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创新设计

2019-07-05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熟语病句语言文字

安徽

语言文字运用题是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颁发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不仅对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而且相关题型示例也给我们探索考查形式以有益的启示和引领。2019年的《考试说明》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示例”在延续传统的题型外,又新增了2018年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Ⅲ的新题型。这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命制特点: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变化。可是纵观各省市的模拟考试以及市场上流行的各类试卷,相当一部分都在重复2018年高考的考试题型。例如:语言文字运用题,第17题至第19题都是在语段中综合考查词语、病句(同一个句子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补写句子;第20题考查语言的得体;第21题考查框架流程图。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高考试题在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上一直在继承中创新和变化。事实上,高考试卷绝不是对以往的重复,而是稳中求变的,即便是考查相同的知识或能力,其题型也在延续中变化,尤其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行后,语言文字运用题更加倾向于对“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考查。为此,针对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查特点,笔者做出创新设计,对2019年高考做出如下预测。

预测一:继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词语辨析、病句辨识、语言的连贯等考点,但辨析修改病句题改为对语段中几个不同句子的辨识;在正确使用词语方面,增加对熟语的考查。

题型示例:(改编自2018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a这艘船执行完成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今年,b它又历时45天完成了航程6 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热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c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_______,d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开发海洋奧秘,探索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a B.b

C.c D.d

第18题补写题同原试题要求,形式和内容不变。

第19题词语题同原试题要求,但内容上预测会增加对熟语的考查。

预测理由:2018年全国卷Ⅰ将辨析修改病句、正确使用词语、语言的连贯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比以往单纯地对句子进行考查更具有实际意义。预测2019年还会沿用这一形式,但2018年全国卷高考真题对病句的考查均仅限于同一个句子,而且错误类型单一,如2018年全国卷Ⅰ和2018年全国卷Ⅲ考查的都是“搭配不当”这一类型,因而,考查具有局限性。而笔者本次通过改编2018年高考真题,将病句设为四个句子,设置病句的类型更全面,其中A项“执行完成了”为重复赘余,B项为语序不当,“历时45天”应放在“完成了”后,D项为搭配不当,应为“探索海洋奧秘,开发海洋资源”。设计为考查语段中的不同语句,增加了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形式也更灵活。

在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查方面,除继续考查成语外,预测会增加对熟语的考查。对熟语的考查一直是《考试说明》的明确要求。近几年,全国卷没有出现过熟语题。但熟语作为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对于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引入对熟语的考查很有必要。

预测二:第20题、第21题会采用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述题,如对语段中心意思的概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析,对生活情境中口语交际的补写,对漫画等特定场景的描述、联想和想象,等等。

题型示例: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8年8月21日,在从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乘客抢占了一位女乘客的座位,声称“我站不起来”,列车长、乘警及旅客劝说无果的视频引发关注。该男子被网友称为“高铁座霸”。

请你分别以列车长和旅客的身份对其进行劝说。

列车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理由:2017年、2018年的全国卷都考查了语言得体,而且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应用文来考查的。语言得体关涉语言环境、感情色彩、身份地位等,能考查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素养。预测2019年,这一考查形式会“变式延续”,因此,笔者设计这题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自主构建语言,尽管答案不唯一,但要回答此类问题需要围绕“语言得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本题中,列车长和旅客的身份不同,角度不同,说话的语气、态度、方式会明显不同。

21.(改编自2017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从文科生的角度,写一段反驳文字,表达你的观点。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预测理由:近几年来,除2017年外,第21题的考查形式一直是图文转换,2016年和2018年都考查了流程图,这一题型实际仍是对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能力的考查,同时更倾向于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考查。但我们发现2018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中均有柱状图或其他图表,而且《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也添加了2018年的试题。而在语言文字运用类的题型示例中,没有列举图文转换类试题,因此,笔者预测图文转换会继续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考查,而第21题在题型上会对以往语言类试题进行“变式回归”,即在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板块会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

该预测题原题是仿写句子,即将文中的几处观点过于武断的话,改用另一种形式,使语言更加严密,由于难度不大,不利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改为新题型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空间,既能考查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也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备考建议:“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文字运用题正是考查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的重要手段。多年来,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的范围与要求一直较为稳定,但在题型上一直在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复习过程中,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如词语的归类识记与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归纳与概括、不同语体的词语的积累,等等,夯实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基础;结合现代文阅读训练,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针对题型变化这一特点,备考期间,师生不能局限某一题型,应由常规题型进行拓展延伸,并始终遵循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使用语言。

【模拟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时代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a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时代,是我们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央为我们社会的发展给各级出了良策,提出了问题,更给出了殷殷期盼。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c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________”。

当前,d许多地方政府“晒”出了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以及廉政风险防控等,方便群众“按图索骥”给予监督,( ),让城市的发展发生了________的嬗变。作为一个地方的主政者就是要立足实情,以________的勇气突破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以壮士断腕的果断摒弃长期依赖的路径,赢得长远发展的优势和主动权,加快实现地区发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突飞猛进 捡进篮子都是菜 卷土重来 洗心革面

B.日新月异 捡进篮子都是菜 破茧化蝶 脱胎换骨

C.日新月异 高不成低不就 破茧化蝶 洗心革面

D.突飞猛进 高不成低不就 卷土重来 脱胎换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a B.b

C.c D.d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而诱导群众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B.因而带领群众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实现经济跨越式提高

C.因而引导群众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D.从而引导群众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实现经济跨越式提高

参考答案:1.B 2.C 3.D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些网民为了片面追求粉丝、听众,把本来朴实无华的语言变成了暴力性、煽动性、极端性的语言,哗众取宠,故弄玄虚,以此来赢得听众。一些人热衷于与他人分享所谓的“小道消息” “政治段子”,参与、起哄等都是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应该成为网民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互相谩骂、互相攻击的战场,更不应该成为造谣、传谣的主渠道。要扩展网民理性交流的空间,增加网络交往的形式,让谣言在理性的交流中自生自灭。遵守宪法、放开媒体、实现网络自由是治理谣言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是治理谣言的根本途径,开放政治参与渠道是治理谣言的基本措施,及时有效地公布真相是治理谣言的有效措施,尊重传播规律和特点、提升社会公德心是治理谣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提出几条治理网络谣言的措施。

参考答案:(1)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2)建立健全网民理性交流的平台。

(3)改革政治体制,开放政治参与渠道。

三、下面是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图片和宣传标语,请简要评价采用这两种表现形式的宣传效果有什么特点或不同。

安全燃放是你的责任,依法燃放是你的义务,文明燃放是你的优良品德。春节期间,请你遵守法律,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猜你喜欢

熟语病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看图猜熟语
看图猜熟语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对症下药”——和病句说“再见”——小学高年级作文“病句”现象对策研究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辨析修改病句
韩汉“马”字熟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