学是比较常见,并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迄今为止,我国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惯用语教学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现状等方面。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对外汉语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实际状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能够不断绽发光彩。
(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