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教学的审美化及其实现

2019-07-08林爱花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品德教学

摘    要  品德教学审美化是基于美学视野对教学本质的拓展与深化,是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教材的审美、教师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道德美意象是品德教学审美化的内在可能。品德教学审美化通过美的教学语言、美的媒体意象、美的学习活动等路径促进儿童美德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 美学取向 审美化 品德教学

审美经验是课程的一种属性[1]。从美学角度理解小学品德课程,它不仅是学校课程理性运作的经验,更是一种渗透审美、想象、灵性与诗意的审美经验。小学品德课程直接指向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在审美视角下构建一种以儿童为本位的、能让师生诗意存在的、身心得以浸润的、道德得以健康发展的审美化品德教学,让美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可以促使师生走向道德完善。

一、品德教学的审美化是时代呼唤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品德教学要适应新时代师生的需求。品德教学审美化是基于美学视野对教学本质认识的拓展与深化,自觉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有助于探究教学的审美本质,对提升品德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1. 美好生活的时代召唤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审美品质的提升。提倡小学品德教学审美化,符合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内涵,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在美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才能得以培养。通过美的课堂教学能让儿童获得知识与意志的训练,从而具有智慧、爱心和创造力,并达到自身的觉悟和新生,能更自觉地追求美的生活和美的人生,懂得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2]。美的品德教学能促使新时代教师充满教学活力,更好地克服职业倦怠与审美疲劳,实现从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的提升,将教学视为陶铸儿童美德的精品课堂的创造,实现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

2. 美德本质的遮蔽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目标。“良好的品德”简称“美德”。康德认为,所谓美德即心灵品质之好。于儿童而言,“美德”就是“真、善、美”的品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决心的力量在与强大的相反偏好的冲突中产生的“道德能力”[3]。传统认为,人天生具有向善的道德禀赋,岂不知这种“禀赋”不能坚定而持久,非美德的本质。真正的美德是一种稳定的心灵品质之好,必须伴随着道德性的自律与依赖道德原则行事的敬畏,必须经过道德化的过程,也就是品德教育的过程。要实现儿童对美德的追求,只有顺应儿童的审美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活动,才能在顺势而为的引导中得以实现。

二、审美化品德教学的内在可能

新时代“审美化品德教学”是指品德教学应是具有审美具象的、师生向往渴望并愿意浸润其中的一种令“道德生命自己成长”的“生命场”;对于师生来说,它是在教学中营造美、发现美、感受美与陶铸美的一种愉悦的过程,是将教学中的一切生态因子,包括师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师生充分获得身心愉悦、道德生命得到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操作模式[4] 。这种教学思想与模式使儿童“美德”的形成成为可能,也为品德教学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

1. 教材的审美性为审美化品德教学奠定文本基础

从美学视角理解,课程充满概念、逻辑、推理、规律等理性维度,而且无时无刻都渗透着审美、推理、规律等审美维度[1]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与统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都具备独特的时代审美要素。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这样的结构编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材语言非常丰富,有单元导语、主题提示语、故事叙述语、名人名言等,这些语言文字都经过编者的精心打磨,具有鲜活生动的色彩及温度,富含启迪想象美与生活哲理美[5]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帮助一年级学生“适应新生活”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如何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好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体现学生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状态,体现“美是生活”的审美基调。

图文结合的“绘本故事”源自儿童生活,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创意美所在。简短有趣的文字、色彩欢快的插图、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深受儿童喜欢,同时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载体。其中,说明性叙事绘本提供了教学内容与活动形式,教师可以选择性地采用绘本中的教学暗示开展活动;讲述式叙事绘本以完整的图文兼美的童话方式呈现,满足儿童的阅读渴望。绘本故事十分契合儿童的阅读与审美需要,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另辟蹊径。

2. 教师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为审美化品德教学确立价值保障

小学品德课程教师多数由语数老师兼任,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学科取向的,知识大多以传授的形式传递,这种传统的“去情景化”的传授方式与学生的审美需求落差大。另外,传统的学科取向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相违背,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要求相矛盾。新时代的品德课程教学是融合的,体现在教材包含多学科话题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也是深度融合,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法治思维、实践智慧多元素质等;教学方式也要求教与学、做人与引导学生生活相融合。因此,教师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是品德教学审美化的价值保障。

品德课程的育人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知识的德性,要有“学习者为中心”的美德,相信学习者、关心学习者,学会在可能的情况下创设最好的学习环境;要具备合作与对话的精神,在社会情景和专业共同体中走向对话与合作,通过知识共享和合作方式磨练专业技能 。

3. 教学情境的道德美意象为审美化品德教学提供现实场域

品德教学审美化要激活师生与课程相关因素的审美关系,弥合传统教学与审美的割裂,唤起师生审美意识的全面觉醒。正如玛克欣·格林所言:“与艺术相遇,并不保证全面觉醒,但是与艺术相遇,却能打开反思与重组的空间,透过艺术以及从美学角度所经验的课程,可以激起对于支持合理化及其存在于世界的诸多理解的质问。”[6] 换言之,品德教学就是审美的、诗意的、艺术的,是师生深层的生命对话,是教与学的情境相融。让师生在这一情境中得到美学的滋养、灵魂的升华、道德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师生成为“完整而幸福的人”。

三、 审美化品德教学的实践路径

1. 美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美德世界

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能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开启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审美化的品德教学中,教师美的教学语言最能拨动儿童心弦,打开其情感的闸门,让美的道德情感汩汩而出。

例如教学“感恩家人”的主题时,可以是教师自身酝酿充沛的情感,利用教材中的故事与诗歌等深情地讲述;也可以学生的生活为话题,引导学生讲故事,将大家带入充满温馨的家庭生活意境中;还可以是教师深情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引发学生同理心与共鸣感。

教师教学语言的美能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将学生带进美的地带,使学生的情趣智慧溢满课堂,让课堂充满诗意的芬芳。

2. 美的媒体意象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美的媒体意象是指具有美感的、能触动儿童的身体和思想的教学形式、模式、手段。它是新时代美的品德课堂的主要特征。品德教学中,通过音乐、诗歌、电影、绘画等美的艺术形式,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的道德情境,使其产生强烈的感官冲击与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美好的道德情感。

例如教学“火车开到家门口”等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为主题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本地开通高铁、地铁线的资源制作精美的课件。首先让学生观赏一列列线条柔美、外观大气的动车呼啸而过的唯美动感画面;紧接着呈现动车内豪华便利的设备,乘务人员温和的微笑、贴心周到的服务,以及乘客开心满意的笑容;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坐家乡动车的亲身经历……这样生动美观、可感可触的媒体意象,对儿童来说是一场视听体验,心中自然而然地涌起为家乡自豪的美好情感。教师还可以展示我国高铁走向世界的视频与数据,再次让学生感受我国高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的强大而振奋与骄傲。

教师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就是一种创新之美,是审美化教学的必然选择。儿童在美的媒体意象中得到善的力量,心灵得以浸润,思想得以启迪,德性得以成长。

3. 美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美德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生活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7]。儿童生活是儿童学习的源泉,只有引领儿童在基于生活的有趣、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习才能自主建构道德认知,生成道德信念,实现美德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是伴随着游戏长大的,儿童游戏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子,极富规则性、交往性与情感性,游戏中的儿童与艺术的创造者是一致的。审美化的品德教学就是将枯燥乏味的道德知识融入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中。以现行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规则教育”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规则、学习规则。通过“有规则的游戏”让游戏者体验到规则带来的快乐,同时自动萌生尊重与服从游戏规则的内在需求,自然而然地接受“生活中要遵守規则”的道德观念。

又如,“规则”最终是要走向生活实践的,帮助儿童过上更安全更美好的生活,那么教师要如何引导呢?首先,面对源于真实生活的问题情境,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列出“应该遵守哪些规则”,然后在课后的真实生活中,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引导与敦促学生用实践来填平认识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在生活学习中践行规则,自觉遵守规则,逐步将规则外化为一种习惯。因为,美德修行就是训练人类与自然冲动作斗争的能力,当学生制服了自然冲动,就能获得一种内在力量与愉悦感,同时获得一种稳定的心灵品质,这就是美德。

审美化的品德教学要求师生审美意识的全面觉醒,在教学与审美的对话中呈现自我,开启师生诗意存在的澄明之境。教师要像艺术家一样,与学生一道观看自己的生活世界,进而从儿童出发,创造具有儿童审美价值的课,让儿童在审美活动中实现道德认知的建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理想的追求,实现儿童“美德”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张良,靳玉乐.论课程作为审美经验[J].课程·教材·教法,2017(12).

[2] 张淑清.学科美育课:实现知识视点与审美视点的融合[J].人民教育,2014(21).

[3] 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林爱花.追寻美的品德课堂生态 [J].中小学德育,2015(10).

[5] 林爱花.品德与社会教材审美元素探微[J].新教师,2017(06).

[6] Maxine Green.Curriculum and consciousness[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71(03).

[7] 刘建德.指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品德教学“路径”重塑[J].中小学德育,2017(06).

[8]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品德教学
四篇乐章协奏,教学拥抱生活
让生活之水滋润品德课堂
小学品德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重视情商因素 促进和谐教学
高职院校品德教学量化评定的应用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品德课聚焦教学目标策略探微
品德教师应善于捕捉意外促成精彩
浅谈如何更好地进行品德教学
“六顶帽子”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