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探究

2019-07-08张征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品德经验

张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加强课程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品德与社会》则是基于儿童社会生活、促进儿童养成良好品德及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并且五年级小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使得教师面临更高的要求,必须及时改变一言堂教学模式,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情境或教学实践,都应尝试运用生活化措施,让课堂因生活而精彩,焕发生机与活力。建议如下:

1 选择生活化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并非《品德与社会》的唯一教学资源,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等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充实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经验、激发学生兴趣等要求,密切关注五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体验,选择恰当的生活化内容导入新课,克服传统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们的思维和课本内容面对面,加强思考与感悟。

例如在讲解《父母对我的希望》一课时,教师就可从学生生活经验与体验入手,先讲母牛和小牛的故事给学生听,让他们谈一谈感受,趁机导入新课。接着引导学生生动地、有条理地讲述自己平时积累的有关于父母的一些感人小事。在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支持下,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用心感受,把课堂变成展示生活经历、交流生活体验的平台,回顾和父母相处的温暖画面,心怀感动。这样的教学活动联系静态的教材内容与丰富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事件中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父母的抚育密不可分,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深厚的、广博的,父母的爱心陪伴自己慢慢长大,他们希望我们成才,做出很多牺牲,费尽心血,达到激发学生感激父母长辈和热爱父母长辈的真挚情感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 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体验

创设生活化情境对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而言有重要意义,因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容量很大,有助于扩大学生思考的范围,让他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积累学习经验。鉴于五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依旧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教师还需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他们更容易接受的内容,丰富学生体验。

在《让科技造福人类》的教学中,教师就可设计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搓衣板、洗衣棒等传统洗衣工具的图片,让大家思考这些东西是什么,自己家里有没有这些东西,在什么地方见过等等,在课堂学习中入情入境。在过去,人们用手搓、棒锤等方式洗衣服,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很累,当今世界科技发达,先进的科技产品进入家庭生活,并且越来越普及,有一件科技产品把搓衣板、洗衣棒等变成了记忆,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快速给出答案“洗衣机”,教师继续展示洗衣机的图片,让学生想一想没有洗衣机有多么不方便。但绝大多数小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教师就可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洗衣机,洗衣服费时费力,尤其是冬天,水冰凉、衣服厚重,手洗异常费力,不仅手冻得通红,严重时会擦破皮肤,疼痛难忍,好在科技改变生活。最后教师可基于生活化情境拓展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洗衣机的工作原理,认识到科技产品中包含人类的很多智慧,在体验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提高对科学和发明的重视,热爱科学、热爱发明。

3 加强生活化实践,提高学生能力

正所謂实践出真知,不管课堂教学效果有多好,终究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发挥《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价值,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体会生活中的苦与乐、悲与喜,统一理性知识和感性认知,依托生活去感悟教育、品味道理,提高能力与综合素质。

例如执教《不同的社会群体》时,教师布置生活化实践任务,要求学生调查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属于哪一个社会群体,知道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社会需求等,不断关注、正确认识、公平对待社会上特殊的弱势群体。具体而言,学生们可以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如衣食住行等,通过生活经验与实践调查讲一讲农民工的故事,对农民工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还要思考如果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名农民工,从事施工、保姆或保安等工作,自己希望得到什么的待遇。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们要写一写自己的感悟,在课堂上分享。如此一来,教师不仅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写作能力等,一举多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教学生活化对教师有效开展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有重要作用,广大一线教师要给予生活化教学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中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加强生活化教学实践,通过一系列生活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课堂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不断提高能力,从而提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当然,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知识的特征、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等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能滥用生活化措施,保证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性、实效性。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寺子川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品德经验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乐淘淘“先进”经验
好学者贤
乐淘淘“先进”经验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