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成性细节的捕捉
2019-07-08张云波
张云波
摘 要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细节时间短、问题小,若不及时捕捉,往往一闪即逝。教师若能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尊生活本源,听儿童本心,循儿童本性,沿儿童本情,观儿童本难,则能有效捕捉这些生成性细节,促使儿童在自主建构中进行道德的自我提升,从而引领儿童顺性成长,德润人心。
关键词 儿童立场 生成性细节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随着教学的深入发展,在师生、生生、生本对话过程中,不断会出现超出教师预设的生成性细节,这些生成性细节存在时间较短,问题较小,若是没能及时捕捉,则一闪即逝。从根本上来讲,这些生成性细节的产生源于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对儿童品德、知识的建构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教师,正视和捕捉儿童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合理运用这些动态生成的细节,往往能给儿童更好的道德引领。
一、尊生活本源,促进真行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内容的源泉,只有在直面儿童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建构课程的意义,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走近儿童,承认儿童的价值,尊重儿童的生活,并依据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教学的设计,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讲文明 有礼貌》教学中,学生提出同伴之间意气用事、同学之间互不相让等等问题,这是儿童生活独特价值的体现。课堂中,学生能够自主地将自己的生活案例拿到课堂中和老师进行探讨,这正是矫正学生自我中心主义的良机。要是教师能够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此类事件在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中很常见,若能尊重儿童真实生活,顺势引导,必然能带给儿童不一样的思考。
抓住这一生成性细节,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磕磕碰碰进行讨论、反思和引导,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怀有宽容之心,这样生活才能和谐。教师只有将教材儿童的生活转变为教室儿童的生活,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敏锐捕捉来自生活本源的生成性资源,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才能将道德养成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二、 听儿童本心,激发真情感
儿童本心是指儿童自身所想要表达的心愿。教学中,教师只有蹲下身来看孩子,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才能真正走进儿童心灵的深处,引导儿童说真话、露真情,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主动完成道德建构。
朱西杰老师在执教《可爱的动物》一课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同学们如愿登上卡布卡布星球,看到了各种动物快乐生活的场景,并通过追问引领孩子回忆了生活中小动物带给自己的快乐,孩子们由衷地说:“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此时老师话锋一转,带领学生回到地球看看我们的动物朋友过得还好吗?生活还幸福吗?PPT画面一转,呈现了最常见的几个小案例:一条小狗的命运、动物园的动物、青蛙家族的命运。教师追问:“看到这一幕幕,你最想说什么?”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反省自己曾经虐待动物的经历,并深深地忏悔。这时,老师趁热打铁,布置小组讨论:“我们怎么在生活中善待这些小动物?”这时的讨论不再是不痛不痒的口号,学生都根据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所看到的现象,有的放矢地寻找爱护小动物的方法。在碰撞、反思、讨论中,善待小动物的思想渐渐根植于学生的心间。
三、 循儿童本性,获取真能力
冰心說:“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是的,教育就应该顺应儿童的本性,引导儿童自主体验、自我建构,以期获得终生受益的人生感悟。
一位教师试教《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时设计了“火场逃生的演练”。当警报拉响,同学们开始演练时,老师发现学生的表现真是五花八门,有的站着跑向大门,有的你推我挤,有的一边说笑,还有的拿着捂口鼻的毛巾擦汗……他陷入了深思。是啊,模拟课堂没有真实的危险气息,学生轻松甚至玩闹的表现是他们的本性使然。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演练的重要性,从而真正获得能力的提升,他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建构。新的教学设计了两次火场逃生演练。第一次逃生演练,教师让学生自我逃生,不作约束,而此时的教师则用镜头拍摄下了学生的逃生表现放给大家看,然后老师问:“同学们,这样逃生,我们真的能远离危险吗?”教师的追问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逃生细节的重要。此时,教师再一次组织进行逃生演练,学生的表现与之前截然不同。
在教学中,切忌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儿童的思维,以成人的感受代替儿童的感受。儿童发现、探索、体验、实践的过程是不可言传、不可复制、不可代替的,教师只有遵循儿童发展的本性,创造恰当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儿童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能力提升。
四、沿儿童本情,满足真需求
儿童在课堂上自然流露出的情绪变化和情感波动,我们可以称之为“本情”。儿童的本情恰恰体现的是其内心的情感需求、学习需求与道德需求,用心探寻每一个儿童的内心需求,并适时适地创造机会加以满足,教师定能成为儿童世界的守望者。
一位教师在执教《玩得真开心》这一课时,在最后环节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活动:你会怎么玩?老师给每一小组准备了树叶、石头、各种纸盒等等一些废弃材料,让小组成员利用这些材料创新地玩。就在大家画的画,贴的贴,玩得很开心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位学生哭了。这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平时他一般都不参与活动,哪知今天他对树叶贴画特别感兴趣,而小组长偏偏就是不给他。老师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微笑着说:“张同学真是个好孩子,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值得表扬,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树叶送给你,和小组同学一起玩吧。”然后老师转向小组成员,郑重地向大家说:“怎样的小组合作,才能让每一个人都玩得开心呢?”小组成员们讨论后认识到,合作时学会分工,懂得帮助和分享,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先前哭泣的张同学看到大家拉着他一起参加活动,开心地破涕为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捕捉每一个儿童的课堂表现,才能更好地发现儿童的情绪变化、情感需求,珍视每一位儿童真实的心灵世界,更好地给予真切的道德引领。
五、观儿童本难,完善真盲点
“儿童本难”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常常因为了解不充分、估计不充足等原因,致使呈现的教学环节中出现儿童难以理解或难以完成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儿童的畏难之处,巧妙解惑,点拨盲点,使学生不至于尴尬,课堂不至于冷场。
一位教师执教《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结合即将到来的夏季是学生溺亡的高发期这一情况,呈现了一段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溺亡数据。但是在学生阅读这段新闻资料时,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在读到“溺亡”这个词时似乎不认识“溺”字,不理解这个词。看到学生满脸疑惑又不敢多问的神情,教师说:“大家看,这个字念nì。看它的部首,就知道它和水有关。当弱小的人淹没在水中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溺亡就是在水中淹死的意思。”扫除了字词盲点,学生自然轻松理解了整个新闻的内容,围绕溺水事件和游泳安全的讨论得以继续,最后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观察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应及时调整教学预案,找准切入点,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杨文娟 .小学品德课程中的资源整合[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3] 成尚荣.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12).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