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络丸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7-05孙永宝高英宗先祯
孙永宝 高英 宗先祯
【摘要】目的 观察我院自制剂益气通络丸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中风恢复期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益气通络丸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NHI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通络丸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能力,且用药安全。
【关键词】益气通络丸;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4..01
中医将中风病分为三期,即发病2周以内为急性期,(中经络)发病2周~6个月为恢复期,发病6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1]。笔者临床中发现我院自制剂益气通络丸能明显改善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预后,特行临床观察,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临朐县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療的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为益气通络丸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康复锻炼30例;对照组为西医基础治疗、康复锻炼组,共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25±8.25,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29±8.18。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案
治疗组:益气通络丸(鲁药制字Z07080040)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拜阿司匹灵0.1g qd、立普妥20 mg qn)、康复锻炼。
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拜阿司匹灵0.1g qd、立普妥
20 mg qn)、康复锻炼。
益气通络丸由临朐县中医院制剂室统一加工制作成水丸。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西医疗效判定: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治疗前后各评分1次。生活能力状态ADL评分:治疗前后各评分1次。
中医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痊愈为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但<95%;有效为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给予x2与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积分对比
治疗组治疗前(11.38±5.44)分、治疗后(8.52±5.76)分,对照组治疗前(12.35±6.36)分、治疗后(11.13±6.39)分,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病例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积分对比
治疗组治疗前(65.80±21.30)分、治疗后(78.42±21.09)分,对照组治疗前(62.88±23.12)分、治疗后(65.09±23.78)分,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中医疗效
治疗组基本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67%;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6%。两组临床总疗效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4 安全性分析
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肝肾功无明显异常,提示益气通络丸安全性较好。
3 讨 论
老师宗先祯主任医师多年临床中总结出,中风后期气血失调,血脉不畅,加之患者正气亏虚,气虚血瘀,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出现气虚血瘀证候[3]。正如《张氏医通·诸血门》中云“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老师在气血理论的指导下,为方便患者服药,提高患者依从性,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自创益气通络丸,方中重用黄芪,补益元气,党参生津液,养五脏,益五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去络通,二者共为君药,当归活血通络不伤血,川芎活血行气,丹参、红花活血祛瘀,共助当归活血之力,鸡血藤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桂枝温阳通络,全蝎、地龙通经活络[4]。老师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虫类药物能推陈出新、活血祛瘀、攻坚破积,在中风
初期及恢复期疗效显著,故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用全蝎。
综上所述,益气通络丸对于气虚血瘀型恢复期中风,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言语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日能力,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5,91.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