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四好”种植技术与实践
2019-07-04何元梅
何元梅
摘 要:赤水市是中国金钗石斛之乡。金钗石斛是兰科石斛属植物,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生在山间,长在悬崖,常与苔藓为伴,生长在松泡粗糙、容易吸潮的石头上;它怕严寒、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半阴半阳环境”;金钗石斛生长于海拔300-600m、温度18-28℃、空气湿度80%以上、降雨量1000mm以上、无霜期250-300天,有水、有树、有石头的区域。根据金钗石斛的特征特性和生长习性,开展了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探索,历时20年全市栽种了9.5万亩石斛基地,并在2014年通过了国家GAP认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金钗石斛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从基地选择、種苗生产、林下栽种、田间管理、产品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按照“四个好”技术,建造出金钗石斛种植综合标准化生产基地,获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金钗石斛;四好;种植
一、第一个好,要选好场地
选好场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场地,二是整治。
选择场地必须把握四点,一有石头、二有水源、三有树林遮阴、四是冬天不能积雪。现在,完全符合这4点的场地不多,如果冬天垫雪的地方必须慎重,最好不选,因为石斛在冬天垫雪环境中不能安全越冬。
金钗石斛是栽在石头上的,生长的必须条件是水分和光照。对石林水不能兼得的场地就要进行整治。
1.整治石头:石头上的杂草、藤蔓要清除掉,保持栽种附主整洁;对石头相对较少的场地可以人工铺设,前提是在其周边有石源,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2.整治树林:没有树林的要栽种经果林或速生树遮阴;有树林但郁闭度大的要适当疏林透光;对林地中的灌丛杂草、枯枝落叶要清除干净,保持栽种环境清爽。
3.整治水源:就是要建好水池,铺好灌溉管网。一般100亩建1个30 m3水池,1亩地安装13-15个喷头,每个喷头覆盖半径4m,覆盖面积约50 m2。修水池和栽遮阴树也可和栽苗同步实施。
二、第二个好,要挑好种苗
金钗石斛种苗有分蔸苗、扦插苗、组培苗、二次驯化苗等,从栽种成活率、发苗率、投产期、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药材品质等多方面考虑,选用组培苗或二次驯化苗,计量单位为丛,1丛为1个主茎带1-2个分枝芽,主茎高度15cm以上,茎粗0.4cm以上,外观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整株无损伤。
三、第三个好,要栽好基地
栽好基地,必须确定好栽种时间、控制好栽种密度、掌握好栽种方法。
1.栽种时间
金钗石斛全年可栽种,以每年春季3~5月为宜,秋季9~11月次之。
春季气候回升,是栽种的黄金季节,有适宜的温湿度、日照、雨水等条件,能使石斛茎基部快速发芽生根。秋季主要利用小阳春前的适宜温度引发根系生长,来年开春后能快速发芽。
2.栽种密度
生产上按30cm×30cm的行窝距栽种,每窝栽1丛。按照3000丛一亩计算。
3.栽种方法
主要推广“线卡固定法——线卡+腐熟牛粪浆+活苔藓盖根固定法移栽”,就是把石斛种苗根系贴在石头上,在基部1公分左右的地方钉上线管卡,固定整株种苗。
在比较平缓的石头上栽种石斛,一般是种苗根部放在下方;比较陡峭的石头上栽种石斛,一般是种苗根部放在上方。
石头表面上有苔藓的,在栽石斛的地方先抠掉一块巴掌大的苔藓,清除腐殖层,然后再将种苗钉上,用苔藓盖住根部保湿,提高成活率。
四、第四个好,要管好田间
田间管理是提高产量、控制质量的关键,重点要管好水肥、管好光照、管好病虫。
1.水分管理
石斛水分管理非常重要,在场地整治或者栽苗同时,要同步修建蓄水池,安装喷灌管网。春季和秋季栽种后,如遇到连续晴天,在早上喷水10-20分钟;夏季温度较高,要每天早上和傍晚各喷水一次,时间20分钟左右,形成高湿小环境;冬季一般不用浇水。
2.光照管理
石斛光照管理在生产上就是遮荫管理,通常采用林木或遮阳网遮荫。成活前遮荫率一般控制在70%以上,成活后控制在55%左右。有林木遮荫的,在秋冬季树叶繁茂时,要适当疏枝剪叶,以免过于遮阴,妨碍石斛接受光照和雨露。没有林木遮荫的,必须采用75%(8m×40m,2卷筒/亩)以上遮阳网遮荫。春季和秋季栽苗后,如遇连晴天气,须遮荫;夏季温度较高,要每天遮荫;冬季一般不用遮荫。
3.肥料管理
金钗石斛栽苗后到成活时段一般不施肥,但成活后可适当增施有机肥,早春和早秋各1-2次。早春肥主要是促发春芽、新根,早秋肥促发秋芽、保温越冬。
4.病虫防治
金钗石斛病虫害很少,已经发现的有软腐病、蛞蝓,主要采用绿色防控、物理方法和生物农药防治。
5.合理采收
采收年限:在赤水市的环境条件下,为了保证石斛药材质量,做到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金钗石斛一次种植后可连续采收12年。
采收时间:金钗石斛最佳采收期为10~12月。
采收方法:用剪刀从石斛茎基部将2-3年生枝条剪割下来;釆收时勿伤根伤嫩株,采收后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其更新生长。
参考文献:
[1] 姜朝林, 曹朝奎, 毛生华,等. 赤水地区金钗石斛垒石原生态集约化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