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在中职学校实施精准扶贫中的应用研究

2019-07-08陆伟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精准扶贫中职

摘 要:为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助推甘肃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甘肃省教育扶贫政策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甘肃省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意见》《甘肃省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根据意见要求,各地要强化精准帮扶举措,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按照《甘肃省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实施方案》,职业学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省属企业、在甘企业实施“一企对多校”“一校联多企”的联合式订单培养工作,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01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12

甘肃省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县、区一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区域内建档立卡有技能需求人口的中职学历教育,是区域内实现精准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平台。因此,实施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实施精准扶贫,提升扶贫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是研究中职学校助推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

甘肃省定西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地处国家级贫困地区——素有“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因此,在定西区域内促进教育公平、助推农村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甘肃省中职学校实施产教融合的现状和做法

(一)基于工学结合的“2.5+0.5”模式

学校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依据,按照贴近专业岗位的思路,对选择了就业培养方向的学生按照“2.5+0.5”模式进行校企合作。这种做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作用。

(二)“学工交替、协同育人”模式

学校采用不同方式,有些学校在假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与当地甘肃天庆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定西国际大酒店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酒店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合作,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按照“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就业能力”逐级递进,形成了“工学交替、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构建了“双赢互利”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注重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资源优势,校企联合培养贴合产业發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

(四)通过“名师工作室”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必经之路。学校根据市教育局下发的各类骨干教师培训安排,选派相关教师到企业实践,增强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还了解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信息,提高了教师对本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把握的精准度。以我校为例,2018年学校汽修专业申请建立了以姚学军老师命名的“名师工作室”,以求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培养一批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中青年教师。

二、精准扶贫政策下中职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新思路

(一)瞄准产业需求进行专业优化和改造

职业学校是靠专业来支撑的。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要在充分调研市场专业分化细化和就业变化的基础上,瞄准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现有专业设施和师资资源,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进行现有专业优化和改造。以我校为例,学校拟将现有护理专业通过与北京慧佳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培养,向养老及护工转型,开设老年护理“慧佳”班,以满足当前社会养老机构对于老年护理人员的需求。

(二)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强化办学特色

甘肃省政府日前发布了《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指导我省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实现绿色发展崛起的纲领性文件,积极支持家政、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发展,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加强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专业建设。学校将根据定西市教育局关于“一校一品”专业建设意见,依托计算机专业群和财经商贸专业群实习实训条件,增开物流服务与管理、智能家居方向专业,主动适应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方向,依托自有优势,新增紧缺专业,突出品牌专业建设,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三)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要进一步总结“工学交替、协同育人”合作模式,在“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加强与区域内更多优秀企业的合作,深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改革,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产教融合”的推进和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坚持逐层推进和发展的原则。要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特色,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所在,突出特色,推进校企合作,注重挖掘当地资源,通过“就地取材”实现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2016(1).

[2]张永丽.“教育致贫”悖论解析及相关政策建议——以甘肃省14个贫困村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2).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陆伟(1982.1— ),男,汉族,甘肃定西人,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中职学校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甘肃省中职学校在助推农村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ZJ068)结题论文。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精准扶贫中职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