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朝令夕改為哪般?
2019-07-08沈星如
沈星如
今年3月,市政署發出新聞稿,提及西灣湖沿岸優化工程,計劃包括沿民國大馬路在湖邊加建一條寬約五米、長約一千米的內湖木步道。該消息本月再度引起社會關注。城市規劃師林翊捷表示,西灣湖不只是集體回憶,西灣古堤更是受到法律保障的文物,直指上述構思基本違反文化局提出的文物保護方向。直選議員李靜儀在書面質詢中指出,有關構想的出發點,是為了完善市民的活動空間,有市民認同計劃有助優化運動和休憩環境、增加遊樂空間;但亦有居民表示關注木步道設置範圍是否會影響西灣湖景觀等問題。政府有需要向社會詳細介紹有關構想,更必須有公開途徑讓市民查閱到計劃詳情,以便公眾客觀發表看法以及提出具體建議。蘇嘉豪議員認為市政署做法不透明,要求當局將計劃細節講清講楚,甚至批評計劃不緊急,要求當局停一停、諗一諗。
筆者認為,任何一項公共工程,涉及到的公共利益越廣泛,受影響的人士越多,那麼引起社會的關注度就會更大,在西環湖堤建木步道事件上,社會上意見多元化,是自然不過,也恰恰證明了本澳社會公民意識的崛起。
而近期隨著社會上關注木步道計劃的輿情翻波,市政署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羅志堅被傳媒追訪時表示,很多市民反映西灣石堤旁邊的石板路不適合運動。“為了創設舒適、安全的休閒空間,市政署經過綜合評估,才提出建設木步道的構思。過去一個星期,聽到市民‘不太贊成的較大聲音;所以暫時處於擱置的階段。若未來社會有意見要求政府再次探討相關計劃時,必定會進行公眾諮詢。”
看畢這段新聞,筆者是大有相當兒戲之感,一個市政計劃的推出,肯定是經過了相當時間的規劃和準備,最後在時機成熟之下,才會正式在社區座談會上公佈,而且,據羅志堅副主席所指,有不少市民選擇在行車道上跑步,認為會影響安全,期望市政署改善該處狀況。市政署提出西灣湖木步道計劃的目的是為居民創設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經同事評估及各部門探討過發展的可行性後,而在諮詢過文化局意見,文化局不反對後,就在早前的社區座談會上提出……可見,木步道計劃並非有關官員或部門一時的即興之作,而是多部門共同溝通協調之後的共識,志在為居民創設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
對此,筆者大感不解,為何這樣一份疑聚著社情民意的公共工程計劃,偏偏就在有聲音反對之下,被黯然退下了呢……而當局主管明知該木步道的背景“在大費周章,浪費人力物力”之後,輕鬆一句:若未來社會有意見要求政府再次探討相關計劃時,必定會進行公眾諮詢,就為該計劃劃下終點符號了。而最奇怪的是,公共部門的主管都走不出一個模式,就是面對社會上的反對聲音,立即宣布投降,所有方案不是暫停就是擱置。這就難免令人質疑當局如此“180度”大逆轉的處理手法,折騰的不僅是內部同事,還有廣大的市民,更不是一句官員意志的搖擺不定就可洗脫朝令夕改的過失的,而且最終多好的方案都會淪落為一扰民方案。
其實,這樣的朝令夕改事件並非偶然發生,反而過去在很多政策一而再地屢試不爽,如北安建火葬埸擱置事件,不但反映當局未能瞭解民意,亦顯其應變能力及溝通能力不足。長此下去,試問市政署何以維持管治威信及市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