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流动”工作观之变革
2019-07-08齐颖陈学军
齐颖 陈学军
摘 要 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流动,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结合相关研究和经验材料看,校长流动政策在提升学校水平,促进区域均衡以及实现校长自身发展方面,都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将“校长是县(区)的”身份观当作工作观,不能充分坚持“校长是学校的”理念,以致流动校长与流动学校之间难以深度匹配,是校长流动政策低效的重要原因。校长流动应以“校长是学校的”为出发点,关注校长与学校的匹配度,并据此做好准备与交接、监控与调整、考核与奖惩等工作。
关键词 校长流动 区管校用 匹配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中央与各地研制了多种政策,出台了多项措施。其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流动政策是举措之一。但结合一些调查研究与经验性报道看,校长流动政策的实践效果却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作观”之偏失。即更多地从队伍管理与完成任务而不是学校发展切实需要的角度,设计与落实校长流动政策。校长流动政策的前提是“校长是县(区)的”。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身份观”等同于“工作观”,把“校长是县(区)的”作为校长流动工作的出发点,而是要基于不同学校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长远考虑校长流动工作,确立“校长是学校的”观念。
一、校长流动政策之不足
以“校长流动”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2010~2017年共有424篇相关文献,其中与校长流动政策高度相关的文献有52篇。它们大多提到了校长流动政策实效不高的问题。归纳起来,这种政策低效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校长流动不能很好地推动流动学校的发展
这种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流动校长对新学校的适应困难、流动校长与教师之间的信任难以建立以及学校文化与管理可能出现消极变化。
(1)流動校长对新学校适应困难。章明就江苏某地开展的实地调查显示,由于新学校与原来学校存在各方面的差异,流动校长会产生不适应感,难以处理的复杂人际关系也让流动校长感到压力,这造成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校长自身对流动工作的低认可度[1]。一名校长离开自己熟悉的学校,突然被调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有人将其戏称为“空降”校长[2]。对于“空降”校长来说,来到新学校后,会对新环境感到不适应,为此他/她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适应环境。在此期间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校长长时间难以融入环境,于是消极应对,等待流动期限结束便可返回原学校;二是校长刚刚适应环境便因任期结束而离开学校。无论哪种情况发生,对于校长本身或是学校发展都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2)流动校长与教师之间信任难建。德国学者蒙森曾说:“士兵的优秀往往可以弥补将军们的错误。”同理而言,教师们的优秀往往也可以弥补校长的不足,推进学校的发展。如若流动校长能够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有积极参与新学校、维护学校团结的态度,但“来了还要走”的预期与“走了还要来”的事实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与教师之间信任的建立。一方面,因为“来了还要走”,教师常会以“客人”的态度对待流动校长,未必刻意疏远,但也不愿全心靠近、紧密追随;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推动,校长们“走了还要来”,一轮改革还远未见成效,就要因校长的变更而中途夭折,将新一轮的学校改革提上议事日程,那么对教师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精力浪费和对参与改革热情的打击[3]。
(3)学校的文化断层和管理断裂。流动校长在来到新学校后会依照自己的设想进行领导与管理,一方面,由于新校长带来新的文化与管理模式,会改变原先的学校文化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流动时间的限制,流动校长所带来的新的文化和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善就被迫中断了,可能会造成学校文化的断层和管理的断裂。
2.校长流动难以有效促进区域内的校际均衡
区域内学校发展失衡,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例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城镇化进程、学校资源占有与获取能力不同等。虽然区域校际均衡发展不能完全寄托在校长流动政策上,但流动校长特别是从优质学校流动到薄弱学校的校长如果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调动相关资源,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校际差距。然而现实往往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虽然相关政策明确鼓励与要求校长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却仍有很多校长考虑到自身发展利益,去名校的意愿更强烈,不愿向薄弱学校流动,于是促进校际均衡发展的目标便难以保障[4]。另一方面,过于形式化的政策执行也使校长流动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很多地区为了达到政策规定的流动比例,对部分无需参与流动的校长进行强制调动,而需要参与流动的校长无法流动。这种应付性、不彻底的校长流动极有可能阻碍区域内的校际均衡。
3.校长流动没有很好地促进流动校长的专业成长
对于流动校长自身来说,流动是能够促进校长个人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发展的。但是,一方面,由于流动机制下相应考评机制的局限,校长非但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走向了功利化和行政化的办学。例如,部分校长为了体现政绩,热衷于学校大项目、大建设,对各种成绩和荣誉充满渴望[5]等。这种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办学,迷惑了校长的办学目标与理念,进而使流动校长得不到正向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对新校长排斥或漠不关心,会使校长工作难以进行,进而为校长带来极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带来的就是校长的消极应对。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校长在平级学校间流动,例如,优质校长流向优质学校,他们享受了“前人种树”之利,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无从谈起。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校长流动对于校长的专业发展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侧重管理的校长流动
有效性低的校长流动,使校长流动政策变得虚有其表,徒具形式,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与公平。造成校长流动有效性低的原因来自于各个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将校长流动实践的“工作观”等同于“身份观”。校长流动是基于校长流动政策,由县(区)对校长组织安排调动和轮换。所以,在“校长是县(区)的”这种“身份观”下,校长流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仅考虑到了区域发展和管理完善的需要,而忽视了学校本身的需要。校长是学校的,所以,这种本应重视学校发展需要的“工作观”的偏失,造成了学校与校长的不匹配,因而影响了校长流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