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进化论对胡适的影响

2019-07-08张蔚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严复进化论达尔文

张蔚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明确提出了遗传与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等生物进化论观点,沉重的打击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他所提出的生物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发现之一。但这一思想最早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则是通过严复的《天演论》而完成的。

严复于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实际上是通过翻译达尔文学说的支持者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它论文》而完成的,在翻译中,严复强调了 “物竞天择”这一进化论的核心内容。“物竞”即达尔文所说的生存斗争,而“天择”则是指自然选择。同时严复又强调了“变”的观点,认为天地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只是这种变化很缓慢、很细微,不容易察觉得到,这种看法来源于达尔文关于物种不停的发生着变异的观点。严复关于进化论的学说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胡适在《我的信仰》里曾描述了这种巨大的影响:“严氏所譯赫胥黎的论著,于1898年就出版,并立即得到智识阶级的接受。有钱的人拿钱出来翻印新版以广流传(当时并没有版权),因为有人以达尔文的言论,尤其是它在社会上与政治上的运用,对于一个感受惰性与濡滞日久的民族,乃是一个合宜的刺激。”“数年之间,许多的进化名词在当时报章杂志的文字上,就成了口头禅。无数的人,都采来做自己的和儿辈的名号,由是提醒他们国家与个人在生存竞争中消灭的祸害。向尝一度闻名的陈炯明以‘竞争为号。我有两个同学名杨天择和孙竞存。”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许多知识分子都以进化论思想作为指导,以研究社会与文学。如陈独秀在《新青年》1卷1号上发表文章就明确提出:“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是也。”以说明进化论思想对“人心社会”的重要影响。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则概括了进化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影响:“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进化论思想成为当时的学者观察社会,研究文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胡适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深受进化论思想的熏陶。正如他自己所说:“就是我自己的名字,对于中国以进化论为时尚,也是一个证据。我请我二哥替我起个学名的那天早晨,我还记得清楚。他只想了一刻,他就说,“‘适者生存中的‘适字怎么样?”我表示同意;先用来做笔名,最后于1910年就用作我的名字。”在上海读书六年(1904-1910)期间,胡适先生“从当代力量最大的学者梁启超氏的通俗文字中,渐得略知霍布士(Hobbes)、笛卡儿(Descartes)、卢梭(Rousseau)、边沁(Bentham)、康德(Kant)、达尔文(Darwin)等诸泰西思想家。”“又读过严复所译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自由论》(On Liberty)和赫胥黎(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从其1906年所作的命题作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中可窥见他当时对于进化论思想的核心“自然选择、生存斗争”已是相当的了解:

今日之世界,——强权之世界也。人亦有言,天下岂有公理哉!黑铁耳!赤血耳!又曰公法者,对于平等之国而生者也。呜呼,吾国民闻之,其有投袂奋兴者乎。国魂丧尽兵魂空,兵不能竞也;政治、学术,西来是仿,学不能竞也;国债垒垒,人为债主而我为借债者,财不竞也;以劣败之地位资格,处于演潮流之中,既不足以赤血黑铁与他族角逐,又不能折冲樽俎战胜庙堂,如是而欲他族不以不平等相待,不渐渍以底于灭亡,亦难矣。胡适先生不仅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而且非常看重进化论思想,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他在1924年1月25日的日记里写道:“今日吾国之急需,不在新奇之学说,高深之哲理,而在所以求学论事观物经国之术。以吾所见言之,有三术焉;皆起死之神丹也;

一曰归纳的理论,

二曰历史的眼光,

三曰进化的观念。

他将“进化的观念”看作是“求学论事观物经国之术”,可见其对于进化论思想的重视程度。

同时,胡适先生还自觉的将进化的方法运用到治学之中,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不无感慨的说:“我曾用进化的方法去思想,而这种有进化性的思想习惯,就做了我此后在思想史及文学工作上的成功之钥。尤更奇怪的,这个历史的思想方法并没有使我成为一个守旧的人,而时常是进步的人。例如,我在中国对于文学革命的辩论,全是根据无可否认的历史进化的事实,且一向都非我的对方所能答复得来的。”用进化思想观照中国文学的发展,胡适先生于1916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其文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声春雷。1918年他又发表了《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文,提出:一,文学乃是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记载,故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二,文学包括艺术的戏剧是慢慢进化的,有时会停步不前。一旦与别种文艺相接触,受了影响,吸收长处,又会继续进步。三,西洋戏剧可作中国戏剧直接比较参考的材料,“采用西洋最近百年继续发达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式,如此方才可使中国戏剧有改良进步的希望。”;胡适先生还将进化的方法用于哲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代史》(即为后来的《先秦名学史》一书)、《国语的进化》等学术论文,影响很大。

可以说,进化论思想成为了胡适先生治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准则,这一思想方法和价值准则无疑将影响到其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其1942年出版的小说研究专著《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收集了胡适先生从1920年第一篇重要的小说考证文字《〈水浒传〉考证》以来前后二十余年小说研究的文字,其中许多文章都受到了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作者单位: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严复进化论达尔文
严复的遗嘱
达尔文的新发现
达尔文不知道的进化论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基于“人性化”课堂的“进化论”教学思考
Y1—Y6“爵”式造型进化论
第十一章 奇遇达尔文之船
完美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