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激发阅读中的情感共鸣

2019-07-08蔡琪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茅草背影个性化

蔡琪

《义务教育语言课程》提出“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认为阅读是学生独特的个人领悟,在阅读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但并不等于说可以脱离文本思想和作者情感进行胡乱解读,怎么样才能寻到学生的个性体验和作者情感的交点,指导学生对作品生成感情共鸣,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宗旨。

过去,在阅读指导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先将课文分层,然后教师根据对每一层文本的个人感知和体验讲解给学生,学生虽能听懂,但这是很荒谬的,因为学生的获得缺少了思考,填鸭式教学绝对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我们必须要清楚,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或者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碰撞、冲击、契合的过程,所以对相同的字词句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智慧的理解。但是也正是这样,我们的教学会出现某种理解性错误:不少老师认为,学生的认识应是正确的,都应该支持他们。例如,对于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有学生会认为他“不够聪明”(明知脚夫只认钱不认人,却还唠唠叨叨嘱托半天,所谓的脸面是起不到任何一丝作用的),“违反了社会秩序(乱穿铁道口)。”这种理解似乎是符合现代“文明”社会人的普遍认知的,但实际上完全背离了作者“尊重父亲”的感觉。如果教师肯定学生的看法,那么教学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的人文性就会变成一场道德灾难,没有道德情感规范的人文性还称得上是人文吗?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提倡“文以载道”,强调“温柔敦厚”情感教化的作用,情感教育的前提是要有情感共鸣,所以,阅读教学中读者和作者、读者和主人公的情感共鸣是眼下重点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阅读的情感共鸣是什么?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对这一体裁作了具体论述:“熏、浸、刺、提”四种做法。第一种是“熏”,意思是感情被潜移默化。如同一块白布放在布满有色烟气的屋子里,慢慢地、慢慢地,白布零零星星的被染成了烟的颜色。第二种是“浸”,“浸”有泡的意思,是指感人至深。此时白布像是被浸泡在有颜色的液体里,每一方每一寸都被浸染了颜色。第三种是“刺”。刺也是刺激,是指感情受到突然的刺激。还是那块布,被熏过、被浸过,全心满脑都是那个色彩,突然,这个色彩和潜意识的喜欢的色彩融合在一起了,那么,对布的颜色是越发觉得可爱。最后一种是“提”,“提”是指读者随着作品的感情而变化,把自己融入其中。到了第四步,我们发现,这块布的颜色是颜料给它的还是布自身带着的,已经分不清楚了。布的颜色和颜料的色彩已经融为一个整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真的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共鸣”的四个做法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即“进”(熏蒸、浸没、刺)和“出”。“进入”是指读者感受作品的美,甚至把人物的各种心理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和情感;“出来”,是指读者根据自身阅历和欣赏力,对作品的独特性认识。结合这两个方面,情感共鸣的生产是源于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和情感迁移,从而获得一个创新性情感构建的过程。人们常谈的一千个学子会有一千个宋江,说的就是这么一个理。因此,阅读中的情感共鸣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这两个方面是唇齿的关系,互相促进的,比如学生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它反映了读者的差异性,但忽视了作品的客观共性。教师要致力探寻的就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这也是阅读教学的规律。接下来我且用教学案例作详细阐释。

1 以《背影》为教学案例,重点是探讨个性化阅读中情感共鸣的原因。

教学情景描述: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父亲的背影,比如“难忘的背影”,并要求结合学生自己的感受,经过学生独立的理解和思考,总结出“颓废的”、“困难的”和“厚实的”三个背影形象,并各自解释得此结论的原因。

学生1:我看到了一个颓废的父亲。父亲爬月台,,从“蹒跚”,“缩”,“努力”等字词,可以感觉父亲的脆弱和无力、无助。

教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细节说说你看到的?

学生1:开头写到父亲丧亲,失业,负债,惨淡,结尾处又写到“老境颓唐”。

老师:为什么对父亲的“颓废”有别样的感觉?

学生1:读到文中父亲丧亲,不由的想起了我的外公,当医生说准备料理后事时,脑海中浮现外公对我的好,如同文中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我觉得在困境中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弥足珍贵。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一个“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背影”的问题,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答案:“頹废、艰难、厚重”,学生对背影的感知是不同的。但都可以感受到父子深情,这是符合作者写作情感倾向的。学生对文中的父亲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再加之以学生的外公一事,对文中父亲的认识更为深刻,更具内涵。如此,便有利于学生获得人生启迪。

所以,读者和作者的心灵碰撞便有了情感共鸣。杰出的作品常常能给读者一个至深的形象,它能激活读者的各种感官,又促使读者自觉联系自身,强化感知。如白居易在《琵琶行》所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把自己的遭遇和琵琶女的遭遇融合在一起,有个同病相怜的感触,如同读者欣赏文学作品产生共鸣是一样的。

2 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探讨激发情感共鸣的要点。

黑板出示“这是一个(  )的诗人”,以这个形式给第二段写一个副标题,并结合课文的内容来具体说说情感体验。

学生1:这是一个“可怜的诗人”,(学生复述:诗中“我”屋顶的稻草被风刮走了,看到这一场景,“我”手忙脚乱的去拾,不料中途又杀出一群程咬金,隔壁村的孩子们都来抢茅草玩,而“我”又抢不过隔壁村里的小孩子,只得拼命的呼叫,让他们不要抢,不要再抢了。最后喊得口干唇燥,孩子们却溜进了竹树林中,不见了身影,也带走了茅草,“我”失望至极,自感无用至极)

教师:遮风挡雨的茅草被风吹走了,又被孩童抢走了。诗人的表现看起来确实有些心酸,也有些好笑。但是,同学们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有这般意料之外的表现,是茅草稀少呢,还是茅草很值钱?(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茅草对诗人的重要性,茅草本身不珍贵,但是茅草和泥墙结合在一起后,它的可贵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它们的结合就是一个完整的房屋,是一个家,而家,也是诗人唯一能追求并且有较大可能实现的梦想。)

学生2:“爱家的诗人”,(复述诗句:诗人看到自己的房子被风掀走了屋顶,他苦不堪言,急切渴望收回被吹走的茅草,可是隔壁村的孩子们又来抢,他们一闪躲进了林子里。诗人大声疾呼,喊得口交唇燥,却是无济于事。伤心欲绝之处回到自己破旧的房子了,哀叹自己的年老体衰。他想拥有一个家,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家。)

上面所举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从个人的角度来阅读诗人。第一个学生起先的解读——可怜的诗人,好象是创新性解读,但是,学生的理解和作者的感情出现了偏差。出现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去思考:诗人为什么如此珍视廉价的茅草?老师的进一步发问是为了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得出一个结论:追茅草就是爱家。因此,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要肯定学生对文本的自我理解,再次,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拓展延伸,寻找个人理解和文本核心的共同点,且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强化对文本的情感感知,最后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感悟是持久不易忘的,能起到积淀凝华的作用。

最后,在个性化阅读中要注重语言的赏析。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往往是通过语言品味来感知的。文学语言不同于小品文语言,所谓“观文者披文入情”,应该从写作背景去感悟形象,例如《背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要这么艰难而努力的去爬月台呢?当时“我”为什么会流泪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升华。学生个人阅历和文学修养积累的不同,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不同,比如前面这些动作描写,可以感受到“父亲”动作的不灵便,可以感受到“父亲”在困境中努力挣扎,包含“我”对父亲的感激、怜惜、愧疚、尊爱种种复杂情感,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走进情感深处,情感共鸣自然就产生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赵家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茅草背影个性化
主题:背影里的爱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坐在风中
背影
到山上住间茅屋
背影
同桌宝贝
背影
从一寸到两米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