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倾听文本的细微声响
2019-07-08冯倩
冯倩
文本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抓手。目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缺乏正确的文本观,浮于文本表面,浅尝辄止,制约了语文文本效应的进一步扩大。我们要以文本细读为路径,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捕捉文本细微声响,从而在文本细读中向文本深处漫溯,沉入作者用文字构建的美妙境界中。
一、沉入词语,见微知著
词语是文本最基本的结构,在文本阅读中,我们往往忽视词语,或者对于词语的解读流于形式。殊不知,一些看似不起眼、容易忽视的词语,往往蕴藏着深意。文本细读时,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沉入词语,从而达到见微知著的妙境,感悟词语独特的表现力。
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用词颇有特色,大量运用叠词就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纵观全篇,用叠字大约有17处。如作者用“嫩嫩的”写小草的质感,用“绿绿的”写小草的颜色,用摹声词“嗡嗡”表现成千成百的蜜蜂飞舞的景象,都极生动逼真。“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开头“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连用四个叠字,与“城里乡下”两个对偶词组结合在一起,造成有规律的三组六顿,读起来自然形成欢快的调子。
由于引导学生沉入叠字,学生在品味叠字运用中感悟到叠词的妙处:它不仅可以放慢句子的节奏,造成舒缓亲切的语气,也可以使书面语尽量向口语靠拢,使书面语更平易、自然、顺畅;更重要的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形象,较好地表现春天充满了青春活力。
二、捕捉矛盾,小中见大
文本细读会让我们捕捉到文本不易为人所觉察的细节,这些细节有的给人印象深刻,有的读来自相矛盾。如果我们善于捕捉文本中看似矛盾的细节,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与甄别鉴赏,往往能够小中见大,找到打开文本结构、思想主题的钥匙。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该句中“似乎”与“确凿”两个词语互为矛盾,两个词语的连用容易给人费解之感。在文本细读时,我们不妨抓住这个矛盾细节细细玩味,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似乎”与“确凿”。从《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的命名来看,显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作者“夕拾”之果,因此这是作者从成人的眼光回忆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文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是时间流逝造成的,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
由于抓住了文本矛盾之细节,学生从小细节中既感悟到童年往事之趣,又体悟到儿童与成人视角之差异,并掌握从不同视角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发展。
三、体悟人称,触摸情感
不同人称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文本运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增强文本的真实感;第二人称使表达更加亲切,便于直接对话,抒发情感,增强表达的语势;第三人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自由、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在文本细读时,注重体悟人称变化,触摸隐藏在人称背后的情感。
如《土地的誓言》,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在文本细读时,我以朗读为抓手,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此外,进行比较阅读,将人称一律还原为“她”再进行比较阅读。
在多样化朗读与比较朗读中,使学生领会到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作者情感变化的结果:文本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学生感受到人称中蕴含的强烈抒情效果,对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就更加深刻。
四、品味词序,捕捉匠心
语文是一门语言运用艺术,语言运用的多样性造就了语文内涵的丰富性。词序就是语言运用艺术之一,不同的词序不仅能够造成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且能够透射出作者独特的匠心,让我们领悟到作者在词序变化中所隐藏的艺术妙处,文本细读则是捕捉这一匠心的有效路径。
仍以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按常规的表达,词序应该是这样:“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本文对修饰语进行了后置处理,生成新的词序,这样就改变了观察视点,原先只是一种冷静的叙述,而词序变化后效果不然,一切都成为读者主观的观察,更确切地说,是“心”的感受与发现:先看见小草偷偷“钻出来”的神态,再感受到小草“嫩嫩的”质感,这让读者感受到“擰得出水来”的“嫩”,最后才倾心于“绿绿的”颜色。
在捕捉词序变化中,学生领悟到无论是眼的观察,还心的感受,都是一个过程,形成一种动态,从而感受春天蕴藏的无限生机与活力,对于春天的讴歌也蕴含其中,妙不可言。
五、还原想象,意犹未尽
我国古代诗人王维曾经指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启示我们,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艺术,也蕴藏着无限的想象,需要我们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还原想象,从而在有限的语言中感悟到作者“未尽之意”,进而与作者形成思想、情感等全方位的互动,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丰富,更能够沉入文本营造的意境中。
如《夜雨寄北》一诗,全诗四句,可谓句句富有想象。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通过想象,我们仿佛可以看见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的画面,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借助想象跃然纸上。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则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借助想象,我们可以看见在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夫妻俩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孤独油然而生。
第三、四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更是美妙,这不是写实,而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此刻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无法言表,只有寄托在将来。我们借助想象的翅膀,可以洞见那时的诗人返回故乡,与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夫妻俩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想象让学生既感受到诗人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感受到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诗人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时空变换,这种妙处如果脱离了想象,学生是难以感受到的,诗歌的魅力也就无法完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果把文本比作一张纸,文本细读则是引领学生透过纸面看纸背的必然路径。让我们保持“文本细读”的执着,引领学生侧耳倾听,倾听文本的细微声响,从而感受文本的“不同凡响”。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5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