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云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08李学先

农家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问题

李学先

摘 要:农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云县农业农村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总量不足向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转变。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抓好品牌创建、安全监管、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大举措,是云县农业农村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本文以云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粗浅探索。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对策

近年来,云县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开创了农业产业发展新局面,为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云县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增加家庭性收入,拓展工资收入,落实转移性收入,放活财产性收入”的思路,认真落实民生项目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全方位、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2016年全县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7元,比上年增长10.6%。

2.重要农产品产量稳定提高。一是粮食实现连年增长。通过深入开发以优质冬马铃薯、优质冬早豌豆、优质冬早蔬菜等作物为主的特色冬季农业,抓好以高产创建、间套种为主的重点农业增粮科技措施,重视晚秋作物生产,全方位推进粮食生产。2016年全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5万hm2,同比减0.3%;实现粮食总产21.9万t,同比增0.9%。二是油料生产稳步发展,2016年,全县完成油料生产面积1586.7hm2,产量2594.6t。其中冬油菜1286.7hm2,产量2044.2t。三是蔬菜生产进一步提质增效,2016年全县完成蔬菜种植面积4173.08hm2,产量19.246万t,增长9.3%。

3.畜牧产业持续发展。云县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牧政策和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努力推进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2016年全县大牲畜存栏18.44万头,同比增长2.3%;生猪存栏63.44万头,同比增长1.7%;山绵羊存栏24.32万只,同比增长4.5%;家禽存栏99.31万只,同比增长4.8%。全县大牲畜出栏3.64万头,同比增长9.3%;肥猪出栏88.33万头,同比增长12%;山绵羊出栏14.31万只,同比增长9.1%;家禽出栏450.81万只,同比增长10.3%。肉类总产量71233t,增长10.7%;禽蛋产量1404.1t,增长5.6%;牛奶产量252t,同比减2.8%。实现牧畜总产值17.2亿元,增长6.8%,占农业总产值的40%。

4.特色农业发展稳步推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甘蔗、茶叶、核桃、魔芋、咖啡、坚果、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注重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巩固和发展甘蔗产业。甘蔗产业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着重抓好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规划和建设、高优蔗园建设。2016年全县甘蔗总面积9766.7hm2,总产量68万t,实现总产值25745万元。二是大力发展茶叶、魔芋产业。积极指导茶叶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建设,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建成茶园面积14473.33hm2,其中无公害茶园2368hm2,有机茶园2100hm2;全县发展魔芋产业3334hm2,实现产量1.03万t,实现产值3651万元。三是大力发展核桃、咖啡和坚果产业。2016年,全县拥有核桃面积96806.7hm2,产量达4.11万t,产值达5.9亿元;咖啡面积3980hm2,咖啡鲜豆产量5184.1t,实现产值1326万元;坚果面积14406.7hm2,产量107.5t,实现产值302.5万元。

5.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2016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31380台套,比上年增长2819台套,增幅为8%;农机总动力达到27000万瓦特,比上年增加1675万瓦特,增幅为7%,农业机械总值达24288万元;拥有农用拖拉机驾驶员7399人,其他農机操作手12680人,农机从业人员达22794人。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或收获机械化水平达45%,标志着全县农业生产正在从以畜力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依靠科技进步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由于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渠系老化、排灌不畅、农田用水困难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农村交通设施滞后。由于云县山高谷深,乡镇村组公路建设难度大,标准规范的硬板路面很少,多数是残缺不全的“泥巴路、断头路”,坡度大、湾子深,交通十分困难。三是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偏低。农村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互联网+农业”的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作用尚未发挥。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制约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

2.产业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较短。云县地处山区,大部分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小而散,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低,无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制约着农业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较短、组织化程度低。产品多以初级原料的加工销售为主,属于低端供给,附加值低,综合效应没有得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弱。

3.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直接制约着农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对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入不足,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存在资金困难,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二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市场和农民的要求存在诸多不协调;三是推广方式不合理,成效不明显;四是农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转化为实用新型成果较少。

4.农村实用人才短缺,引领示范作用不明显。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95%的农民居住在山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数量较少,存在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缺乏能力强、素质高,能够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种植养殖能手、农产品深加工能手、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等农村实用人才。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1.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稳定粮食生产,保供给。首先,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加快在建的大转水水库、撒马坝水库、晓街河水库、杨家村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大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将全县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41%以上;将田间机耕路和灌溉沟渠建设、土壤改良等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范围,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和有效供给。其次,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物流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共建共享。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村仓储设施建设,夯实农村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特别注重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与管理维护,保证农产品供给流通顺畅。最后,推进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智慧云县”“宽带云县”“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围绕市场需求,增加销路好、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积极推进粮改豆、粮改饲,扩大优质饲料种植面积,推动肉蛋奶、果蔬菜全面发展,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一是抓好甘蔗、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要抓住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的机遇,将全县蔗园面积稳定在1万hm2以上,幸福镇、爱华镇、茂兰镇、晓街乡等4个甘蔗主产区的高优蔗园面积稳定在7000hm2以上;以生态茶园建设为重点,建设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以爱华、涌宝、茶房、大寨、茂兰5个面积达1300 hm2以上、产量达2000t以上的重点产茶乡镇为重点,新增建设1300 hm2标准茶园和1300 hm2有机茶园,改造低质低效茶园4000hm2。二是发展核桃、魔芋、咖啡等特色产业。加强核桃产业抚育管护,巩固和提升魔芋基地,推进咖啡产业发展,实现产值1.25亿元;发展澳洲坚果种植面积2万hm2;三是巩固提升畜牧产业。大力发展山地乌骨鸡、黑山羊和肉牛養殖,加快推进临沧第一的山地牧业基地县建设,实现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四是以漫湾、大朝山两大电站库区为依托,打造高原淡水渔业产品品牌,积极引进和服务好两大电站库区渔业龙头企业,确保增加水产品产量5%,推动高原淡水渔业产业跨越发展。

3.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质量兴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目标,确保生产出“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产品,推广生态、环保、绿色的产品,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信任度。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做好畜禽粪便、农作物秸杆、病死畜禽、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运营管理体制。抓好南汀河流域、澜沧江沿线生态产业化,加快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陡坡耕地生态治理、河道治理和农村能源等重要生态工程建设,以山水田园美丽云县为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农村建设。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

4.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制,鼓励通过土地经营权的规范流转,进一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激活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二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鼓励以家庭为主的分散经营向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方式转变,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营组织。三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采用“公司+农户” 、“公司+合作组织”、“公司+家庭农场”的生产组织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特色茶、坚果、咖啡、魔芋等生产加工线建设,培育涉农企业“小巨人”,形成一批生态优质农产品品牌。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问题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