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细枝末节”中的情感表达
2019-07-04宋花艳
宋花艳
好的语文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文化知识,更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其文学素养。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极其关注45分钟课堂内容的传授。我们认为抓好这个环节,充分利用课堂就一定可以传递文本的情感。事实上,语文教学还有很多“细枝末节”,如果能巧妙运用,对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传递可以锦上添花。
今天,我想以2019年南通市评优课中顾雪梅老师讲授的《安塞腰鼓》为例,谈谈“细枝末节”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首先是文本的选择。作为市级评优课,选择什么样的文本讲授才能夺人眼球,才能更好地和陌生学生配合,从而在传递文本情感时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文言文可能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毕竟课堂氛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标准;小说故事性较强,但其时代背景可能会离学生较远;诗歌和较难的散文更是不可能利用45分钟的时间讲透,课堂上可能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
《安塞腰鼓》是一篇散文,学生对这篇课文表达的情感较为熟悉,这就为课堂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在前期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小学课本上的课文虽然不比初中的长,但是鉴于《安塞腰鼓》文字优美,极具地方特色,所以,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带领学生去读、去体会。果然,在课堂上,学生找到了两个版本内容的不同,不仅迅速融入到了文本中,还在朗读、分析、总结中给了课堂很多意外之喜。这与之前的积累是分不开的,课堂效果非常理想,学生也是相当投入。尤其在学生齐读阶段,学生把对安塞腰鼓的热爱,对后生们的赞美,对未来的期望倾注到朗读中,呈现出来的课堂情感氛围,感染了每一个在场的老师。
当然,你一定会有疑问:普通课堂怎么选择文本?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其实文本总有相通之处,我们可以把原来学过的类似文本拿出来进行比较阅读,在相通性中寻找差异性,让学生在已知中找到未知,解决问题,提升情感体验。
其次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安塞腰鼓是陕北极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有人说:“欲了解中国,必读懂黄土高原;要读懂黄土高原,必要听懂安塞腰鼓。”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直观欣赏安塞腰鼓的表演,对学生深入了解、听懂安塞腰鼓,激发学生对生命力量的歌颂,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有很大帮助的。顾老师PPT的模板就经过多次筛选,太暗,视觉效果不好;太亮,不符合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黄土地的背景色,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了情境。
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选择了四张黄土高原的图片——“土地贫瘠,草木难生”,“暴雨侵蚀,冲毁土体”,“泥沙俱下,河床崩塌”,“侵蚀分割,支离破碎”。学生一片哗然,大家对黄土高原的认知就是干旱贫瘠。一组写实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容易引起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向往,更能让人身临其境。时至今日,黄土高原的交通状况虽然大有改善,但在土质疏松的土地上修路也并非易事。所以西北人民在贫困和封闭的环境中,就可能遭遇迷惘,到追求突破,再到突破艰难后的困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惊讶、同情、痛心等各种情感交织,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安塞腰鼓的视频节选自84年的老电影《黄土地》。白色的头巾,蓝色的棉袄,斑驳的腰鼓,铿锵的鼓声,无不透露着地地道道的陕北民风。后生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尽所有的力气,敲击最美的时代旋律。《安塞腰鼓》写于改革开发的初始阶段,整个中华民族正在摆脱痛苦。而黄土高原也正以昂扬的姿态,奏响生命的赞歌,这就是贫困环境中迸发的生命的能量。视频的选择与图片的展示前后呼应,情感的前后联系一气呵成。学生在惊讶中醒悟,在醒悟中赞美,在赞美中自豪。
有人说,多媒体教学有很多流于形式,甚至会在课堂上喧宾夺主,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殊不知,将多媒体运用到极致,揣摩每个“细枝末节”,将视觉和听觉巧妙结合,完全可以烘托课堂情感氛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后就是课前的热身互动。所谓课前的热身互动,就是利用上课前的5-8分钟与学生交谈,或面向个人,或面向全体。热身就是要让学生兴奋起来,愿意和老师互动,以确保课堂中更好地交流。
顾老师真是位“无痕的艺术家”。她称学生为“后生”。黄土高原上的后生朴实、沉稳、热烈、奔放、充满力量和生命的活力。他们一直和命运搏击,击鼓时全身心投入,因为这对于他们是一种生命的宣泄和释放。这样的激情震撼你,烧灼你,裹挟着你用同样的方式面对生活的考验,敲响生命的鼓点。我们的学生也在学习中面临考验,也是全身心投入,他们的青春也是在敲击生命的鼓点。“老师懂我们”,学生一定这样想。原本生疏的脸笑开了,僵硬不自在的身体舒展了,与老师的对话也多了。这就是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更是不着痕迹地将黄土高原上的热情洋溢的后生们活脱脱地呈现了出来。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谈笑风生,俨然是老朋友在叙旧,一问一答,即使老师不问,学生也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顾老师的一堂课,课题是《永久的生命》。文本中有“伙伴”一词,顾老师将其直接用在了课堂的问候语中:“上课——老师好——我的伙伴们,你们好!”当时学生都懵了,被眼前这个可能说错话的老师给吓着了。“为什么这么惊讶?”“您刚才称我们伙伴。”“伙伴”由此引入。不同的场合,同样的做法,效果惊人地相似,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奠定了感情传递的基础。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这样的“细枝末节”还有很多。初中语文课堂有其特殊性:学生处于青春期,害羞、敏感、不自信,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感情更是不可能;即使明白老师的问题,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也宁愿静静地坐着,等待有人站起来回答;他们对老师不信任,生怕老师会否定他的答案,对自己的无知加以批评和指责。这个时候,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更应当从“细枝末节”入手,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抓细节,给学生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愉悦地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