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
2019-07-06王丽丽
王丽丽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在临床较常见, 属于心内科急症, 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出现异常引起的, 发病时患者心肌出现缺血或缺氧现象。该病的患者在逐渐增加, 病情与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与生活情况[1]。因此临床上需要引起 重视, 急需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 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 对患者预后效果进行显著改善,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满意的疗效[2]。本研究选取82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 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41 例。对照组中, 男23 例, 女18 例;年龄54~82 岁, 平均年龄(65.7±3.4)岁;其中前壁梗死17 例, 下壁梗死12 例, 广泛前壁梗死8 例, 下壁合并后壁梗死4 例。实验组中, 男24 例, 女17 例;年龄55~83 岁, 平均年龄(66.2±3.6)岁;其中前壁梗死16 例, 下壁梗死11 例, 广泛前壁梗死9 例, 下壁合并后壁梗死5 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给予全面性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急性发作, 对该病不够了解,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详细了解, 加强与患者沟通, 主动关心患者, 给予安慰与鼓励, 消除不良心理。每天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告知不良心理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可以告知患者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注意事项、预后效果等情况, 让患者对自身病情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 缓解不良心理,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1.2.2 病情监护 需要对患者的梗死部位进行详细了解, 并对不同梗死部位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 需要对病情进行详细了解。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情况,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及时抢救。如果患者出现下、后壁梗死患者, 需要对其新电波、起搏阈值进行监测, 对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
1.2.3 基础护理 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对心脏的负荷。定期帮助患者翻身, 给予按摩处理, 减少压疮的发生。需要告知患者家属陪同, 正确指导患者刷牙、洗脸等日常活动。并且及时帮助患者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多食用粗纤维食物, 需要少食多餐, 及时补充营养, 并告知其饮食方面的禁忌。
1.2.4 并发症预防护理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治疗中, 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 需要对并发症发生、危险程度等进行了解, 并给予急救处理。护理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仪器设备等。在对心力衰竭的预防中, 需要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 不得私自调节输液速度。需要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 确保患者的心态稳定, 避免情绪出现较大波动。并正确指导患者排便, 告知用力排便的坏处。如果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情况, 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需要及时给予抢救。另外, 抢救时为患者取半卧位, 确保下肢下垂, 根据医嘱正确使用强心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等药物,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2.5 自我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掌握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并给予系统与全面性的健康教育, 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了解, 并加强指导, 促使患者自我护理水平的提高。告知患者加强功能训练的重要性, 指导合理的运动练习, 协助患者开展日常生活, 对情绪进行合理调节, 规范饮食作息, 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 及时掌握自我护理相关内容。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AS 与SDS 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情况对比 护理后, 两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实验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情况对比( x-±s, 分)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出现心绞痛1例, 肺部感染1 例, 心律失常1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3%;对照组出现心绞痛3 例, 肺部感染2 例, 心律失常3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9.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疾病, 患者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 会对患者的生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 甚至会加重病情[3]。不良心理状态可导致患者血压水平显著上升, 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会激发患者免疫功能, 并且会转化成为血栓素酶,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该病发生率不断上升, 其急性发作时间比较迅速, 病情进展快,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需要对该病加以重视[4-6]。在给予患者抢救时, 应及时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 提高预后效果与抢救成功率, 降低病死率的发生。
将全面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中, 其护理效果显著。通过全面性护理干预, 可以从心理、心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7-10]。在心理护理中, 可以为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干预, 缓解不良情绪。在病情监护护理中, 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 对其进行合理控制, 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基础护理中, 可以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医嘱操作,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并发症预防护理中, 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 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在自我护理管理中, 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给予全面性护理干预, 其护理效果显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合理控制病情进展,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