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的培养
2019-07-04刘娴
刘娴
一篇优秀作文的完成需要的是作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融入到文章中,在学习的初期,学生的人生阅历,通过多次分析后得出的独特感受,各种活动后的启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能够在纸上得到展现,最终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以下是写作中能够提高写作能力的技巧。
1.新颖的命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文章要足够亮眼,不仅需要拥有充沛的词汇量,还需要有丰富的情感。若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就会使得阅读文章的人感到枯燥乏味,味同嚼蜡。而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文章更能吸引读者。
近年考试均以话题作文为主,原因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话题打开想象的大门,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尽情发挥。然而不是所有的作文都能够使学生打开想象的世界,有些作文无法写得顺畅,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一步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根据众多教师的描述,这对于写想象类文章以及叙事类文章具有很大的作用。
现在許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有时候无法体会手足之间的情感,在写此类作文的时候无法正确表达这种情感,会使文章干干巴巴。对于此类题目,学生需要大量阅读前人的文章,可以从课本中,或自己与动物间建立的情感入手,积极思考,调动情感。通过这种方式,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让学生觉得写作不再那么困难,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2.在现实中寻找模板和场景,激发情感共鸣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两种情感融合在一起,表现为真假两面,“真”代表的是在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或者真实体验过的情感,而“假”则是通过真实的情感发散、深化、升华,或通过联想和想象得到的。在许多作品中,作者因作品中创造的人物的曲折经历而伤感,这是作者对世界想要说的话,是作者通过对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刻画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通过真假两种感情的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
由于初中生生活枯燥、乏味、单一,对于美丽事物的审视能力也在被削弱,所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情景,将学生平时上课学习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经历联系起来,来激发他们的情感。
例如,在一次郊游中,教师带领学生去公园的湖边,附近有一小片芦苇,竹林,远处是一片花丛,有的学生在这景色中感到神清气爽,写道“阳光洒在温暖的土地上,许多鲜花在草丛中盛开,枝叶上有许多鸟儿叽叽喳喳,春笋破土而出,细心聆听阳光下万物生长的声音,微风阵阵,这让人觉得人间真的美好”。由此反映出该学生思维发散能力较强。
3.组织多样化活动,丰富体验
学生的情感丰富多彩,纯净美好,但也需要多参加一些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去过福利院做志愿服务,其中包括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学生通过交谈可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
在一次去志愿服务回来以后,有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从水果盘中拿起一颗葡萄,剥去葡萄皮,将果汁挤在小碗中,将汁水一勺一勺的慢慢送入老人的口中,老人由于生病无法合拢双唇,我用纸巾将老人遗漏的汁水抹去,看着老人受的苦,不禁流下泪水。”这是感动的泪水,也是学生成长的泪水,唯有这样的实践经历才能让学生写下这样的句子。
4.多写多练,保持情感充沛
“生活处处是素材。”无论是上学习得的课本知识,还是在生活中的生活经历,与父母、其他同学的交往经历,所有的经历都会使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在学生直视这些情感的同时,通过慢慢咀嚼,学生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这些情感书写出来,而不是阻止学生情感的表达。
有的学生写道:“今天又是不顺的一天,读书真的很辛苦,天天对着书本,上课又忍不住想要打瞌睡,真希望换一个老师啊……”“开心,今天学习的知识我都理解了,作业马上就写完了,可以出去找她玩了哦。”“今天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好开心,真希望能够多一些这样的经历。”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写下了不同的文字,通过这种随手写作的方式使情感跃然纸上,更加立体,同时更能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对写作也能保持高昂的激情和充沛的情感。
5.教师点评谨慎而行,切莫打击学生写作热情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把关能力,对于学生作文中表现的情感不可一味的打击。
比如,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作文的要求讲得详细些,在情感的导向方面,需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投入。在阅读学生的作文时,需要赏罚分明,表扬优秀之处,指出不足的地方,切不可一味指出不足而忽略了其他的长处。
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仅仅要让学生保持丰富的想象力,更需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点评,使得学生能够写出更加精彩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