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反竞争”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其启示
2019-07-08路雪何晓岩
路雪 何晓岩
摘 要 教育制度和政策是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本文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争议的一些教育热点问题,通过对芬兰“反竞争”教育改革的经验研究,提出了反对过度竞争、反对无效竞争和反对不良竞争的教育思考,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关键词 芬兰 反竞争 价值取向 教育观
一、芬兰教育“反竞争”改革的经验
芬兰的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1972年至1977年,芬兰推动了教育改革,废除了学制双轨制(即“十岁分流”政策,学生在读小学四年级时就要决定将来为升学而学还是为职业技能而学)。70年代推动教改后,学校进行了重组,形成了现代化的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化的综合学校,基础教育趋向于“平等”。在改革初期,部分学校还进行着按能力分班,到1985年时,全面取消了按能力分班,“平等教育”被进一步确定下来。1994年,芬兰将教育主导权还给教师,规划了核心课程纲要,并制定了各个科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方式和教科书的选择则交由地方教育机构与学校自行决定。2014年核心课程纲要再次修订,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目标,思考学习、学校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方向[1]。从芬兰教育改革中,笔者发现 “平等教育”的背后是反竞争的价值取向。 具体体现见表1。
平等观。芬兰教育重视平等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个体特点、评价多元、选择学习的弹性与异质性,而非将全部学生套进同一个框架体系内进行比较,造成少数适应不良的学生被迫放弃学习或被视为后进学生。拥有特殊才能与兴趣的学生,从中学起可以选择特色学校就读,但这些都被视为是一种个别的选择,而非唯一的道路。
齐一观。芬兰人认为:资源、对象、起跑点不同,校长与教师不需要背负学校名气与排名声望等无关教育专业的压力,只需专心于教育本质与教学本责即可。芬兰教师认为,如果他们必须像英美教师那样承受许多外部压力,陷入评价困境,负担许多标准化及高风险测验的责任,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学校。换言之,芬兰教师期待教学工作拥有专业自主、荣誉、尊重和信任,齐一的学校水准,无竞争、无排名、无名校或名师的教育风气。
学习观。芬兰教育研究者认为,7 岁儿童在心智与情绪发展上都较成熟,比较适合进入小学学习,若孩子未准备好,则可多预备一年, 3 年时间读完低年级即可。这种看似“延缓”“推迟”“准备”“等待”的教育观念体现了芬兰教育认为学习不一定要赢在起跑点:孩子在 10 岁前是建立学习态度与阅读习惯的基础阶段,即使多一、两年调整、预备、加强或缓冲都是值得的,除可降低日后可能因为要跟上学校节奏而倾注更多心力外,也可让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便打好基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速度与节奏,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2]。
评价观。1999 年芬兰基本教育法废除公开排名以及竞争性学习评价方式,明确禁止评分。一到四年级学生学习表现以文字叙述为主,五年级之后教师通过叙述性评论与建议来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重视学生学习与理解的过程而非考试与评价的结果,学生学习评价以教师测验为基础,教师随时观察、随堂小考来作为学习与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而非一次统一的测验。小学阶段成为单纯求知的“免试区域”,教师在课程规划上拥有更多的自由,师生都不需要把重点放在每年的考试或测验上。芬兰教育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本身,而不是让学生为考试而学。
竞赛观。芬兰教育改革反竞争、反竞赛、反评比。反竞争取向不只体现在智育上不强调竞争与排名,在艺体科目的教学上亦如此。以音乐教育为例,芬兰有 52 个国家剧院、25 个交响乐团,芬兰音乐教育非常普及,但对于艺术竞赛则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学校偶尔举办音乐比赛,赛前及事后都会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并妥善安排赛程、练习及授课时间,避免比赛反客为主,凌驾于正常的学习之上;也不让比赛过程与结果造成孩子产生无谓的挫败感,或激化学生与家长胜骄败馁的心态。小学教师在组织比赛时,会思考如何办好一场慎重又具教学意义的比赛,让比赛也成为一种观摩学习、一种有奖励的成果发布会,确保不会扭曲教学。这些观念显现的正是教育背后谨慎的教育思维与集体的教育价值观。
二、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芬兰教育模式强调“平等”,这种平等是全国范围内通行的,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非常大。笔者认为在中国照搬芬兰模式不可行,因为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还不均衡,城乡差异也很明显,在师资力量上远远达不到芬兰教师的水平,不具备让学校实施自主教育的成熟条件。但我们应该理智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渴望孩子有优异的学业表现是出于美好的期待,而急于看到成果的心态,就仿佛是在教育的路上布满荆棘与泥泞,让孩子走得颠簸艰难。学业排名、比赛机制、择优汰劣的氛围,无形中让孩子处于一种高压的竞争下。追求突出的学业成绩和名校的选拔除了扼杀学习者的自信、扰乱正常的学习进度之外,更可能是扭曲教育本质,让教育塑造人的价值。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可以结合芬兰教育的经验来开展“反竞争”,这里的“反竞争”不是不竞争,也不是推倒所有教育中的竞争,而是反对过度竞争、无效的竞争和不良竞争。
1. 反对过度竞争——理性看待“赢在起跑线上”
关于按能力分班是否具有合理性,不只是国内,在国际范围内争议也此起彼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有过取消按能力分班的呼吁,但最终未能执行,因为按能力分班的建议在一系列学者的论证下得到了支持。同样,中国也不可能完全取消按能力分班,这不是对教育公平的漠视,因为按能力分班的确有积极的方面。但“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被中国家长喊了几十年的口号,从受教育者方面来看则是一个谬论,其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卢梭认为:“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赢在起跑线并不等于赢在终点线,“伤仲永”的案例古今中外一直都在发生着。我们在探讨芬兰的成功教育经验的时候往往选择性地忽视3年早期基础教育的缓冲期,因为这不符合国内“赢在起跑线”的論调。或许家长和学校更应好好体会学习是和自己的马拉松,以及何时起跑、何处是起跑线等问题,不要被过度的竞争蒙蔽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