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息技术课堂结构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
2019-07-08张学信
张学信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素养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如同传统社会中要求人们具备“读、写、算”能力一样,是每个公民的必备素质。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提升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学生个人与社会都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寻求基于信息技术课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法,也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的实施提供现实依据。同时,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用以促进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将促进信息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可供学校和其他部门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我以本校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学生信息素养的成因。针对现状和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部分对策的实施过程进行实录,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按教学效果完善对策,形成最终的方案和评价体系。
首先分析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其次查阅文献资料,明确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素养的概念,了解其他学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好的应对措施。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分析并得出此现状的成因。最后通过走访,制定针对我校提高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通过实践,制定评价机制,最后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提高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
本次研究进行抽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高二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于高一学生,男生的信息素养高于女生。高二学生具有较好的信息主体意识与情感,能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能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城镇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情感高于乡镇学生。
(2)信息伦理道德方面,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呈现出多样化。调查数据显示高一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较差。例如,部分学生上网目的不明确,信息获取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自觉收集、使用信息的习惯。甚至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之中,导致社会责任意识与道德情感的弱化。高一学生的信息知识与能力比较贫乏,信息技术课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主导作用,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断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3)学生接受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的途径各不相同。调查数据显示,在信息技术安全教育中,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是影响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主要因素。高二学生接受学校安全教育高于高一学生,而高一学生大多是通过家庭和自学。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问卷调查及现状分析,并在教学实践后,我得出如下建议。
(1)在利用信息技术课提升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信息学活动和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如从2018年秋季开学开始,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安排学生分时间段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提供共享图书资源在班内交流,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再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2018年我校一名学生获得全国信息学奥赛(甘肃赛区)三等奖;一名学生在甘肃省第二届创客创意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8年我校开展的首届PPT制作竞赛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
(2)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把握可操作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课程,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一。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其信息素养时,选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要分层次实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行为和能力。创新的教育不能盲目从众,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为创新拓展延伸打下基础。如我在讲授“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软件Word”一课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创新拓展的目标应是能实现图文混排;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能设计新颖的版面、制作精美的文档。
(3)改变信息技术的授课模式,使课程结构能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授课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如在讲授“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软件Powerpoint”一课时,我先用较快的速度演示一遍,然后让个别学生利用网络教室给其他学生操作演示,让其他学生根据评价要素给出成绩,最后我再用较慢的速度演示一遍正确操作,让学生把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结果学生掌握了全部操作,而且也有创新的作品出现,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索、钻研的兴趣。
(4)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要加强知识拓展延伸,注重学习引导,倡导学习方法的革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行为和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如在讲述Flash动画一课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活动的作品。导入认识动画的情景后,再学习新内容。
(5)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我校建立校本研训制度,每年外聘专家来我校讲座,拓展教师的视野。
总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长期坚持,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会随之提升。
注:本文系2018年度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提高高一学生信息素养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以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186240026
作者单位:甘肃康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