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心得
2019-07-05张国忠
张国忠
【摘要】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的学习意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可以找到更多的、更好的解题方法,认真地研究数学学习的各种规律,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形成有“个性”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素养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数学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自己的学习思路,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适应自身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教师是学习的引领人,要深入研究教学要领,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更生动,更省时、高效。教师一个人的40分钟如果失败了,那就是几十个学生学习的失败,因此,焉能疏忽大意!
一、引导、组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探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测量建筑物、树、旗杆的高度,是一个典型的探究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这样问题:怎样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师把学生带到现场,由学生记录所遇到的实际情形,每人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有的学生提出爬到旗杆上去测量;有的学生说把旗杆放倒去测量;有的学生说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与阳光下影子以及旗杆与阳光下的影子构成两个相似三角形,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旗杆的高度;还有的学生说在阴天里,将随身携带的小镜子放倒地上照,通过人眼与镜子以及旗杆与镜子最后构成的相似三角形按比例关系来计算旗杆的高度。这样,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达到学有所用、方便快捷地解决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富有逻辑特点。数学是比较抽象的,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优美的辞藻,没有理想方面的壮志凌云,数学老师也是“顺势而为”,教学按照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介绍数学知识的概念,讲解解题的方法,找出所谓的难点和重点,严肃而生硬地把知识照本宣科地进行一遍“过堂”,毫无生机可言,学生又怎么能够喜欢数学呢?又怎么能喜欢这样教学的老师呢?他们学习的热情必定减弱,认为数学是非常枯燥的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以后,数学基础打不牢固。接近中考的时候,为了能够考上重点高中,拿到高分儿,他们终日埋首于茫茫题海,做模拟试题,忙得焦头烂额,即使如此仍然如履薄冰:担心考不上重点学校而忧心忡忡。学习到了这种程度,哪里还有一点点的兴趣?
培养兴趣从初一开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从这句话得到启发:我们教学的方式是否合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和学生的需求、学习的环节配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是否在意?我们要不断地变化着学方式,使之丰富多彩,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才有明显的学习效果。我们要做到巧妙地提问,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深入探究的习惯。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绘声绘影,形色俱佳,对学生都成了很强的吸引,丰富了课堂,使知识趣味化,把抽象的数学定理以及其证明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在情趣中展現,淡化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教学过程有声有色,学生的感性思维充分拓展。事实证明,在这种学习情况下,很多学习的困难都迎刃而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枯燥”的学习中如鱼得水,兴趣高涨。
给学生讲述有关数学的历史,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拥有丰富的数学文化,树立强烈的数学学习意识。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源远流长,数学家人才辈出,数学方面的趣闻比比皆是。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讲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勾三、股四、弦五”。《周髀算经》中记录着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让学生了解古人的非凡智慧,介绍我国先辈在数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在世界上所处的领先地位,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学习的热情。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授业解惑在后,而传道在先。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技能十分高超,他的教学态度又极其认真,能够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就是的优秀课堂教学。整节课我们要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展示,不断地运用诙谐的、激励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时的点拨,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画龙点睛的点评,渗透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信任学生的能力,放弃“填鸭”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师生间自由自在的互动,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作为一线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在学习借鉴名师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这是我们的天职。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学有所用,才会真正地理解;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师生关系良好,才能让学生在温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快速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