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业
2019-07-08储建平
储建平
“减负”是当下中小学教育中,时常提到的话题。“减负”主要途径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达到既少做作业又能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要求。对于小学科学学科来说,要想切实做到减负,可以通过体验式作业的设置来达到“减负与能力提升”并举的目的。为此,本文小学科学学科为例,在概述设置体验式作业的意义及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体验式作业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以达到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目的。
1 引言
为了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去参与到科学认识规律和发现规律的活动之中,小学生阶段开设了“科学”这门学科。如何让小学生在增加科目学习的情况下,不增加学业负担,就应该让科学这门课程的作业更富有特色即设置体验式作业,让小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完成作业。那么,对于小学科学科目来说,体验式作业设置原则是什么呢?如何在通过体验式作业的设置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对科学教学的认识,进行如下论述:
2 有关小学科学课体验式作业的概述
与语数外等学科相比,科学这门课程更富实践性和探究性,这就要求其作业的布置要富有学科特色,即应该设置体验式作业。下面,对体验式作业的设置意义及原则阐述如下:
2.1 设置体验式作业的意义
在小学科学科目学习的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应打破传统作业的布置方式,积极布置体验式作业。从学科学习角度来说,布置体验式作业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布置体验式作业,是践行《科学课程标准》的需要。细观《科学课程标准》不难发现,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而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传统的理论知识点的识记是无法达到的,是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其中,真正的动手去做去实践。体验式作业的设置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之中,真正的动手去做去体验,这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体现。(2)体验式作业的设置,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体验式作业的设置克服了传统作业布置强调写、记、背的弊端,作业设置灵活多样,贴近生活实际,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学生参与度较高,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积极性的目的。
2.2 小学科学课设置体验式作业应遵循的原则
与常规作业相比,体验式作业更加强调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为了让体验式作业更具实效性,在小学科学课上设置体验式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1)作业设置应具有梯度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这门课到三年级才开始接触,不同学生因为社会经历的不同,对“科学”的认知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有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有些学生却懒于动手或者不愿动手。所以,老师在具体作业布置时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体验式作业的完成之中。(2)作业设置应遵循一定的“规则”。所谓“规则”就是指科学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要求与现状。在体验式作业设置时,只有真正的遵循这些“规则”,才能避免作业布置的盲目,才能实现借助作业的完成以检查、巩固知识,进而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3)作业设置应多元化。在进行体验式作业布置时,作业的布置应该多元化,可以是调查类的作业,可以是探究类的作业,也可以是动手操作类的作业。总之,作业在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不拘一格,多元呈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借助体验式作业布置促进小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策略
科学这门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开设,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感受,就如何借助体验式作业布置促进小学生探究能力提升提出几点策略。
3.1 设置多形式的体验式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要想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对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探究活动才能有效的得以开展。为此,作为老师在体验式作业布置时,应该努力做到作业形式多元化,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具体可以设置以下形式的探究式作业:(1)小制作。科学这门课的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小制作”活动,这时老师就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布置一个小制作让学生去完成。通过特定的小制作的完成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人们在购买鸡蛋拎回家的途中不小心将鸡蛋弄破碎的现象,这时老师可以针对这个现象,布置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制作一个“鸡蛋保护器”,看哪个同学能用最少的器具制作最实用的“鸡蛋保护器”。通过这个体验式作业的布置,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更能锻炼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3.2 种植饲养。小学生天真,富有爱心,喜欢饲养一些小动物,种植一些花花草草。所以,作为老师就应该发掘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科学课作业布置方面,布置一些与种植饲养相关的作用,以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关注生活。例如,在春季来临之际,是万物复苏之际,更是栽培各种花草的良好时机。这时,作为老师在上《植物的一生》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学生在花盆中培植一颗蔬菜幼苗,这里的蔬菜可以是辣椒、白菜、茄子等,让学生通过亲手动手去做,感受植物从种子到幼苗的生长变化过程。(3)材料收集。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有很多教学资料是可以让学生去收集的,通过资料的收集能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岩石与矿物》这节内容时,老师在讲解相关岩石的类型后,可以给定一半个月时间,让学生去收集常见的岩石标本,看哪个学生收集的岩石类型最齐全,岩石的形状最独特有趣。
总之,老师在布置体验式作业时,应尽量的丰富体验式作业的类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
3.3 突出作业的生活性,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
对于体验式作业,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真正的经历过、感受过,才能真正的从探究中获益。如何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之中,这就需要老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将作业与生活聯系在一起,切实突出作业的生活性。只有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源于学生生活的事物,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才会乐于参与其中。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生命周期》这节内容时,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动物的生命过程,进而做到爱护小生命。对于教材中列举的养蚕案例,作为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就不能都布置学生都去观察蚕从蚕蛹到蚕的变化过程。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比较大,有些地方不合适蚕养殖,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都未必见过真正的蚕养殖过程。所以,老师在上的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布置学生去观察菜青虫或者小蝌蚪等生活中易见的小动物的生命周期过程。只有布置与学生生命息息相关的作业,学生才能真正参与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
4 创新体验式作业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更好的参与其中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单纯的批评,而是一种鼓励,一种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维持。所以,作为老师在对学生的体验式作业进行评价时,切记用“对”与“错”简单概之,应该创新体验式作业的评价方式,以激励学生更好的参与其中,具体可以这样做:(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体验式作业的经历。在评价时,老师应该通过对学生体验式作业的作业记录的检查,对学生参与体验式作业的感受的询问,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及获得的收获,淡化对体验式作业结果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参与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成果展示性评价。为了树立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向榜样学生,努力让学生好中做到更好。这时,老师可以将部分优秀学生参与体验式作业的作业计划表、作业过程记录表以及成果等在校宣传窗上进行展示,以体现对优秀学生的肯定,也利于引导其它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总之,在体验式作业评价时,应多用肯定的方式进行评价,多用过程性评价,以激励学生由好向更好转变。
借助传统手段我们是很难去对学生课外拓展活动进行评价的,除非是有实物成果体现的,但是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从距离长度而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把实物成果带到学校都是有很有困难的,实时评价更是不可能。而借助微信这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只要和学生说好老师哪个时段是在关注微信群的,让学生固定在那个时间段做实验,在群里实时发布实验过程或成果,教师就几乎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实时点评,指出不足的地方或好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加以榜样公示、标杆鼓励。(1)比如,我们班陈××同学放学后根据老师作业在自己家门前观察牵牛花,经过观察,他发现牵牛花的藤都是向右转的,然后立马用父亲的手机拍照发到班级群,我立刻在微信群内表扬他观察得仔细认真,鼓励他继续努力观察,并且引导他查阅资料找出牵牛花向右转的原因。同时,鼓动其他同学和他一起研究牵牛花向右转的原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大家的沟通努力,同学们终于知道了牵牛花向右转的原因。所有学生都收获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通过教师的实时评价,这种行为瞬间就成为了一种好的示范好榜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2)再比如,四年级有个学生回家做电路串联和并联的实验,他是第一个发到群里的,并联连错了,我就反问了一句,“什么叫并联,什么叫串联?”其他的学生立马指出问题,他自己也马上意识到了。像这样有问题马上发现马上解决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就依赖于教师在微信平台上的实时评价。
5 小结
小學科学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作为老师就应该革新作业的布置方式,减少机械识记类型的作业布置,多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体验式作业,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能力得以提升,在作业完成中探究意识得以养成。
(作者单位: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