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命题规律 引领有效复习
——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为例
2019-07-04山东
山东
高考生物复习中,教师要准确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总结解题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应试技巧。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确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标,然后通过课堂教学、适应性训练等方法,加强目标的落实,从而达到在教学中高效复习的目的。其核心是如何提高“教”与“学”的目标意识,使教师所有的备考内容和工作均指向高考。
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4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为例,谈一下在具体教学中笔者是如何探索命题规律,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
第一步:查阅《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
第二步:搜集整理并分析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与之相关的试题。
1.静态分析
表 2013—2018年全国卷中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查情况汇总
续表
综上表所述,2013—2018年全国卷中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考查以非选择题为主,难度属于中等偏易。
2.动态分析
(1)从考查知识点看,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常与丰富度的调查方法进行比较。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多考查捕食关系。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般需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2)试题呈现形式多样,有表格、曲线图,也有单纯的文字描述题。从知识的前后联系看,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常与种群和生态系统等知识结合在一起,几乎是年年必考。
(3)预测2019年高考中仍会将群落与种群和生态系统相结合进行考查,借助新的情景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总结,本部分常考考点为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调查实验、种间关系、群落结构及演替类型的判断。
第三步:结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集体研讨。
第四步:确定学习目标,编写教学案。
第五步:结合教学案,上课实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学生浏览高考题,提炼考点
在复习课堂中,高考题的出现拉近了学生与高考的距离,使学生直接获取高考的信息。在课堂中教师展示高考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该部分基础知识的关注度,激起了学生对问题答案的兴趣,这种“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状态才是最有效的学习状态。另外高考题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高考题的出题规律并提炼考点,这也对学生如何复习基础知识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2)学生概括教师板书,形成本节课知识框架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这节课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如丰富度、种间关系、演替等,联想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框架。然后结合每个核心概念,回顾与之相关的知识并进行简单的书写,对知识进行比较与归纳,完善知识框架,形成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3)根据高考题,预测高考本部分内容的考查点、考查形式等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群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特别是构建种间关系的模型和群落的空间结构;列表比较两种演替类型,从实例起点、过程、物质和能量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4)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学生应掌握种间关系,能够构建种间关系模型,会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理解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类型的概念及能够比较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不同。
(5)问题归类,讲解提高
① 学生存在的错误
a.不能准确区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不能准确描述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实施过程。
b.种间关系中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曲线的混淆,不能准确区分捕食和寄生两种种间关系。
c.学生不能准确判断群落的结构类型。
② 错误的原因
问题a:死记硬背方法名称,没有真正理解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具体意义;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实施过程在授课时没有重视。
问题b:不理解捕食和竞争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学生分辨不清捕食和寄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生活经验少,另一方面是不明确两种关系中获取食物的本质区别。
问题c:不能正确理解群落的结构特征,特别是垂直结构的含义,不能正确区分群落的垂直结构与群落的垂直分布。
③ 解决方法
a.强调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某个种群的大小无关;而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是同种生物。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在课本中能找到具体的内容,学生自己阅读掌握即可。
b.举例说明:羊吃草,羊与草是什么关系?鸟吃草籽,鸟与草是什么关系?那么羊与鸟是否属于竞争关系?
教师通过具体事例强化竞争的本质是必需争夺的共同资源。展示捕食和竞争关系中两种生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每种关系中两种生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学会根据曲线变化规律判断其所代表的生物种类。
c.实例判断:一片农田中的玉米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某山坡山顶是针叶林,山腰是针叶、阔叶混合林,坡底是阔叶林,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判断前者需明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是指种群与种群间具有的现象,而不是同一种群内部。判断后者需明确植物的垂直结构是指同一地点由于光照引起的,而判断后者中的现象是不同地点由于温度引起的,属群落的垂直分布。
展示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比较表格,群落结构模式图,正确理解群落结构的两种类型并会判断。
布里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的教学亦是如此,只有制订让学生明确并认可的学习目标,结合教师恰当的引导帮助,才能实现高效复习的目的。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高考题确定的学习目标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学生复习时才会更加努力,也会更容易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