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敬忠:一位光电技术专家的初心与坚守
2019-07-06贺晓栋
文/特约通讯员 贺晓栋
他们是大国崛起的脊梁
他们是中国创新的先锋
他们来自代表各行各业的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
我们用镜头和笔墨 立题记事
在《大国先锋》
讲他们动人的中国故事
看他们为之付出的不凡成就——
方敬忠,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光学轻量化与新材料技术中心研究员
我们了解一位科学家,往往最先关注的是他的科研成就。无疑,那些在他们人生历程中可以持久发光的鲜花和荣誉,那些开疆拓土的勇气和担当,那些推动人类文明往前迈进的智慧和魄力,都足以让世人敬仰。但我们也好奇,这一切光环的背后,是怎样一个丰盈的灵魂,怎样一腔热血,才能够支撑一个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当我们走近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光学轻量化与新材料技术中心方敬忠研究员和他身边共事的团队,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人生航向明晰 只待起锚远行
方敬忠中学时代正赶上“文革”和“上山下乡”,生活的磨难下知识弥足珍贵,他对继续求学充满渴望。于是他坚持学习,在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方敬忠被分配到青海省人事厅工作,工作待遇优厚,生活安稳有序,但这在其他人眼里梦寐以求的生活并没有让他陶醉,他反复思索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最终下定了献身祖国科研事业的决心。他婉言谢绝领导的挽留,毅然告别让人艳羡的省厅工作岗位,申请到科研单位开始为之奋斗一生的科研事业。1987年,他调到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终于可以开展科研工作,但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方敬忠通过反复查阅资料,仔细分析国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未来需求认识到,主反射镜是大型光学望远镜的核心部件之一,光学系统轻量化对于大型地基光学望远镜或大型空间光学望远镜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建造大型光学望远镜是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多方面考量,他最终选择了反射镜轻量化技术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反射镜轻量化技术是集光学、材料学、力学、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而方敬忠大学所学为无机材料工程,这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但同时在他心里,轻量化与新材料技术研究的征程已经开始。
专业领域上的精耕细作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工程化应用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艰苦发展过程。研究工作开始时,方敬忠面临着基础薄弱、经费短缺甚至对研究方向选择的质疑等重重困难。但他知难而上,在老专家支持下,他和课题组研究人员一起,日以继夜地扎根在实验室。为了查找资料,他与同事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越颠簸不平的道路往返60公里去位于市区的省情报所借阅资料。
他先后自学了温度控制、结构设计、力学分析等专业知识,在研究工作的关键阶段,他更是通宵达旦工作,研究和解决技术难题。凭借深厚的数理功底和扎实的跨学科知识储备,经过数年的艰苦攻关,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反射镜轻量化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方敬忠专业功底的扎实程度经常令团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称道。团队成员吴海鹰讲过一个事例,某次他向方老师请教专业问题,方老师拿出十多年前的笔记和他共同探讨,可以看到当时的笔记详细归类,条分缕析十分明了,让人深受触动。而正是方老师这本笔记上记录的方法,帮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某重大项目进展期间遇到障碍和困惑时,方敬忠告诉大家不要气馁,他与大家反复研讨、实验,在工艺控制方面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在工程项目取得成绩时,大家兴奋不已,方敬忠会嘱咐大家越接近工作的终点越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大意。
在方敬忠的带领下,光电所反射镜轻量化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反射镜轻量化技术也成为我国大口径光学系统重要的支撑技术。他完成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也分别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重量级的奖项。
有专家这样评价方敬忠的工作:“方敬忠同志工作踏实,学风严谨,他所带的研究团队年轻有朝气、攻关能力强。可以说没有反射镜轻量化技术,就没有光电技术研究所在空间大口径光学系统技术领域的一席之地。”
方敬忠(左三)指导研究工作
“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担当”
“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担当”,这是方敬忠经常对周围人讲的话,也是他多年以来的行事准则。
上世纪90年代,方敬忠承担了某航天领域研究所重点型号产品关键部件的研制任务。经过艰苦努力,研制任务顺利完成,产品经过检验合格提交给用户单位。但用户单位在开展系统整机实验时发生了意外情况,项目整体研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在参加总体单位组织的有多方参与的事故“归零”分析会议时,方敬忠表态:“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对国家、对人民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光电技术研究所愿意和你们一起,大家都当是自己的环节出了问题,各自寻找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和研究,争取早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敬忠这一表态赢得了总体单位和用户单位一致赞赏,他们认为光电技术研究所是一个实事求是、负责任、可信任的合作伙伴。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使得相关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时隔十几年后,该用户单位依然对方敬忠研究员当年的表态记忆犹新,并与方敬忠研究团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巨大的灾难令举国同悲。稍稍平静后,方敬忠首先想到的是存放在作业区价值千万的产品和原材料,他组织单位骨干冒着余震的危险将产品和材料搬运到安全地点并日夜看护。为了将地震对项目研究工作的影响降至最低,当局势稍稳,他组织大家在简易防震棚里继续开展工作。这一切,都没有人刻意渲染和宣传。后来,某用户单位领导在看到方敬忠研究团队地震中坚持工作的照片后,深受感动,特意来光电技术研究所为地震中坚持工作的同志表示慰问。经过努力,为该单位研制的系统关键部件并没有因地震而延期交付。
直至目前,用户单位仍然保持着与光电所的紧密合作,他们认为,方敬忠团队始终是一支具有专业态度的“能战斗”“让人放心”“值得信赖”的优秀科研团队。
多重角色的完美扮演者
在“科研工作者”这一身份诠释上,方敬忠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同样在其他角色岗位上,他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于年轻科研工作者来讲,他是导师。对于他们,方敬忠悉心指导,耐心细致。张媛媛是2007年进入团队做结构设计的年轻人,她回忆,刚进入团队时苦于找不到工作思路和方法,方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抽出时间指导她做结构优化,为她提供建议,让她受益匪浅。对待学生的毕业论文,方老师要求严谨。有一次他发现学生论文中的公式有误,他将公式完整推导一遍并附在了论文中,让学生深受触动。方敬忠还经常向团队成员推荐专业前沿书籍,劝勉年轻人在完成工程任务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关注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拓宽研究视野。
于科研团队来讲,他是管理者。他提倡“学术民主”,要求研究人员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他对工作认真部署,细心安排。多年来,团队质量工作、安全工作等无一疏漏,多次被研究所评为各类先进;
即便从岗位退下后,他一如既往关心项目进展,每天八点十分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到现场察看项目进展情况。他常自嘲不是一个善于管理的人,的确,他不是以领导的权威去管理下属,但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对于成长于优秀物质条件下的新一代来讲,他是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传承者。据现任主任刘红介绍,十几年前和方老师出差到北京,他本可以有较好的住宿条件,但他与大家同甘共苦,住30元一个床位的地下室,吃饭也是一碗面条解决问题。在他看来,为了团队科研发展,能省一点是一点。但在资助他人方面,他却毫不吝啬。年轻工人郑猛回忆,有一次加完班后方老师正和大家在一起休息时接到一个电话,他二话不说立即出去处理。后来才知道,这个电话来自一个阆中的父母双亡的小孩,方老师常年资助他上学,对此事从不宣扬。
新时代的精神坚守
当下,科技创新的巨轮不断向前行进,每个人都有机会顺势而上,大显身手。方敬忠在已有的成绩面前没有固步自封,依然不断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
“不能靠一条腿走路”,与方敬忠共事16年的陈益超说,这是方老师十多年前就经常对大家讲的话。方敬忠在团队中鼓励新思维,新方法,强调开辟新的研究方向。轻量化中心团队目前在编28人,其中10人专注于新材料研究,开发新方向,支撑新发展。
近年来,在方敬忠的带领下,团队致力于开展新型反射镜材料与先进复合材料合成技术研究,其中一些研究方向已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为光电所反射镜轻量化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在开展研究的多项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伴随一生持续不断地再学习,这点他的团队成员最清楚。胡桂涛是团队中的一名年轻人,据他讲,方老师一直书不离身,始终保持着接触新知识的热情,还时常教育年轻人要不断更新知识库,加强学习;周佳骏是近两年来所的博士,他经常被方老师的博学和勤勉所感染。他说,某次与方老师一同出差,办完事后已经晚上十一点半,但他第二天早上起来找方老师时,发现床前的一本书被方老师看过大半,经询问才知方老师当晚看书到凌晨一点半才休息。
积蓄力量在新的领域继续发力,并且不言辛劳,这是属于方敬忠的科研精神操守。
初心不改,清风自来。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嘹亮号角,相信方敬忠和他的团队已做好准备,必将在新的科技征程里再奏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