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宪法国民教育的目标、载体及完善
——基于宪法故事和宪法自信的展开

2019-07-08

关键词:宪法

(河南工业大学 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改革开放40年以降,法治建设事业尤其是宪法实践发展日新月异,宪法教育也与时俱进。宪法国民教育需要在运行机制上实现自足,并不断加以完善,以期体现宪法教育的效果,确立国家、社会的宪法自信。

一、我国的宪法国民教育及其发展历程

(一)对宪法国民教育的界定

宪法国民教育,即对一国国民开展的宪法教育,带有国民教育的公共性,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目前宪法教育在社会层面的重要表征,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宪法国民教育是宪法专业教育的对称概念。宪法专业教育一般具有明确的教学依据,我国已将教材权认定为一种中央事权,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注]参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国办发〔2017〕61号)。,意在强化宪法专业教育的导向。与此相应,教师在课堂上的公共话语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1]。从宪法专业教育的实施主体角度来说,教师的公共话语权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公权力。宪法专业教育的“职权行使”实际上被委任于相应的大学教员,这与大学自治本身的精神并不完全矛盾。大学教师应努力讲好中国宪法故事,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同时,公共场合的教师言论自由也并非没有限度,这就需要从根本上确立相应的教育口径和宣传尺度。这其实恰恰应验了“学术有自由,宣传有纪律”的训言。

(二)我国宪法国民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对于宪法专业教育,宪法国民教育是亟待加强的领域。自1954年宪法颁布以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国民教育经历了60多年的时间,其间有过波折,甚至走过弯路。相比宪法专业教育的受众而言,宪法国民教育的对象更显多元和复杂。1975年宪法曾被缩减至30条,这种类型的“宪法国民教育”虽然能够造就公众对宪法内容的熟知,但实际效果并不足称道。好在时隔七年之后,1982年宪法又回复到了正常的规模与状态,良性的宪法国民教育也重回公众视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同时提出,“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2018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习惯。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至此,宪法国民教育的体系基本定型。广义的宪法国民教育应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国民教育和群众的宪法国民教育,狭义的宪法国民教育则仅指对普通国民的宪法教育。宪法国民教育涉及众多的元素,分布于不同层面,包括宪法精神、宪法知识、宪法意识,正如早年学者对宪法秩序中宪法观念或观念宪法的研究[2]。而要达致不同层面直至最终形成完整有效的宪法国民教育体系,其中的宪法知识传授、宪法意识培养、宪法精神弘扬都不可或缺,而这些也都联系或依托于相应的宪法实践(如宪法宣誓、由公民或相应国家机关启动的合宪性审查程序等)。

二、基于宪法国民教育目标的“故事”生成

宪法国民教育不能成为无源之水,必须以各种相应的要素作为依托。宪法知识和宪法意识、宪法精神的强化都需要有具体的案例解读、范例传承及其相应的文化符号作为抓手,才能见效。

(一)“故事”生成之于国民教育的意义

“故事”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文化浓缩,中国“故事”当然是中国国情的重要体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他对中华文化弘扬的一贯标准,他本人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身体力行者。《习近平讲故事》2017年经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内容主要分为对内篇的廉政故事、品格故事、励志故事和治理故事以及对外篇的人民友好故事、国家交往故事、文化融通故事等。从内容看,涉及国家外交、国家治理、文化等领域,尤其在“对内篇”里,包含了当下中国共产党力推的廉政反腐的大手笔,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又是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制度生成和制度建设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心存信心,秉持自己的国情和文化来看问题,一切难题都有可能迎刃而解,国民教育的后期效果也就随之而来。耳熟能详的“塞罕坝”,其实是一个源于沙漠治理的真实版本,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也成为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的获得者,成为环保国民教育的最佳版本。

(二)宪法故事生成对宪法国民教育的必要性

宪法故事,作为中国宪法文化的高度浓缩,也是宪法国民教育的重要途径[3]。相比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和“塞罕坝”环保故事来说,宪法故事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当下国民教育和法治教育中的短板。在以判例作为宪法渊源的一些国家,宪法判例往往成为宪法故事的绝佳素材。其中既有关于人身保护令、法院权限和反恐战争的权力限制与秩序维护的问题,又有关于效忠宣誓和思想自由的权利叙事。而在不以宪法判例作为渊源的我国,如何构造宪法故事的来源,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其实目前已经出现所谓的“宪法精神学习读本”和相应的宪法故事书籍,援引国外的相应素材与国内的制度进行相应对比,图文并茂,基本达到了灵活多元的宪法宣传效果(表1)。

表1 美国版宪法故事与中国版宪法故事的对比

从上表不难看出,在实行司法审查模式的美国,很多宪法故事是以判例的形式出现的,而相比之下,我们的宪法故事宣传则适宜于统合中国传统和现实国情,做成融法治与宪法精神于一体的总体搭配。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莫纪宏研究员撰文提出“总体法治宣传教育观”,指出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的总体要求,由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教育形式,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形成尊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律意识[6]。宪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其实施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环节。这就决定了宪法宣传或宪法国民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而把我国的宪法教育与法治文化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宪法故事“编剧”或“制片人”的任务。

与此同时,国内市面上还出现了一些域外华裔学者以“宪法故事”为名编著的著作。如陶龙生编写的《弱者的抗争——美国宪法的故事》,分八章,分别为司法至上、排华法案、异族通婚、忠贞誓词、清晰而立即的危险、收集黄色书刊的女孩、毒树的果实和史考兹勃洛的孩子们。金成波撰写的《宪法的故事》直接用“中国宪法”和“世界宪法”进行分类,涉及11个中国版宪法故事,分别为《清帝逊位诏书》——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从《钦定宪法大纲》到《十九信条》——君主立宪的最后努力;《临时约法》——中国第一次将权力关进牢笼的尝试;“五四宪法”的制定——中国民主立法的开端;“三十而立”的“八二宪法”;我国非公经济的宪法之路;人权入宪——让生命更有尊严;《物权法(草案)》该如何通过宪法之门;立此存照——孙志刚案引发的中国违宪审查思考;“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齐玉苓案始末;“四大护法”与港澳基本法。此外还有10个来自其他国家的“世界宪法故事”:《大宪章》的母国,为何没有成文宪法;希特勒修改《魏玛宪法》的真相——一意孤行制造历史惨剧;重读《航空器法》违宪案——德国《基本法》“人的尊严”条款阐释;凯尔森与奥地利宪法法院;落选诺奖的日本《和平宪法》;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之争——美国宪法与两党制的起源;马布里诉麦迪逊案——让胜利看起来好像是失败,等等。这些宪法故事囊括内容更为广阔,涵盖宪法史、修宪背景、宪法实施保障机构设置、宪法解释等,是广义的宪法故事的表征。相比之下,中国版宪法故事围绕立宪为主线,其中涉及一些推进国家制度进步的重要宪法事件,世界版宪法故事则略显多元,除了资本主义宪法,还有社会主义宪法,以及欧盟宪法等特殊类型,涵盖国家较多,宪法概念元素较多。

(三)宪法故事之正能量化及其宣传要义

宪法故事不同于宪法事件总结或宪法事例列示,后两者实际上是理论界对某些宪法范畴、宪法精神或宪法实施的重要事件的编排与分析,但显然还未形成对应于宪法国民教育目标的系统化故事表达机制,只是通过分类定位得到非典型的规律性结论(表2):

表2 2014—2018年的中国典型宪法权利事例

纵观上述事例,不难发现有些内容事实上并非典型的宪法领域事例,而有些虽是宪法领域所独有,但无法从目前宪法救济的视角完全展开[7]。从权利所涉的内容看,从生命权到财产权再到平等权与人格尊严,所关乎的宪法权利类型日益多元,也证明整个社会的宪法权利保障需求日益彰显。宪法事件的主观意志性与偶发性也在此彰显,与我们所要追求的宪法国民教育和宪法宣传的目的与口径并不完全一致,故事的宣传功能却很明显。原因在于,宪法故事的形成可能是客观运行的结果,也可能是历史的书写,同时故事通常带有明显的正能量性和一定的“正剧”色彩。而从宪法事件与宪法故事的关系看,有些宪法事件经过当时历史情境下的人为改观与后期的事件走向及定型融合,最终成为富有故事性的经典叙事。这种带有故事味的经典款宪法事件,实际上恰恰是对具有宣传意韵或潜在效果的宪法事件的淘沙之作,也符合了宪法国民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宪法国民教育新需求及其经由宪法故事的展开

(一)宪法修改对宪法国民教育的新需求

作为我们当下的国家文化导向的高度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8年3月的宪法修正过程中被写入宪法。在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24字背后,凝聚了宪法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和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对于公民个人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八字训导,实际上也是我国宪法国民教育的导向和引擎所在。“爱国”在公民的宪法义务体系中表现明显,不管是现行宪法第52条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还是宪法第53条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以及第54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甚至是第55条第1款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神圣职责表述,和同条第2款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表述,都是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敬业”则表现于第42条的劳动义务及第53条的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诚信”是带有法律属性的原则要求,也是表现于包括宪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部门法中的具体要求。对于根本法意义的宪法而言,前述几项义务中也应含有相应的诚信要求。“友善”则表现为第53条中的遵守社会秩序和尊重社会公德等多项宪法条文之中。2018年5月,中共中央又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制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修宪精神在具体立法中的体现。对于“七五”普法乃至5—10年后的“八五”及“九五”普法而言,那时的宪法国民教育必然是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是结合具体法律国民教育于一体的全方位的宪法国民教育。

(二)宪法国民教育的故事路径

宪法国民教育对应一种公共宣传导向与话语权,区别于专业科班教育式的宪法专业教育。如果说大学法学课堂的宪法教育可以从权利义务关系分析的角度来展开,那么宪法国民教育则不必一定从法律关系这种规范的角度进行,可以考虑教育的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甚至雅俗共赏。目前,对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的要求,已经有相应的理论宣传部门在做各种努力与尝试[8]。除此,对党员干部和普通公民的宪法宣教也相继出炉,这些与前述的青少年宪法教材一样,都是国家力推的“七五”普法系列教材。与很多部门法都通过编著图解著作的方式加强宣传与意识普及一样,宪法的宣讲早有开始通过图释的方式来强化相应的意识建构[9],但这种图释相对稍显直白,究其原因,就在于宪法国民教育对宪法故事的融入不够,单纯的以图示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思想和意识建构问题。同时,部门法的图解有时倾向于制度结构与说明[10],有些更是倾向于职业资格考试的功用[11]。而总体来说,宪法的图解并不能仅限于解决上述问题,更重要的在于确立国民在宪法意识世界里的“三观”,通过宣扬正确的宪法观念来造就合格的公民。因此,同样情况下,宪法国民教育需要更为完整的图文并茂甚至声情并茂,同时,辅之以相应的观念引导,尤其注重前文述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让国民正确区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国情文化,树立相应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宪法国民教育通过宪法故事展开

宪法国民教育不能仅止步于法条学习与宣传。遍观中国目前城市与农村的大街小巷,宪法法条的宣传不可谓不成规模,但效果如何,实难判断,而这正是宪法故事甚至宪法演出的补充性用武之地。故事以其情节性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但故事并不一定要存在于书本里,更多的场合我们可以尝试故事的深入民间、深入民心,但此时故事的编纂就显非常必要。宪法知识在宪法故事中的有效融入,故事情节设计中对宪法意识培养的注重,宪法故事反思中对宪法精神的弘扬,是宪法故事编纂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点。同时,宪法故事的演绎方式应该多元化,尤其应该注重结合当前的宪法修改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前文书籍中提到的宪法故事,并不一定都适于通过宪法演出的方式展演出来,有些宪法故事是留给学者或法律人进一步思索并进一步指导宪法实践的,而有些以其导向的正确和情节的曲折动人而适合面向公众做出宣传演绎。这说明,宪法事件、宪法故事与宪法国民教育都不是能够简单对接的客观存在,单纯的宪法事件不经加工而直接被投放于宪法国民教育过程也并不是宪法理论界或学人总结宪法事件的本意。

四、宪法国民教育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如同其他教育的目的一样,宪法国民教育也是服务于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四个自信”之形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体来说,这其中既包括了我们在宪法道路和宪法理论方面的宏观自信,也涵盖了我们在宪法制度与宪法文化方面的中观与微观自信,而其在宪法层面的综合体现,就是宪法自信。宪法自信的养成机理蕴含于宪法国民教育机制之中,成为一条重要的主线。

(一)宪法国民教育的目标

按照习总书记的表述,宪法国民教育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帮助国民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习惯。对于广义的宪法国民教育对象即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则是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这些表述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种概念隐喻,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宪法心存信心,对宪法实施一路看好。2018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在其宪法学习宣传报告摘编中提出,“要对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12]。

(二)宪法国民教育的实现路径

宪法国民教育只是起到一种观念的推进与塑造作用,更多的场合宪法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保证实施的效果,这对于宪法自信才有着真正强而有力的定型作用。

一是在宪法知识的传输层面,完善宪法国民教育中的宪法宣传与表彰机制。宪法知识的传输需要仪式,在适当的场合设计仪式感较强的激励机制,形成维系宪法自信的长效机制。宪法自信需要宪法表彰。宪法自信不仅源于宣誓等仪式感较强的宪法场合,更来源于公民等宪法主体通过守宪、护宪等行动获得表彰的国家激励机制。根据现行宪法,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享有授予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的权力。在此,可以考虑在国家宪法日等重要场合,开展全国性或省域宪法表彰,授予护宪英模、荣誉宪法公民等荣誉称号,或授予相应的宪法一级勋章、二级勋章等奖章,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公民的宪法自豪感和自信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作为保障宪法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重要主体,也应开展相应的宪法表彰。这并不一定要采取授勋或荣誉称号的方式,但这种激励同样有利于确立公民的宪法自信。在特别行政区,同样可以由其立法会通过决议表彰相应的香港或澳门市民,这样既可以给守宪护宪的永久性居民以精神动力,对“港独”等顽固分子及其追随者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立,从而为宪法自信在特别行政区的全方位升级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宪法意识的强化层面,加强对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宪法的教育与实践监督。党员干部是当前宪法国民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同时也是宪法实施过程的重要推进者,有必要以之教育和带动大多数群众改变自身的宪法自信度。对党员干部的宪法教育,也决定了其行为在未来的合宪性程度,同时,也是对普通群众进行宪法国民教育的重要引导。而这其中也可能蕴藏着宪法故事素材,关键在于由何种主体来进行及时发掘。新冠名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以及监察和司法委员会,都可能成为发掘相应宪法故事素材的机构。

三是在宪法精神的培养层面,宪法国民教育的场合融入互动元素。以公民宪法宣誓为例,将之作为形成新时代公民宪法自信的重要着力点。相比之下,有些国家做得可谓“深得其要”,通过设定格式化的誓言,设定一些誓言性的义务,从而在心理上对公民的宪法义务予以强化。以某些国家的入籍宣誓为例,也提及对宪法的支持和捍卫,这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宪法国民教育,同时也告诫公民应该恪守的各方面义务,也是国家对国家意识和公民宪法自信的一种重要强化手段。

宪法国民教育不是空喊口号,也绝不能只限于简单的形式路径,必须结合宪法实践,总结和讲好新的宪法故事。结合国情、地情作出宪法故事情节设计,尤其是借助国人自古以来习惯的故事形式,创设务实高效的宪法宣传形式,构建起“故事+教育→自信”的自足机制,将民众的宪法自信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助力国家宪法自信心的形成。新的宪法故事既包括在新常态、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故事,也包括历史中宪法故事的新讲法。在有些国家,立宪过程中的宪法故事成为国家重点推行的宪法故事素材。如美国作为世界上首个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其制宪文化被完整无遗地保留下来。相关著作更是不计其数。在我国当下,也有不少以立宪与修宪过程为背景素材的宪法著作[13],这实际上是极好的宪法故事素材,如果能够将其中的宪法小故事抽象出来,形成单独的宪法故事读本,将对宪法故事体系形成极佳导引。2019年是建国70周年和1954年宪法实施65周年,是对宪法史梳理的极好年份,也是编制宪法故事的绝佳机会,这对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14]。宪法职业共同体应协同创新,致力于宪法国民教育机制的自足,创造出新时代的宪法故事,推进宪法自信的形成,借以推动依宪执政、依宪治国在意识层面的全面升华。

猜你喜欢

宪法
交通运输部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省审计厅举行新任处长任职宪法宣誓仪式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修改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