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湿法制砷工艺液相锑浓度的实验研究
2019-07-05朱国荣
朱国荣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贵溪冶炼厂,江西 贵溪 335424)
1 引言
贵溪冶炼厂采用加压浸出湿法处理硫化砷滤饼,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贵冶经过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完善了该工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该工艺中的还原后液做为循环酸进行使用,长周期的运行后Sb、Bi等元素含量升高,影响白砷的结晶效果及产品的品质。国内已经有研究人员采用吸附法[1]、萃取法[2]、复合材料法[3]、微生物法[4-5]及其它方法[6]对液相中除锑进行了研究,贵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寻找到了一种萃取法,对高砷高锑液中Sb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以上,为湿法制砷液相除Sb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2 实验研究
2.1 工艺流程
高砷高锑液降锑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酸化、萃取和反萃。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降低高砷高锑液锑含量的工艺流程
2.2 酸化处理
为了使有机相进行转型,结合系统液的酸度,选用4M的硫酸做为酸化剂,用量为有机相的1/5(体积)。
2.3 萃取实验
2.3.1 从高砷高锑原液中脱锑萃取实验
原料:高砷高锑原液;
有机相:30%N1923+25%异辛醇+磺化煤油;
相比(有机相/水相):2;
混合时间:5 min。
实验结果如表1和图2所示。
表1 从高砷高锑液中脱Sb实验结果
图2 从高砷高锑液中脱Sb实验结果
从数据还可看出,对于这种物料,随着锑的脱除,铜脱除较少,但砷脱除较多。可将含锑高的液样进行深度脱锑后,返回系统进行配液,从而达到降低系统锑的同时,不影响系统砷含量的目的。
2.3.2 从配液中脱锑萃取实验
原料:配液(由高砷高锑液和还原后液按体积比2进行配置);
有机相:30%N1923+25%异辛醇+磺化煤油;
相比(有机相/水相):2;
混合时间:5min。
实验结果如表2和图3所示。
表2 从配液中脱Sb实验结果
图3 从配液中脱Sb实验结果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与高砷高锑物料相比,配液中锑的脱除效果更加显著,且砷的脱除率有所降低。数据表明,通过1级萃取,锑的脱除率即可达50%以上,而此时砷脱除率仅为19%,数据说明,对于这种含砷相对较低而含锑较高的物料,该萃取体系非常适合。
2.4 反萃实验
原料:富锑有机相;
反萃剂:5:1氨水;
用量:有机相/反萃剂=5;
混合时间:5 min。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从富锑有机相中反萃Sb的实验结果
数据表明,用氨水进行沉淀反萃锑是有效方法。Sb的一次反萃率可达85%左右,As的一次反萃率可达95%左右。虽然Sb没有完全反萃下来,但只要有机相能稳定地循环使用,适当增加萃取级数即可到达预期效果。
反萃实验过程还发现,As和Sb都富集在大颗粒沉淀物中,容易与反萃液分离,利于As和Sb的收集回收,也利于反萃液的处理,即中和处理后即可排放。
2.5 有机相循环使用实验
为考察有机相循环使用情况,同时进一步验证反萃工艺,进行了有机相循环使用实验。循环实验每次都使用新的原料,但有机相是循环使用的。
原料:配液(由高砷高锑液和还原终液按体积比2进行配置);
有机相:30%N1923+25%异辛醇+磺化煤油(循环使用);
反萃剂:5∶1氨水;
萃取相比(有机相/水相):2。
循环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萃锑有机相用氨水进行反萃是有效的,循环得到的有机相性能稳定,萃锑效果良好。
表4 萃Sb有机相循环使用实验结果
3 结语
实验结果表明,用N1923从系统液中脱Sb是有效的、简便的、实用的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循环使用易、试剂消耗少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