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2019-07-04吴旭丹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摘  要: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接着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适用性和意义,并从师资队伍、学习模式、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以期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作者简介:吴旭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B2017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125-03

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普及,基于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探索的新热点,目前有70%的国内高校教师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混合式教学。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纷纷开展混合式教学法培训,为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打通“最后一公里”,广大教师也积极加入混合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和科学研究中。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教育部提出,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要在遵循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笔者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展开探索。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1.课程设置理念先进,实施细节仍需改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2017年印发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计划(试行)》,该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创新基本技能课程与创业基本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三大部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归属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旨在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壁垒,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教学内容精准定制,个性需求仍难满足。在我校2018年新修订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综合改革方案》中,融入了“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先进理念,将测评、讲授、互动、实践融为一体,构建多元化、多阶段、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按照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课程内容还包括公招考试辅导、考研知识讲座、企业现场解说等特色环节,以确保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任课老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程度不同,仍然无法满足所有专业、所有发展方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教学方法探索频繁,教学配套建设缓慢。笔者通过对我校2016-2018年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分析发现,有七个项目从不同角度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探索,其中有四个项目聚焦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些教学方法包括嵌入式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教改项目的开展呈现出以点带面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此外,新修订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综合改革方案》提出了依托线上测试平台、网络学习平台、互动教学平台,将学业认知、职业认知、就业认识、企业认知四大模块进行有效衔接。混合式教学模式已被运用在就业指导课程中。

然而,受困于大班授课、智慧教室建设滞后等客观原因,这些新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起来较有难度,只能在小范围试点,无法在全校铺开。因此,大多数就业指导课仍采取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师队伍建设薄弱,专业程度有差距。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但是,目前我校还未设置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岗位,就业指导工作多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兼任,任课教师多为副书记、辅导员,他们的学科背景较为复杂,不少教师缺乏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讲授就业指导课程必备的专业知识,加之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用于提高教学水平、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要求。

为了提高兼职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我校组建了就业创业指导团队,专门研究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通过参加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培训、深入企业调研、邀请企业家开展讲座等方式,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就业指导能力显著提升,但离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还有一定距离。

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學的适用性和意义

1.学生:混合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性、增强学生创造力。混合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平常表现,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被降低,因此学生需要转变认知模式和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到线上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来。比如,在“面试与考核”章节,学生不仅需要在线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积极参与到“模拟面试”中来,才能取得本章节的成绩。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对于重点、难点,学生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揣摩和思考,或线上求助任课教师。学生是课程的主宰者,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2.教师: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混合式教学强调学生课下利用在线资源对理论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课堂讲授时间主要用来解决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职业认知”章节,学生课前通过线上测试平台完成职业测评,利用雨课堂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课上任课教师可邀请企业人士开展职业认知讲座,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定位未来的职业发展。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大大解放了任课教师的劳动力,教师有更多精力聚焦于教学设计的优化。

3.课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丰富课程资源。就业指导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是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门课程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单靠课堂讲授难以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因此,引入互联网进行混合式教学势在必行。自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以来,已认定一千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近30门课程与就业创业指导相关,但以创业指导类课程为主,职业指导类课程数量较少。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实施势必会产生一大批优质的职业指导类在线开放课程,丰富在线课程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4.学校: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改善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借助线上资源,避免了重复性的讲授,教师可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内容的研发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借助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高校可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比如强化教师的学习培训、提高线上资源的制作水平等。此外,为适应混合式教学改革,学校需要改造一批教室硬件设施,并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网络学习环境。

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建议

1.构建与时俱进的混合式教学学习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首先,任课教师要在开课之初将混合式教学的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其次,任课教师要纠正学生的思维惯性,在学习方式上改被动式的接收为主动式的探索;再次,任课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解答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并保持良好的社交互动;最后,任课教师应优化实践环节的设计,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2.打造本领过硬的混合式教学师资隊伍。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对于混合式教学改革至关重要。一是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同行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重视程度,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去。二是通过专题学习、外出培训等渠道,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混合式教学的复杂性,提高自己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三是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混合式教学设计竞赛等手段,推动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探索,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3.建立科学有效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较,混合式教学融合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种教学模式,因此它的评价方式更为复杂。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评学、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网络跟踪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过程化、动态化的方式,着重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考核。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多以团队形式开展,学生对团队成员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更为清楚,加大学生互评的比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建立分工协作的混合式教学保障体系。当前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还缺少完备的条件,应当建立保障体系来推进教学改革。一方面,混合式教学的有序推进,要求高校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年终绩效考核制度和问责机制等制度保障,以此推进混合式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建设。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是一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尝试,它的开展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提供了新的授课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校情的混合式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引领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创业本领,为祖国繁荣富强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静.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44-48.

[2]  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