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初探

2019-07-08崔志强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学科素养体育教学

摘 要:体育教育是当前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学科育人的重要使命。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体育教学的各项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体育教学必须要解決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科素养;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15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42

体育学科是当前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必学学科,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科学锻炼的要领,还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于体育教育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那就是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即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以见,在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成长的需求,结合体育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打造有效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们更好地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很多人都认为体育教育和文化课程的教育是不同的,体育学科就是让学生玩,这是对于体育教育严重的误解。现代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说明了体育教育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们不仅仅能够收获知识,还能够在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体育课程又被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道出了当前体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也告诉了广大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既应该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在体育学科学习中的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推进。这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的,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一定要尊重学情,立足于学生成长的需求开展。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现实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努力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要坚决摒弃“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而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适合学生的相关课程,在学生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或者小组竞赛活动,在此过程中也能够磨炼学生们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不服输的精神以及团队意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开展特色课程,重视学生实践

体育课作为室外课程是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但是学生兴趣的慢慢下降与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一些学校因为学生人数多,场地紧张,往往为了安全只安排跑步、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这是学生们在课下也能够进行的,学生们感觉没有新意,从而缺乏参与的兴趣。

实际上,新课改的推进对于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可以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展一些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这能够实现对于课程内容的丰富,如健美操、啦啦操的学习,对于场地的要求也不会太高,且能够使学生充分动起来,在动感的音乐中既能够锻炼身体也能够放松身心,一举多得。

同时,体育课是一门实践课程,在学生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需要学生去实践,甚至是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够体验学习的内容。据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但要考虑到学生承受的程度,枯燥的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厌倦甚至兴趣消失。所以教师还是要注意结合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多样化的调整,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氛围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使学生重视体育课,就要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价值和魅力,这就需要给学生营造氛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

老师要充分重视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有效开展,在有效推进学校的运动会、体育节、篮球赛等常规活动的同时,结合学生需求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保障。对于课间操、活动课也要充分重视,给学生体验、展示自己的平台。

五、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教学评价能够清楚自己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反映出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评价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而不是简单地呈现成绩,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不是仅仅一个结果。

因此,要全面地评价学生,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评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把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学科越来越重要,也应该更受重视,这对于体育学科教学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体育教师要立足于课堂,结合学生实际,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发挥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作用,一定能够把体育教学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田迷,刘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整合课程教学单元的设计探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6).

[2]曾小丽.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中的有效性[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10).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崔志强(1979.3— ),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学科素养体育教学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