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
2019-07-08董永东
董永东
近年来,随着秦安县农机装备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项农机化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农机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农业机械化率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但是,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相比于其他地区,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向高质、高效、全程、全面发展,对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则成为了基础性工作。对于我县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方向,科学制定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由省局统一制定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和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格,此次调研农作物范围涉及为小麦、玉米、马铃薯、中药材、果业和油菜,其中主要以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和林果业(苹果和桃子)为主进行调研。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之流葫芦河下游,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气温温和日照充足,降雨较少,干旱频繁。目前,植被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为冬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作物),农作物和林果业。由于全县山多川少,全县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较为低下。
全县总耕地面积104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5万亩。其中,小麦种植33万亩,玉米种植22.5万亩,马铃薯种植20万亩,中药材种植1.5万亩,果业种植38万亩,蔬菜种植11.5万亩,油菜种植8.4万亩;
二、农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
1.主要农作物基本情况
(1)首先,农作物机械化发展情况以小麦最高,综合机械化率为75%。其中,机耕机械化率达到100%,机播48%,机收70%;
其次为玉米综合机械化生产率48%。其中,机耕机械化率100%,机播8%,机收为0;
第三,油菜综合机械化生产率为40%。其中,机耕机械化率100%,机播、机收机械化率为零;
第四、马铃薯综合机械化生产率为38%。其中,机耕95%,机播0.02%,机收0.02%;
第五、中药材和蔬菜综合机械化生产率都为36%。其中,机耕机械化率分别为90%和91%,机播、机收为零;
第六、果业综合机械化生产率仅为2%。其中,机耕5%,机播、机收为零。
(2)调研范围内农作物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基本上都达到90%以上,只有中药材的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为50%;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目前仅仅应用在马铃薯上,且在示范点进行。
(3)农作物全程化机械化生产机具配套情况:种植机械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相关配套机具分别达到267台(套)、270台(套);收获机械以小麦收获机械为主,总配套机具19台(套);秸秆处理机械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有3台;耕整地机械总量为27564台(套);高效植保机械为115691台(套)。
2.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种植模式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主要以耕、播、收全程机械化模式为主,在小麦收割前进行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或旋耕播种→植保→机械收割。机具主要以条播机、免耕播种机、籽粒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耕整地机械和高效植保机械为主。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前茬作物浅旋整地→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机械铺膜→次年清明前后点播玉米→化学除草(出苗后苗期茎叶化学除草)→全生育期田间管理→玉米机械收获,机具的应用主要以旋耕起垄覆膜播种机和起垄铺膜机为主。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產的技术模式主要按照“黑色地膜+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治”的马铃薯标准栽培模式进行种植,然后利用马铃薯挖掘机进行收获。工艺路线为机械耕整地→覆膜施肥播种→植保→杀秧→收获,配套机具以翻转犁、旋耕机、覆膜播种机、杆式喷雾器、马铃薯收获机为主。其种植技术是集开沟、施肥、播种、覆膜和覆土等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机械化种植方式。典型案例为中山镇陇上塬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示范点。
林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主要以田间整地、机械灌溉、机械施肥、机械植保喷药、机械除草等重点环节进行机械化作业。目前仅仅在初步探索阶段。
三、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农作物和林果业生产总体情况来看,劳动强度都比较大,如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作物何林果业生产效益是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就目前调查情况来看,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大难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机具的适应性不够理想。 由于地域和种植模式等方面的原因,农作物和林果业的机械化发展受区域环境影响比较大,大型机械进不了地、小型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
2.种植分散限制了机械化的发展。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农作物和林果业种植相对分散,这也限制了机械化的发展。
3.各农作物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差距较大。从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农作物和林果业本身的特殊性,农作物和林果业生产实现全过程机械化难度很大。目前,小麦种植机械化程度最高,马铃薯机械收获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虽然机械收获已经起步,但总体来看机械化水平较低。玉米、林果业和中药材在机械播种上刚开始起步,收获仍然是一个难题。蔬菜生产也只是实现了微耕机作业,其他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还有待提高和破题。
四、对农作物和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几点建议
针对调查了解和所收集到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县农作物和林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发展较低,缺乏相应的专业生产机械。不同作物之间机械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实现机械化发展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要把全面实现农作物和林果业机械化作为总体发展目标、统筹规划,但也要突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重点。就目前来看,小麦小型机械化生产技术比较成熟,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机具引进推广力度,玉米收获基本空白,需引进适应我县玉米机收的机具。
2.立足发展,协调农艺。长期以来,在农机化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农机适应农艺,农业机械的应用必须满足农艺的生产需要为前提,造成农机化发展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有时农艺的改变并不一定影响农作物种植和产量,只是一种耕作习惯问题,改变起来相对容易,而要农机围绕农艺变革有时难度就比较大。农作物和林果业如果一味也是让农业机械适应农艺的要求,发展起来难度也比较大。所以针对农作物和林果业品种繁多,地区差异化较大的实际情况,应在不影响农作物和林果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协调农艺和农机相互适应,才是发展农作物和林果业机械化的最佳选择。
3.协调和信息沟通的不及时限制了农作物机械化的发展,形成了全县不同区域间农作物和林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局面,今后应该加大协调力度,加强信息沟通 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