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着“成长共同体”的翅膀飞翔

2019-07-08徐俊燕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共同体成员班级

徐俊燕

“成长共同体”的“成长”包括学生生理上的生长、学习的进步、心理的成熟与情感的健康。既关注当下,又着眼未来。更能客观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符合“全人”教育理念。笔者在学校共同体背景下,为促进班级共同成长和实现班级的自治管理,以小组合作互助为载体进行了班级成长共同体的探索。

1 班级成长共同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沃土

接手班级伊始,人数之多,个性差异之大,学习基础和能力之悬殊,让我和任课老师措手不及。几乎每个老师都在哀叹:“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学生的习惯很不好”。 其实,每个学生因为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定的身心发展阶段、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必然会造就学生的别样风采。班主任与其喟叹,不如理解;与其压制,不如顺应;与其剑拔弩张,不如和风细雨。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完满生活”不仅指物质条件方面,还包括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怎样培养心智,怎样教育子女,怎样做一个好公民,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增进人类幸福等广阔内容。而在當前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下,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学生最亲近的组织;也是让每个学生“为了集体,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获得教育并能为“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沃土。所以,班级成长共同体便应运而生。

2 班级成长共同体的构建

2.1 源于小组互助,高于小组互助。班级成长共同体包括班级管理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教学共同体等,是由多种教育力量共同组成的。成员包括班级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相关的社区人员等,关注的共同任务是学生的多维成长。所以,面对班级现状,我组织任课老师研讨后,把班级管理的理念和家委会达成共识和优化,决定把班级细化成8个成长共同体,每2个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和全责组长。成员以师徒搭档、竞争搭档为原则组合,6人一体。

2.2 让班级自治,用制度保障。构建班级“成长共同体”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管理者。这是适应学生之需要、辅助风纪之进步和促进学生能力和经验之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通过学生竞选,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并给予指导和信任,让他们遵循“双方互选”原则,确立共同体成员。其次,制定“共同体公约”。各共同体自行商讨制定公约,包括课堂要求、课后巩固内容和时间、自修课、电视时间、外出公约和人际交往原则等等。各项公约班级通过后考核细化规则马上出台:如何积分、如何奖惩(奖励多以心愿券呈现:和老师研谈、获得借书优先券及美文欣赏等)。“成长共同体”实行以“共同体”为单元的集体评价机制。将每个个体利益同“共同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相互监督、合作互助的良好氛围,增强共同体成员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2.3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空间和亮点。“成长共同体”要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归属感,就要给予每个成员均等的发展空间和展示亮点的机会。班级每天的微班会都由共同体各成员负责,提前确立主题、准备资料,一轮后点评总结。每周由学生组织一项课外活动(如班级间拔河、篮球赛、口语大赛、计算竞赛等);每周观看一场有意义的影视剧或读一本好书。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应对机遇和挑战,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由发展的空间。

3 班级成长共同体的实践思考

3.1 班级成长共同体成员拥有既民主生活,又能自主表达,既相互合作,又有个人探索的自由空间。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平等的尊严和自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道德成长的愉悦。

3.2 成长共同体让教育成为开放的系统,有机整合了各种教育力量。让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家、做进了社会。

3.3 班级成长共同体通过班级共同体例会的形式,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透明制度化,更加明确了教师职责,激发了教师的工作主动意识。

蒙特·鲍曼在他的《共同体》一书中流露,共同体这个词传递的感觉总是很美妙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我认为教育是一片浩瀚无边的美丽天空,让我们乘着“成长共同体”的翅膀,勇敢地、激情地飞翔。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新区实验中学)

:9.0pt;font-family:黑体;mso-hansi-font-family:宋体;color:black'>(下转第116页)

猜你喜欢

共同体成员班级
爱的共同体
班级“无课日”
两只挂钟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最强新成员
我家的新成员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课题组成员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