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治理丽江市古城区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2019-07-08曹锡芝

农家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绿色农业

曹锡芝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近年来,丽江古城区分别从土肥、植保、综治等方面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以丽江古城区为例,对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如何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古城区;农业面源污染;农药监管;绿色农业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不同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类型、成因以及严重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就意味着在采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时,也要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对症下药。只有综合采取多种治理措施,才能彻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一、古城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化肥、农药滥用

化肥、农药的使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近年来,古城区很多农村的农药、化肥销量逐年上涨,也成为推动古城区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动力。但是部分农民缺乏科学用药、施肥理念,认为只要多施肥、多喷药,就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殊不知农药、化肥的滥用,不仅造成了土壤富营养化,出现了板结、烧苗等问题,而且还会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程度。此外,农药的滥用,还会让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农民不得不使用更高毒性的农药,农药残留对人的健康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2.塑料薄膜污染

地膜的使用能够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湿度,有利于农作物提高发芽、成熟,缩短了农作物生长周期,通过提前上市给农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塑料薄膜的化学成分是聚乙烯,这种材料不易降解,加上很多农户没有养成良好的农田管理习惯。许多农户将揭开的地膜随地丢弃,或是就地焚烧,都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3.养殖污染

近年来,古城区充分利用多山地、盆地的地形特点,大力扶持养殖产业发展,规模化养殖也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一种新渠道。但是规模化养殖业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养殖区域每天产生大量的禽畜粪污,而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很多养殖场的人员将这些粪污随意倾倒在河流中,或是周边的空地上。这些禽畜粪污通过空气、地下水,以及细菌、蚊蝇等进行大面积传播,造成面源污染。

二、古城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农业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是丽江市古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是由于技术不先进、经费不充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大打折扣。

1.污染监控不到位

古城区一些农村分布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农户相对分散,给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控增加了难度。此外,即便是发现了农民的环境污染行为,也很难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通常只是警告、教育,并不能起到惩戒作用,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屡禁不止。由于污染监督管理弱化,导致古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先后开展了多次农业面源集中治理活动,但是一段时间以后污染问题又会重复出现,造成了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2.污染治理技术不先进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尝试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治理,是一种见效快、成本低的有效方法。虽然近年来古城区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相关技术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看,还存在技术不够先进、适用范围不够广泛等问题。例如,农业面源污染类型较多,并且每一种污染都需要一种或多种治理技术。而现阶段常用的治理技术,往往只能应对常规的农业面源污染,并且治理效果也是参差不齐。随着丽江市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不断重视,以及相关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单一化的污染治理技术显然难以满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要。

3.环保意识淡薄

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治理,是一种事后处理措施,即先发现污染后,再采取污染治理。从发现到治理,中间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短则几周,长则数月,期间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最根本的还是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只有让农民真正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才能彻底止住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的问题。而目前来看,很多农民群众还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正确认识,也并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安全与农业持续发展、农民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策略

1.强化农药监管,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关键。我们不能否认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是也要加强农药监管,指导农民合理用药。特别是对于剧毒性、高残留的农药,应当列入重点监管名单。例如自2018年以来,古城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店66户次,农贸市场36个次,检查各新型经营主体的各类基地40余次。重点检查农药经营许可证件是否齐全,生产经营有关台账是否落实,有关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通过上述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区内高毒性农药的动态监管。

2.开展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战,最关键的还是要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农民从思想层面上加强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视,才能推动这项工作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因此,古城区的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合,包括农业部门、环保部门、宣传部门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多种渠道落实宣传任务,多层次、全面化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成效。例如,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避免直接进行理论说教,容易引起农民群众反感。可以采取案例展示的方式,將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恶劣影响,直观的展示出来,这样就能够让农民意识到农业面源污染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并且对农村、农民、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让他们主动投身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

3.推广绿色农业,走绿色发展路线

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合做到科学防控,合理用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例如2018年共建立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核心示范区7个,面积达6500亩。辐射带动全区实施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核心示范区65000亩,共开展绿色防控达18500亩次。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余户,防控作物涵盖水果、花卉、蔬菜、药材等产业。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60余盏,发放粘虫板5万余份,试验捕食螨350000头。

四、结语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农村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致富。考虑到农村地区面源污染成因复杂,这就需要古城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例如大力扶持绿色农业发展、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等,切实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建造山美水美的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梁增芳.农业面源污染背景下三峡生态屏障区实施坡耕地治理项目的意义——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18(3).

[2]林杰,杨小悦.饮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v.29;No.435(07):13-16.

猜你喜欢

农业面源污染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农业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设计与创新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危害分析
试述黔南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
浅谈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