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2019-07-08谈旭东

江苏陶瓷 2019年1期
关键词:返璞归真造型设计

谈旭东

摘  要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为人处世的智慧,让人于一壶茗香中感受到情感的升华和精神的陶冶,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  蛋包壶;造型设计;返璞归真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发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从传统粗陶器皿到精致手工艺品的演变,一次次将壶艺审美及其文化内涵上升到新的境界,由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中国人自古爱好饮茶,在旧时农耕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作时偶尔在田埂边休息,飲上一小杯茶就消去了暑热。“蛋包壶”(见图1)便由此而生,它携带方便、容量大,是普通人家及农户们常用饮茶之壶,又称“田头壶”。“蛋包壶”由清代嘉庆至道光时宜兴川埠上袁村著名壶艺人邵大亨首创,是清末民初流行的款式之一,历经时间的洗礼,始终深受人们喜爱,经久不衰,是一款经典器型。

“蛋包壶”简约厚重、凝练古朴,通身由简洁的线条勾勒而成,没有复杂的装饰和华丽的色彩,是一款典型的光素器。欣赏此壶,作品由紫泥制成,色泽紫润淡雅,营造出静穆朴素之美,奠定了整壶古雅静美的基调。造型上,此壶壶身稍扁,然饱满敦厚、稳重大方,契合紫砂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规则,摒去冗杂的装饰,线条凝练流畅、一气呵成、无可挑剔;底部设圈足,稳定庄重,与壶身相辅相成;三弯流婉转优雅、浑厚坚挺,与壶身暗接,自然胥出,与壶身浑然一体;短颈,肩部饰迭圈,与圈足相呼应,上下统一;大口平盖深凹,口盖唇边圆线,子母线吻合;壶身两端肩部设圈口,圈口中配以铜制提梁式壶把,提梁所形成的虚空间与壶身的敦厚相中和,虚实相济,平添几分灵动,提梁为对称的如意纹状,舒卷有致、优雅浪漫,方便提拿的同时又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整壶注重点、线、面、体的和谐统一,各部分比例协调,将光素圆器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壶体稳而不笨、厚而不重,气韵拙中藏巧、俗中透雅。

此壶无半点浮夸渲染之风,全靠本身的自然美取胜,这种自然美是紫砂壶返璞归真的本源。“蛋包壶”的实用性和简约之美反映了人们去繁求简、返璞归真的愿望。“蛋包壶”是旧时农民出耕在田埂边休憩时饮茶之壶,饮茶这种生活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慢慢演变成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蛋包壶”正是这种文化的见证。此壶还原了明清遗风,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欣赏此壶,让人仿若回到遥远的农耕时代,在一片青山绿水间,人们日出而落、日落而息,在田埂间感受着劳动的快乐,感受着身体挥洒汗水的快感,大家笑语殷殷,相互攀谈着今年的庄稼收成,诉说着家长里短,让人感受到陶渊明笔下“结庐在人境,毫无车马喧”的意境。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上的紧张、劳累带来情绪的压抑,在这样的境况下,人们越来越渴望得到精神上的解脱,渴望回到返璞归真的慢生活,渴望生活中能有一方净土,让人暂时忘却烦恼、洗涤尘心。从古至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是无数人所向往的,这种寄情于山水、寄情于自然的思想体现了老子《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哲学观。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让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回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的状态。“蛋包壶”所带来的简约复古的意境与这种思想不相而合,让人感受到人生淡泊宁静、至真至美的境界,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解放。

紫砂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给予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题材。唯有注入时代生活元素和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作品,才能引人共鸣,给人以无限的思考。紫砂壶“蛋包”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于一体,以简约古雅的意境体现了人们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不愧为一代经典佳作。

参 考 文 献

[1]夏英.探析紫砂“大亨线圆壶”的意境美[J].江苏陶瓷,2015(2):41,45.

猜你喜欢

返璞归真造型设计
车载空气净化器造型设计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返璞归真亲切自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基于学习结果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设计
返璞归真,让阅读教学走向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