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辅助通气方式联合PS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9-07-05林仁德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肺部通气辅助

林仁德

安徽省颍上县人民医院,安徽颍上 2362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引发原因是患儿因为自身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自身组织发育不成熟,多发于早产儿,该部分患儿在出生时自身肺部功能发育不全,造成呼吸过程中出现气促、青紫等情况,严重时造成呼吸衰竭的情况。该病目前主要通过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但是有创机械通气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对患儿的后期恢复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治疗方法进行改进。而无创辅助通气方式联合PS应用的方式,可以通过PS促进患儿自身肺部功能的恢复,并提升肺表面活性物质活力,进一步防止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并发症,全面提升治疗效果,防止出现更加严重疾病[1]。因此该文将研究着重点放在无创辅助通气方式联合PS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面,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基础数据,现报道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保证实验开展的有效性于实验开始前进入至该院儿科选取接受治疗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基础数据,将参与实验患儿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组采用单双号抽取方式,对照组15例患儿中男性患儿9例,女性患儿6例,年龄0~24 h,平均年龄为(13.69±0.71)h;观察 15例患儿中男性患儿 8例,女性患儿7 例,年龄 0~24 h,平均年龄为(13.68±0.67)h。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同意后进行,分别对两组患儿各项情况指标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治疗之前均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对照组经口插管,准备10 cm长、2 cm宽丝绸胶布,并沿2 cm宽剪短8 cm处,使之呈现出“Y”型,之后进行插管,将其放置患儿气管位置,将胶布开叉位置对准患儿口角,上调脚步粘在患儿鼻唇位置,使用下条胶布顺时针绕气管插管一圈进行粘贴,并在呼吸机上机后按照30min/次进行气血指标分析[2]。

观察组则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方式联合PS应用治疗的方式,进行复苏气囊加压,将其与呼吸机进行连接,协助呼吸,结合实际情况对压力进行调节,保证呼吸机压力在患儿可承受范围内,并对血氧饱和度进行全面观察,同时结合患儿实际情况给予不同水平的压力支持,采用床旁心电监控的方式,全面监控患儿呼吸频率、节奏以及血氧饱和度,在气管导管内部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240 mg/只,每公斤体重100~200 mg,对患儿肺部功能进行调节,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的提升,在药物注入后呼吸气囊正压通气约3~5 min将气管插管拔出,并进行加湿,保证鼻导管通气的正常性,并在患儿使用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时起对其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并通过气管插管、给药、拔管交替的方式,通过鼻式间歇进行通气,给予压力支持,详细记录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提升肺部各项功能,促进患儿康复[3-4]。

1.3 观察指标

不同组之间的治疗效果通过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在使用后有效率进行分析。其中有效率对比数据:显效:患儿经过治疗后呼吸较为平稳,临床各症状消失,胸部经过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在治疗后虽然呼吸浅促,但是临床各项症状取得一定改善,胸部检查已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前后患儿症状对比无差异。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

两组在治疗前pH、PO2、PCO2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在整体治疗结束后对比对照组在pH、PO2、PCO2指标方面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在经过药物联合治疗后整体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提升了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表1 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s)

表1 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s)

组别对照组(n=15)观察组(n=15)t值P值pH治疗前 治疗后P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7.16±0.03 7.15±0.06 0.577 0.568 7.19±0.08 7.89±0.11 19.932 0.000 46.64±4.32 46.77±4.42 0.081 0.936 74.89±5.87 83.46±7.98 3.350 0.002 PC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67.56±5.31 67.52±5.26 0.021 0.984 56.59±4.29 46.58±3.34 7.131 0.000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系统窘迫综合征属于常见临床疾病,患儿在自然病程出现后发病较为快速,如不能进行及时控制,在疾病发生2 d后可能出现加重的情况,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以及窒息,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较为关键,如在发病后0~24 h内救治得当,患儿可以得到恢复[5]。该病的发生于患儿自身的肺部功能发育存在一定关联,患儿年龄越小发病可能性越高,有创辅助通气方式是进行该病治疗经常使用的方式,但是该方式在使用后经常伴随着并发症,因此需要对治疗方法进行一定改进,进一步克服在治疗中的一些问题,全面提升治疗质量,改善预后[6]。

从上文中的研究可以看出,两组在治疗前pH、PO2、PCO2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在整体治疗结束后对比对照组在pH、PO2、PCO2指标方面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经过药物联合治疗后整体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提升了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原因与肺部活性物质的缺乏存在一定关系,PS作为一种磷脂以及特异性蛋白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型物质,其作用是促进肺泡的产生,并且可以消除肺泡表面的张力,促进肺部功能的生长,提升肺泡的扩张能力,防止肺部出现大面积缺氧的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PS不足,则可能造成患儿整体处于缺氧状态,直接引起呼吸困难[7-10]。临床工作中主要通过辅助通气等方式治疗患儿呼吸方面的困难,进而提升存活率,但是该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症较多,对患儿后期的恢复不利;而采用机械通气与PS治疗进行联合的方式,通过PS治疗提升患儿自身肺部的各项功能,并且通过无创通气的方式,通过面罩给氧的方式,并通过呼吸机进行吸气支持,可以促进患儿肺部二氧化碳的排出,进一步改善患儿自身的呼吸情况,改善有创机械通气对患儿恢复的影响,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无创伤,对于年龄较小患儿来讲整体的效果更加理想,可以逐渐恢复患儿自身的肺部各项功能,提升自主呼吸能力,使得患儿在治疗中机体的恢复能力更加理想,并逐渐恢复自主呼吸能力,降低后期可能出现感染的概率,其中毕雷[6]在其研究“盐酸氨溴索联合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得出结论,观察组患儿经过盐酸氨溴索联合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后,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3.57%,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34%,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因此采用无创辅助通气方式,整体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而在其研究“水胶体敷料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也可得到结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借助辅助方式,整体的治疗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提升了13.45%,这与上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在经过药物联合治疗后整体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提升了34.12%吻合,可见经过无创辅助通气方式联合PS治疗后整体治疗效果更加理想[11-13]。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无创辅助通气方式联合PS应用治疗的方式,与传统无创辅助通气方式进行对比,可以改善肺部各项功能,提升治疗有效率,为患儿提升更加理想的治疗,临床中的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肺部通气辅助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不通气的鼻孔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