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对高职学生《内科护理》的学习效果
2019-07-08刘爱平
刘爱平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对护理高职学生《内科护理》的学习效果。方法 将我校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的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期末时观察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和护理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教学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中学生内科护理的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在教学中值得应用推广。
《内科护理》这门课程是高职中护理专业学生最主要的课程之一,其内容复杂,是基础医学和护理基础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学科。但是内科的护理学内容枯燥,高职生又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方法和能力不强、思维和创新能力跟不上对内科护理学产生厌烦。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的方式,我校对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其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分组对照样本,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女性26人,男性24人,年龄18~20(19.21+1.25)岁。观察组女性22人,男性28人,年龄19~21(20.12+2.34)岁。经过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等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主要以多媒体课堂为主,结合影像资料以及课堂问答方法。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期末考试总测评。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1)先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知识与制作的方法和要求,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组,一个组6-7个成员,每个学生再准备2-3只不同颜色的笔,再自行选择组长,由组长负责每组的大小事。(2)对思维导图课前的培训,对思维导图进行基本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时间控制在45min左右。绘制好了之后有教师进行点评、讲解,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3)开始上课前的一个星期就布置作业,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并将关于内科护理学的有关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在上课之前由组长将作业收齐提前一天交给老师。
1.3 观察指标
采用百分制的评价方法,对两个班级的学生所做的试题进行评分,两组的测试时间以及测试内容相同,总成绩包括理论知识(60%)+平时成绩(40%)。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的学习效果包括提高记忆力、发散思维、以及学习效率和合作交流,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期末由教师发放,学生自行填写,填写完之后由教师回收进行整理和分析。
1.4 统计学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用t检测,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学习效果比较
观察两组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之后的学习效果,根据统计,在高职护理专业学习《内科护理》时进行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学習,观察组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高职护理专业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学习内科护理,其效果显著,数据最终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生期末总测评成绩比较
观察两组学生的期末总测评成绩,根据期末总评的测试,观察组的总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在护理专业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学习内科护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数据最终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智托尼布赞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所提出来的,并且于70年代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图形工具,它主要运用图片和文章相结合的方式将脑中的想法画出来,一个主题为中心向外发散,将一串长的信息变成有颜色和容易记忆的树枝图状。思维导图的制作简单,只需要用纸和笔就可以完成,关键词来做树枝的内容。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职护理专业学习内科护理学当中去,由本研究可以看出,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思维的发散能力、学习效率以及沟通能力。但是思维导图在制作初期会非常的困难,需要长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多加练习就慢慢熟练了。思维导图将分别的展开,让学生进行自觉地整理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全面掌握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进一步的提升。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学习内科护理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能力以及团队的精神。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