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竭临床分析

2019-07-05钱茹王海陈昕彭博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通气心肌梗死机械

钱茹,王海,陈昕,彭博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急性心肌梗死在当前临床上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情非常危险,往往会显著的增强心肌缺血,导致大面积的心肌梗死现象,对于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部分的患者由于心肌梗死往往也会出现严重的左心衰竭情况[3-4]。在该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分析探究该院在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数据资料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收治的共计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通过我院的诊断分析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基本标准,同时排除患者当中所存在的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及所存在的沟通问题等,并且排除合并慢性肺阻病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当中男性人数31例,女性人数25例,年龄为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4±5.2)岁。将所有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共计28例,男性人数15例,女性人数13例,患者的发病时间为3~35 h,平均发病时间为(15.3±10.4)h,患者的年龄为 45~6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5.2)岁。同时观察组人数共计28例,男性人数共计16例,女性人数12名,所有的患者发病时间为 3~36 h,平均发病时间为(14.3±8.1)h。 所有的患者年龄为 4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5.5)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同时所有的患者及家属均了解知晓该次试验研究过程,并且就实验研究过程签署同意书,实验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同意。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临床上都需要接受给氧治疗方式,同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休息时间保证每天12 h以上,同时给予患者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根据患者在临床上的检查过程中是否存在血栓情况选择给予溶栓治疗方法[5]。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方式,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正确型号的面罩,同时固定在患者的面部后,保证吸氧浓度为70%上下,吸气压力控制在8~11 cmH2O。呼气压力从5 cmH2O开始逐步的增强[6]。同时对患者在临床上所出现的相关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和分析,对患者的动脉气血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呼吸频率也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调整,当患者的吸气压力及呼气压力改变后,应当改变吸氧浓度,同时吸氧浓度降低到50%以下后停止[7]。

在两组患者在完全治疗后同时给予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的体位调整、生活习惯的干预,同时做好饮食计划的制定,提升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恢复速度[8]。在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随访工作,定期对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保证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效果,避免患者出现症状的复发现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整体治疗情况,包括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前以及完成后的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Excel录入后,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指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基本治疗情况相比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完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n=28)观察组(n=28)t值P值pH治疗前 治疗后7.11±0.01 7.12±0.03 5.871>0.05 7.31±0.04 7.52±0.03 5.993<0.05 Pa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PaC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HR(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65.13±12.33 64.11±10.34 6.034>0.05 72.34±10.34 88.23±8.91 6.223<0.05 40.33±5.51 40.17±5.91 5.813>0.05 39.18±5.41 35.48±6.24 5.931<0.05 114.3±11.3 113.4±10.5 5.768>0.05 105.3±6.4 87.9±6.5 5.998<0.05 R(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33.15±2.33 32.4±2.45 6.981>0.05 27.5±6.2 17.4±5.7 5.431<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对比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对比情况(±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8)观察组(n=28)t值P值40.22±5.62 40.84±6.11 5.981>0.05 45.41±6.13 49.86±6.01 6.045<0.05

3 讨论

3.1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造成的,在临床上往往由于患者剧烈胸骨后疼痛情况,在休息后依然没有得到显著的缓解。同时患者一旦出现心肌梗死症状往往会出现心电图的变化,一般会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现象。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一系列的诱发原因造成血液当中的血小板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到患者的冠状动脉管腔,造成心肌缺血坏死。

3.2 机械通气治疗

有关资料研究显示,通过机械通气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吸气胸内负压,并且通过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能够增强患者血液排血量,减少回心血量,而且通过持续性的高浓度供氧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酸中毒现象的发生,使得患者临床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所出现的感染现象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在该次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收集近三年内我院所收集的共计58例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方式,在治疗完成后的整体治疗指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且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效果更好(45.41±6.13);(49.86±6.01),相比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针对患者所出现的心肌梗死联合左心室衰竭病症,通过实施机械通气联合普通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

武良明[9]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当中发现,通过机械通气治疗完成后,患者相比于治疗前在心率(87.3±5.5)次/min;(105.4±6.5)次/min等方面的改善效果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通过超声检测发现,左心衰竭的改善效果明显,心脏超声指标为(45.31±4.3),治疗显效人数超过80%。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当前阶段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的症状来看,通过机械通气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症,同时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幅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未来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通气心肌梗死机械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调试机械臂
不通气的鼻孔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