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呼吸训练对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应用价值探究

2019-07-05黄晓群李婷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吞咽障碍

黄晓群 李婷

【摘要】 目的:分析强化呼吸训练应用在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的价值。方法:用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4年1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强化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吞咽障碍得分和白蛋白水平。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PEF(6.71±0.23)L/s、FEV1(2.98±0.15)L、FVC(3.39±0.24)L,均高于对照组,吞咽障碍得分(1.05±0.10)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36.63±2.10)g/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呼吸训练有利于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恢复吞咽功能。

【关键词】 老年卒中; 吞咽障碍; 强化呼吸训练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1.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1-00-02

脑卒中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类脑部疾病,数据统计分析,约5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引发误吸、营养不良等不良事件,若不及时恢复,易诱发肺炎,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1]。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导致脑卒中发病率持续升高,故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也在上升,强化呼吸训练有利于改善肺功能,本文研究选取78例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析强化呼吸训练应用在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從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8年2月医治的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出78例。纳入标准:(1)属于老年患者(年龄60~85岁);(2)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3)经洼田饮水试验显示吞咽功能处于4级或5级;(4)病情相对稳定。排除标准:(1)失语症状相当严重并且无法配合训练;(2)伴发严重脏器疾病和精神疾病;(3)存在严重的听力障碍、视觉障碍及认知障碍者。电脑随机编码法将78例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39例(男∶女=23∶16),年龄61~82岁,平均(66.63±3.32)岁;病程8~22 d,平均(15.26±4.20)d。对照组39例(男∶女=22∶17),年龄61~83岁,平均(66.51±3.16)岁;病程8~23 d,平均(15.13±4.10)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1)肌肉电刺激:用德国菲兹曼公司生产的Vocastim-Master型吞咽言语诊治疗仪刺激肌肉群,首先对目标皮肤进行脱脂,头部保持中立位,在颏舌肌、甲状软骨切迹上下位置分别放置通道1和通道2两个电极,前者两个电极保持水平,后者垂直放置,指导患者与刺激频率同步完成空吞咽训练,1次/d,6次/周,疗程为4周。(2)咽喉深部神经肌肉刺激:用冰盐水对两侧鼻翼、舌中央、舌旁、舌根部及两侧软腭进行刺激,5 min/次。(3)吞咽训练:训练项目包括下巴被动运动、舌头运动、面颊运动及嘴唇运动等,1次/d,

10 min/次。(4)进食训练:①食物类别和形态。结合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先以糊状食物为主,逐渐过渡到咀嚼难度较小的半流食,再过渡到普食,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身体营养状况来搭配饮食。②进食体位。结合患者的身体舒适度及食物形态确定体位,包括坐位、健侧卧位、半卧位。注意协助患者进食,防止误吸,用刻度汤匙将食物送到舌根位置,用餐后及时清洁口腔[2]。

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强化呼吸训练,常规康复训练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呼吸训练方法如下:(1)气流控制法。适合开展气流控制训练的项目包括吹乒乓球、吹口哨、吹肥皂泡、吹蜡烛及吹气球等,结合自身喜好选择,可重复交替。(2)改良呼吸操。向患者示范各项改良呼吸操的训练方法,如转腰呼吸、画圈呼吸、弯腰呼吸、抱胸呼吸及缩唇呼吸等。(3)腹式呼吸。教会患者如何快速咳嗽,清除呼吸道异物能力提高。上述呼吸训练项目1次/d,6次/周,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连续训练4周的时间[3-4]。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四周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PEF、FEV1、FVC。

用洼田饮水试验法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程度,五级计分法,让患者饮温水30 ml,无法全部咽下,且饮水期间有呛咳表现记5分;分两次或两次以上可全部咽下,且存在呛咳表现记4分;可一次性咽下,但出现呛咳表现记3分;无呛咳表现,并且一次性咽下(时间在5 s以上)记2分;5 s将30 ml温水咽下并且无不良表现记1分。

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白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观察组PEF、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吞咽障碍得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吞咽障碍得分均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吞咽障碍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白蛋白水平对比

两组干预前的白蛋白水平均较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吞咽障碍是老年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尽早恢复吞咽功能可改善预后,促进身体早日康复,研究发现,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电刺激、针刺刺激、直接摄食训练等,大多数老年卒中患者的肺功都有减退迹象,因素较多,如生理结构的改变等,身体衰老会降低呼吸肌肌力、肺组织弹性回缩力,且减弱咳嗽反射及支气管纤毛的运动能力,且卒中患者有一定的脑萎缩表现,感觉功能和认知功能都不如常人,无法发挥正常咽喉肌协调左右功能,容易出现误吸的情况[5-7]。

吞咽障碍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部分患者要通过鼻饲方式来保证身体能量所需,久而久之,身体营养状况持续降低,肌肉逐渐萎缩,肌力不断下降,出现肺泡摄氧能力障碍,无法将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咳痰能力丧失,痰液堆积,肺炎发生风险高。延髓调控着咽喉通道功能,呼吸、吞咽二者相互影响,一般情况下,入口后的食物在咀嚼运动下转化为团状,借助软腭、舌肌的运动动力,将其送到舌根位置,再利用吞咽反射功能,上抬软腭,将鼻腔、呼吸通道都暂时关闭,将食物送入食管中,上述为整个吞咽动作环节,吞咽障碍者,需要长时间来完成一套吞咽动作,故此屏气时间也需要延长,而老年卒中患者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肺功能衰退严重,因此在常规康复训练之外,还需要强化呼吸训练[8-10]。呼吸训练项目中包括控制气流、改良呼吸操及腹式呼吸三个项目,能够使膈肌活动度和呼吸肌肌力提高,且还可提高支气管纤毛的运动能力,灵活控制气流,避免出现误吸等不良事件[11-12]。

本研究数据显示,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三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强化呼吸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的吞咽障碍得分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更好,干预3周后的白蛋白水平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更佳。

总之,对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强化呼吸训练有助于吞咽功能的提高,改善肺功能和身体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林涌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65-66.

[2]周文忠,王海波,杨少华.NMES疗法及单纯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2):75-78.

[3]周红霞,王彦华,程先宽.针刺阿呛组穴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11):91-93.

[4]郝秀媛.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電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4):81-84.

[5]胡小军,余长江,肖长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5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13):1898-1900.

[6]王会笑,杨明莹,和茵.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1):140-143.

[7]彭俊峰,李彦杰,李鸿章.针刺和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4):310-311.

[8]何莹华,蒋旭萍,干克娜.康复(锻炼)措施对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10):779-781.

[9]詹燕,江力,叶习红,等.强化呼吸训练在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735-737.

[10]肖群,刘朝晖,刘睿,等.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9):1800-1802.

[11]贾慧敏,葛宣宣,赵庆贺,等.核心肌群及徒手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3):326-329.

[12]章志超,周芳,乔娜,等.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0):742-746.

猜你喜欢

吞咽障碍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电针联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
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进展
针刺联合冰刺激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