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素养,问诊第一课时

2019-07-08应学萍

教育界·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取舍概括语文素养

应学萍

【摘要】语文课堂关于第一课时的教学应作合理的内容取舍,要适时追问学生内心所想,积极评价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关注文本体裁,合理教学,要紧密联系课文,词不离句,有独立思考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素养;第一课时;取舍;概括;紧密

平时我们的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等几乎都指向第二课时,而各级各类语文赛课多指向第一课时,要求也趋向本真,选手必须在无网络的环境下备课,无需做复杂的课件。笔者平时观摩了一些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发现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合理取舍内容,指向对儿童的求知心理

通常情况下,一篇课文的教学需两个课时完成,一般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大略感知课文,仅此而已,只有在第二课时才能呈现精彩,从而忽视了对第一课时的研究。对于第一课时应教哪些内容,教到哪里比较合理,应做必要的、合理的内容取舍。

譬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孙中山破陋习》,文章不长,条理清晰。 为了凸显教学的完整性,有教者一课时将全文教完,他没有明确的课时划分,没有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这样的设计完全是为了呈现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表面看来,老师的设计很精心,似乎很出彩,但这样的设计教者在强调自己,突出自己,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一篇课文,要带领学生初读、精读,要走进文本也要走出文本,在有限的时空里,一篇文章的字词句段篇全部涉及并教学完毕,往往不现实也不可能。 个人认为合理的教学应该是学习完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的结构是总分关系,应紧紧围绕中心句展开教学,清晰体现以段的教学为主这一中年段的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的完整不等于教学的完美,要目中有学生,要顾及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年龄特点,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二、巧妙进行理答,指向对思维的自信生长

一位教者在《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词语教学时,出示了一组课后词语:烟雾迷蒙、依依惜别、誉满天下、永世不绝、按捺不住、脍炙人口。读完后向学生提问,“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一位学生说是好吃的东西,引得其他学生哄堂大笑,使得这位学生面红耳赤地坐了下去。另外一位学生说是李白的诗写得好。教者没有急于做评价,而是耐心地追问了前一位学生的思考过程。前一位学生告诉大家是着眼于“人口”而猜想“脍炙”的意思;老师又追问了后一位同学,他告诉大家是关注了“脍炙人口”后面的“名诗”,名诗是不能吃的,说明诗写得好。基于儿童的立场,两位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正确的。此时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字形,发现“脍炙”都含有“月”,老师告诉学生“月”在古代与“肉”有关,对“炙”做了一番补充:“炙,金文 中(指肉串),(指火堆),表示在火堆上烤肉串。”这样词语的本意与延伸意义都一清二楚了。而前一位学生自信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师的追问与补充,肯定了两位学生的思考过程,保护了他们思维的角度与方法,学生思维的自信得到了生长。

我们常常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关心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正确与否,而忽略了思维的过程,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思维总有一定的依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不能一棍子打死,浇灭思维的火花。要适时追问学生内心所想,积极评价学生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自信才会不断生长。

三、有效获取方法,指向对内容的自主建构

新课伊始,我们常常会通过谈话、情境等手段,建立积极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初读的目的是什么?应是在读书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弄清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或者一句话,以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这是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不可少的,是要达成课程标准中年级的阅读要求,即“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非常重要,但整体感知往往却被好多语文教师忽视淡化,不是蜻蜓点水,就是不见踪影。

例如,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时,字词教学完后,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篇课文是叙事性文章,课文题目是全文的浓缩,是对课文的高度概括,它是文章的眼睛,它涵盖了大量的信息。可以依凭课题,引导学生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很容易就会这样概括:“课文写了孙中山废除陋习的故事。”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人物,通过课文说说他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然后再串联关键句子。通过集体交流就可以归纳为:课文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姐姐,有一次他看见妈妈用布条给姐姐缠足,姐姐很痛苦。后来他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废除了缠足陋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构概括课文的方法。这样的环节设计,使得整体感知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四、发现表达形式,指向对文体的语言感知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一种特殊的文体——文包诗。文包诗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简言之,诗歌的意思就隐藏在课文语言的描述中了。教学这类课文,首先要“诗”“文”对接,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的意思。它是本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自读,借助课文描述,诗话互照,易于达成对诗句的理解。然后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寻、去体会诗人与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这是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教学的难点。如果忽略了文体,采用常用叙事性文章教学方法教学这类文包诗,显然是不合适的。课文教学时应关注这个文本体裁,量体裁衣,合理教学。

再比如《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这样的文章的特点就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感知这类文体的语言特点应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体现呢?一位教者呈现了百度百科关于砧状云的相关材料:砧状云是雷雨云的顶部冰晶结构,通常单体状,呈马骔状,极像打铁的铁砧而得名,雷雨过后多见。如果上升气流更强,浓积云云顶即可更向上伸展,云顶可伸展至-15℃以下的高空。于是云顶冻结为冰晶,出现丝缕结构,形成积雨云。积雨云顶部,在高空风的吹拂下,向水平方向展开成砧状,称为砧状云。在顺高空风的方向上,云砧能伸展很远,因而它的伸展方向,可作为判定积雨云的移动方向。

让学生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体会。显然学生感觉读起来很费劲,好多处读不明白,觉得很深奥。通过与课文的对比阅读,很容易就体会到科普小品文通俗易懂的特点了。

五、紧密联系文本,指向对言语的亲密接触

在教学《孙中山破陋習》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题目成了教学的起点,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题目中的‘破是什么意思?”问完不容学生思考,就将词典上关于“破”的四个词意展现了出来,又出示了四个句子:1.孙中山破陋习;2.弟弟不小心把碗打破了;3.人们很爱惜美丽的大自然,没有人去破坏;4.警察叔叔很神勇,两天就破案了。目的是供学生选择义项,这显然是在简单应试。题目中的“破”是什么意思,应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去感知理解,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而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凭空猜想,况且答案在文中写得很明确,是“废除”的意思,它比词典中“破除”的意思更贴切。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紧密联系课文,词不离句,可以拆字组词,可以读文解义,可以查阅词典,但都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过程。

猜你喜欢

取舍概括语文素养
为孩子种下一棵“言语”之树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取舍之间彰显有效教学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与“舍”的思考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