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芽苗菜栽培”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及实践

2019-07-04张志兰王雨芊邬琰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创新创业课程标准

张志兰 王雨芊 邬琰

摘  要:以学校所开“有机芽苗菜栽培”创新创业课程为例,总结“有机芽苗菜栽培”创新创业课程的类型、标准制定特色、在教学中实践的情况及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以期能为一些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标准;实施方案;考核标准

作者简介:张志兰,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栽培;王雨芊、邬琰,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123-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为缓解就业压力和就业矛盾,各国在创新创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尝试、研究和实践,以找出适合本国创新创业发展、能有效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模式。

因此,各高校纷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育和引导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中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大大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1]而课程的设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一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创业课程的类型

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以“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我校生态与环境工程学院在2013年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试点,创建了生态创业实践基地,分别设立了有机芽苗菜试验生产基地和蝴蝶生态养殖基地,以此为平台采用第二课堂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5年我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创新创业项目课程,在2016年秋季作为素质选修课导入教务选课系统的主要是“有机芽苗菜栽培”“蝴蝶生态养殖”“互联网+林业调查”三门课程,从2017年春季开始试课。

二、“有机芽苗菜栽培”创新创业课程特点及实践

1.“有机芽苗菜栽培”课程标准的制定与特点。“有机芽苗菜栽培”创新创业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以“生产任务为驱动,生产流程为载体”,在整个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以任务下达模拟公司运营的方式实现情境再现,通过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学习与训练,达到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训练的目的。课程实施中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校资源等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以便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和进行生产调整,尽量避免不可控因素或者某些因素引起的失误。课程的评价注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评价,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体现激励性评价,进行过程性评价即注重日常生产管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结果性评价即所生产产品是否符合要求以及销售结果。

2.“有机芽苗菜栽培”课程教学实施安排。“有机芽苗菜栽培”以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突出生产实践为主,以生产任务为载体,融知识、素质及能力为一体开展教学。理论部分主要在教室集中授课,课时所占比例不多;实践操作部分主要采取“校内+校外”的实训方式,实践操作课采用“集中示范讲解+操作和小组自主操作+定位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时间和方式灵活多变,不再局限于坐在教室集中授课,集中授课结合以生产流程轮班管理的方式进行。

3.“有机芽苗菜栽培”创新创业课选修及效果。“有机芽苗菜栽培”在2017年和2018年春季学期开课,根据选课结果看:选课学生的专业类别较多,有十多个专业的学生选课,由此看这门课程受众面广,有一定的优势,除了林业、野植、园艺等与林相关专业同学的选修,也有与林无关的建工、计算机、工程造价等专业的部分学生选修,人数比例占1/3左右。在开课过程中,选课率100%,上课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对于根据课程生产需要集中或者灵活安排上课时间,学生觉得较为新奇且易于接受,对于动手部分有浓厚兴趣,能够较好的按照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课程总体效果不错。

4.注重工作态度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点强调了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培养。[2]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形成创新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时候要先做学情分析,有的放矢才能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和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但总体经验相对较少,所以在培训中要让学生先根据岗位要求明确自己的职责,认真踏实的做好工作,有踏实认真工作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启发学生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最后筛选出最有效最简单实用的解决措施。从培养有责任心、认真踏实工作的态度逐步迁移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有机芽苗菜栽培”课程创新创业基础理论课和生产实践操作课的衔接问题。“有机芽苗菜栽培”课程内容前半部分是创新创业基础理论课,后半部分内容是有机芽苗菜的生产实操,两者结合使创新创业课程更完整,实现情境再现,但这两部分的专业跨度较大,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涉猎广泛,具备横向跨学科的知识拓展能力。[3]这对教师的要求极高,目前我校还没有同时具备企业管理和植物栽培生产这两方面综合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而是分段由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上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整个课程的系统性不足和理论运用不到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够流畅的问题。这在很多高校也是一个难题,懂专业的教师不懂企业运营,懂企业运营的教师专业知识不够。目前只能通过教师间的多沟通多交流共同克服存在的問题。

2.学生知识融合难以运用问题。以学校搭建的生态创业实践基地——有机芽苗菜试验生产基地为平台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对学校所有专业学生开放,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各专业学生学习的核心能力不同,学过企业管理相关课程的学生对前半部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较好,但对后半部分栽培生产管理的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学过相关栽培类课程的学生对后半部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相对轻松,但对前半部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如企业的运营、创业融资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难度。这对学生跨专业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和重点的进行指导与沟通,力求强化训练学生弱项,突出原有强项。

3.教材问题。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3]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教师和团队开发的教材,还有一些学校开发出结合本校创业实践较为实用的教材。我校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有机芽苗菜栽培”创新创业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材,主要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自行选定相关的参考教材。今后可以组建专业团队开发针对性强、适合本土化的教材。课程内容应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包括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更应包括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此外还应辅以案例分析。[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加快大学自身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实用而有效的课程设置对于创新创业理念形成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献:

[1]  张玉教,郑琳娜,孙静,于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0,(4):155-156.

[2]  李志芬.创新创业环境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以项目化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7,(33):137,139.

[3]  席成孝,刘志侃.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4,(2):160-111.

[4]  王天贞,余佳,肖鑫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淮海地区高校的调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4):83-86.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创新创业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