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新带到田间地头,让丰收扎根广袤黑土
2019-07-06钟春霞庞贝
文/本刊记者 钟春霞 庞贝
他们是大国崛起的脊梁
他们是中国创新的先锋
他们来自代表各行各业的百名科学家和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
我们用镜头和笔墨 立题记事
在《大国先锋》
讲他们动人的中国故事
看他们为之付出的不凡成就——
王贵满,1960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兼任梨树县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副站长。
作为一个从农耕文明中走来的大国,重视农业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然而“三农”问题却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作家在考察了农村的实地情况后,发出了“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然而农业不仅需要关注和重视,更需要实干。
从36年前,王贵满选择把根扎在这里的时候,他就深知这一点。
王贵满,1960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兼任梨树县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副站长。
36年,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今,王贵满把创新写在黑土地上。
扎根于农村基层,有的放矢的农业技术和模式创新,让乡亲们少受苦受累,让丰收的硕果助推农民脱贫致富,让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巩固,让丰收的硕果在黑土地上飘香四溢。
——这应该是对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最深厚的褒奖。
黑土地上写春秋
1983年,大学生还是“稀缺物资”,手捧着延边农学院农学系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王贵满却在想如何把自己的这个优势“物尽其用”。
他抵御住了城市生活的诱惑,决心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在生他养他的黑土地上。他来到吉林省梨树县农业局农业科,当上了一名技术员。
一脸书生气的王技术员能干多久?
人们谁也没底,然而事实却打消了人们的顾虑——
36年!应该还会更长!
如今,书生气早已在他脸上褪尽,取而代之的则是黝黑的面庞和花白的发色。
——这是黑土地颁给他的纪念奖。
他的模样朴实的像个农民,这也让他同农民打起交道来更没有隔阂。
在梨树县,他在农民中的知名度尤其的高。
农民虽然憨厚,但是眼光却雪亮。别人是不是真心为他们服务,他们最有发言权。在梨树县,王贵满一心为农、躬耕不辍,用科技之手叩开了丰收之门,无论是老庄稼把式还是青年农民,提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这是父老乡亲颁给他的军功章。
“在我小的时候,全县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加上十年九春旱、风灾、雹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十分困难。看着父辈们含辛茹苦地劳作,我就确定了自己今后奋斗的目标:学好农业科学技术,努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几十年初心不改,有收获的不止黑土地,还有王贵满。
王贵满(左)与中科院沈阳所张旭东研究员(中)在保护性耕作田里
他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4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和有关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被国家、省、市、县政府、农业局、科协等部门评为先进个人——
他是首批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专家、全国农技推广十佳标兵、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获吉林省“九五”期间农业科技特殊贡献奖、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
他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吉林省第九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几十年初心不改,王贵满辛勤耕作的这片黑土地面貌也已不是当年模样——
技术创新育丰收
农业最见不得偷奸耍滑,土地是最讲究天道酬勤的。不过“天道酬勤”也要用科技来做“催化剂”。
上世纪80年代,东北农业还一直延续着传统种植的老观念。当时梨树县水稻育苗全部采用水床育苗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极低。
刚刚上任的农业技术员王贵满,每天田间地头跑着,与农民倾心交谈,很快便找到了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并大胆试验了旱床育苗法。
该项新技术试验成功后,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一致认可,立即在全县进行大面积推广与应用。
凭借着敢于创新的劲头和勤勉踏实的作风,1985年,王贵满被任命为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那一年,他刚刚25岁。
第二年,吉林省科委实施的“丰收计划”项目全面启动,县里指定由王贵满带头攻关。他很快便组织了项目攻关团队进行课题研究,经过认真对比与筛选,《吉林省中部农区杂交玉米综合丰产技术》这一主导科研项目最终正式确定。
王贵满向吉林省副省长隋忠诚(前左1)介绍梨树模式效果情况
在改革开放初期,一项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
为了把新技术及时传播到群众中去,王贵满带领课题组办班讲课、播放录像、印发资料、现场咨询、专家指导……
把实用有效的技术送到农户家中,把科学种田的理念送到农民心坎里——扎实的工作终于带来成果落地生根——由王贵满主持完成的这项科研课题,推广面积2.1万公顷,为农民增收752万元,当年便获得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
农民种庄稼,产量上见分晓,靠天吃饭不如靠科技增产。王贵满让农民看到了科技兴农的力量,剩下的过程不需要动员,大家自发地跟着这个领路人干。
在王贵满推动的新型农技推广平台的强力支撑下,梨树县大力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生物防治、玉米保护性耕作等农业新技术。
2007年,梨树县遭遇严重的干旱和局部风灾、雹灾,采用传统种植方法的玉米作物叶片干枯、脱水,而应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玉米根系发达、抗旱抗风,实现了灾年不减产、节约成本又增收,粮食总产突破20亿公斤大关。
为了调动农民科学种粮积极性,2008年以来,农技总站组织开展玉米高产高效竞赛,组织十多位专家和老师深入村屯、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讲课、办培训班、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田。
荣誉和高产效果的双重激励,果然掀起梨树县农民科学种粮的热情高涨:
2011年,双河乡农民刘兴军以公顷产量16273.5公斤的好成绩,创下吉林省中部平原区首个亩产吨粮田;
2013年,小宽乡农民陶树山获得“东北玉米王挑战赛”吉林省第一名。
独木不成林,农业也讲究规模效应、示范效应。
王贵满总结多年试验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经验,2009年率先提出并实施构建了全国首创的“示范基地网络-村级服务站点-科技示范户”三位一体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即“21231”工程。
所谓“21231”,即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农业高校为载体共建国家级科研、科普基地,引进落实国家重点科研攻关课题项目30余项,在全县建立了由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10个专业性试验示范基地、20个乡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300个覆盖全县的村级示范推广基地组成的国家、县、乡、村四级的功能各有侧重、层次鲜明的示范基地网络,成为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和教学基地,使先进技术得到集成应用,真正地把先进技术运用到生产田中,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全县粮食总产的新突破。
2010年,梨树县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粮食产量达到26亿公斤,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玉米比常规耕作地块平均增产10%以上。
为进一步提高农技推广的效果,王贵满打开思路做推广,不将农业科技推广局限于农业范畴,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作用,探索以县级总站为核心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新模式,以电脑、电视为载体,以专家服务为手段,形成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2007年,梨树农技推广网站正式创办,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农民的互动,及时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政府、专家、市场、农民”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2009年,总站与县电视台联办起每周一期的农业科技科普电视节目《科技天地》。该栏目全部由农业科技人员策划制作,邀请知名专家、科技人员、典型农户解疑释惑、现身说法,宣传国家惠农政策,示范推广新技术和新成果。
农业科普电视栏目《农技直通车》开设了中国移动农技短信平台,覆盖了全县4500名科技示范户的集团用户群,还组建开通了梨树农技推广网站,推进农业技术推广进入数字信息阶段。
在梨树,农民种田不再是靠天吃饭的运气活儿,稳产高产也不再是无法模仿复制的“妙手偶得”,就连中国农业大学的米国华教授也不禁称赞:“咱们这些科技示范户,简直就是一个高产攻关团队!”
有王贵满带领的“高产攻关团队”保驾护航,梨树黑土地上丰收在望。
“梨树模式”促发展
产量不是农业的全部归宿,王贵满早已看清,未来农业的发展必然要走“绿色农业”之路。
2007年以来,王贵满带领县农技推广骨干人员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在分析总结美国、加拿大等国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研发并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2016年3月2日,农民日报以《非“镰刀弯”地区玉米怎么种——“梨树模式”值得借鉴》为题,进行了整版报道,对这项新的玉米种植方式给予确认,“梨树模式”也因此得名。
从2009年起,在王贵满倡议下,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主体,在梨树县建立起科技小院。
在梨树,科技小院常年有30余名师生驻扎,与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学院等展开合作,开展绿色生产技术科研、集成与示范。
科技小院通过连续10年组织农户开展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竞赛及扶持农民合作社的途径,实现了农户大面积平均增收8%以上的增产目标,同时实现了保护土壤、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促进梨树县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为中等农户条件下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经验。
王贵满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右1)和朱作言(右2)、张福锁院士(左2)交流
王贵满(左2)主持农民研讨会
2015年9月,以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梨树模式”)为基础,王贵满又倡导创建国际化、多领域、多层次交流平台“梨树黑土地论坛”。
“梨树黑土地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围绕黑土地利用与可持续生产开展学术交流。论坛开通网络信息平台,计划每年出版一部集结当年年会交流研讨成果的《梨树黑土地论坛专家观点》,每年举办一次由农民种田骨干参加的实践篇会议,召集农业专家、科技人员与农民交流生产实践方面的经验体会,使高端学术交流走向田间地头,助力梨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梨树黑土地论坛”现已举办四届。三院院士石元春(注:石元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土壤学家。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等10位院士、100多位国内外专家曾到会并作专题报告。
目前,“梨树黑土地论坛”已经初步形成了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平台、科学研究互补互促的平台、科技成果展示辐射的平台、人才培育技术培训的平台。论坛对于加快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同为研发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东北黑土地,2015年以来,王贵满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等近百个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农机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吉林省梨树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为依托,建立了黑土地科技联盟。
联盟成立以来,在东北地区建立38个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基地,引领保护性耕作技术新模式体系的建立,使制约秸秆全量覆盖难题得到破解,成为吉林省等地秸秆全覆盖主推模式。
联盟现已在东北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近200万亩,增收4亿多元,成为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新亮点。
唯有深植于土地,农业科技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滋养更多土地;也唯有深植于土地,农业科技工作者才有生长成栋梁之基。
36年前,王贵满已经将根扎在黑土地里;
36年中,他已将梨树科技兴农的树苗培育得枝繁叶茂,高耸入云;
36年后,这棵大树必会一如继往深植黑土,荫蔽后人。
王贵满用36年的人生把创新写在了黑土地上,然而这黑土华章他还没有写够。他将继续播撒的,是“绿色农业”的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