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社会热点 优化复习模式 落实科学素养
——以“免疫调节”专题复习为例

2019-07-04江西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9年3期
关键词:免疫调节考题免疫系统

江西

传统的高中生物复习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模式开展,教学过程中重知识、重分数,弱化了对学生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加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这种思想在高考的命题方向中也有所体现,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常以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背景或者以实际生产、生活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1题和第38题等。基于以上原因,教师在专题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热点,优化复习模式,将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落实到课堂中。笔者在免疫调节专题复习课中做了一些尝试,希望可以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些思路。

一、教学设计思路和意图

高中生物复习时笔者会对所讲授的知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整合。本次教学设计是以社会热点的新闻素材为依托,引导学生把细胞癌变和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知识网络。该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意在培养学生分析素材,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整合的能力。然后,由学生根据素材和知识网络命制考题,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整合上升到对考点的归纳和突破。最后笔者将考题展示、学生作答,以量化分数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本次授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生活动的,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以竞争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优化复习课模式。笔者在课堂中依托提供的新闻素材,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将生物科学素养渗透到复习课中。

二、教学过程

1.环节一:“头脑风暴”,串联知识网络

“头脑风暴”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素材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本环节按如下步骤开展:教师展示社会热点素材→学生找出核心概念及相关概念→学生联想可引申的知识点→学生做出概念图→教师点评、修正和展示。

对于素材的选取,笔者认为可借助网络媒体获取,如爱学术平台、知乎日报、果壳网公众号、Nature自然科研公众号等。本次授课素材根据公众号推送文章节选整理如下:

2018年12月,著名学术期刊《Nature》报道,美、德科学家分别研制出了癌症疫苗,成功完成了Ⅰ期临床试验,实现了对“冷肿瘤”的绝杀。多数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新抗原,机体免疫系统正是通过识别这些抗原来准确“锚定”肿瘤细胞,进而发生免疫反应,消灭肿瘤的。肿瘤因突变而生,突变的多寡决定了肿瘤细胞表面新抗原的多少,而有些肿瘤细胞因表面抗原不足,根本无法被识别,即使在“生物导弹”的“轰炸”下也安然无恙,它们就是“冷肿瘤”。想要唤醒“冷肿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其“变热”,也就是让该肿瘤细胞表面有足够的抗原,才能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研究人员指出,打一针足够唤醒免疫系统的相似抗原入体,免疫系统“苏醒”,肿瘤自然无处可逃,这就是癌症疫苗。

笔者让学生阅读素材,找出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学生对素材所涉及的知识并不陌生,均能很快找出“肿瘤细胞”“疫苗”等核心概念。笔者进而引导学生以点带面,联想到细胞癌变、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构建如图知识网络图。

细胞癌变和免疫调节知识网络图

结合知识网络图对素材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释“癌症疫苗”的本质,清除肿瘤细胞的机理。根据知识网络,笔者在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以及免疫细胞的作用等方面做了补充和强调。

2.环节二:“角色转换”,命制考题

“角色转换”指教师引导学生从教师的角度,结合素材和知识网络命制一道单项选择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翻阅课本,挖掘和共享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本次授课各小组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题的命制,部分优秀的学生原创题展示如下:

【学生原创题1】根据以上素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肿瘤细胞表面的新抗原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B.癌症疫苗是增强人体防卫功能的免疫活性物质

C.机体对肿瘤细胞的“锚定”和“杀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机体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进而裂解清除肿瘤细胞

【答案】B

【学生原创题2】下列有关细胞癌变和人体免疫说法错误的是 ( )

A.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B.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C.癌细胞可将癌症基因整合到周围的组织细胞中从而快速增殖

D.正常机体的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答案】C

3.环节三:“小组PK”,反馈学情

“小组PK”是指各组将命制的考题经笔者审核修改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其他小组在规定时间内作答。本环节是课堂巩固环节,也是竞争机制的体现,笔者通过量化分数的形式对整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在PK环节前,笔者制订并宣布如下规则:

(1)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题命制加20分。

(2)答对其他小组考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

(3)总分最高者为“战斗力最强小组”。

规则宣布后,有学生提出建议“游戏规则中难以体现命制考题的难度差别”,对此笔者补充如下规则:

(4)考题答对率由高到低分三个等级,命题小组可依次加10分、20分、30分。

同时,笔者在黑板上做出了如表的量化评价表:

学生表现量化考核评价表

三、教学反思

1.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正确引导,“败笔”亦能生花

本次教学设计在一次次教学实践后逐步完善。其中环节一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笔者在第一次授课时,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多数小组不能较好地总结知识网络,而且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比如有学生误认为肿瘤细胞的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再如有学生提出了DNA疫苗,但是误认为DNA疫苗可以直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对此,笔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纠正,学生印象深刻。课后,笔者体会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教师正确引导,“败笔”亦能生花。所以,笔者对教学设计作出了调整,通过学案的方式呈现素材,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网络图的构建,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由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和表述,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点评和纠正。

2.社会热点进课堂,复习课也能落实科学素养

依托社会热点的新闻素材进行生物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素材,翻阅教材,归纳总结,在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小组合作讨论,用生物知识对素材中的现象进行理性的解释,发展科学思维;学生通过分析素材中的科学技术成果,感受和学习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将社会热点与教学相结合,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社会热点的新闻素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当今大力倡导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应在复习中加强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优化复习模式,将生物学素养渗透到三轮复习中,助力高考冲刺!

猜你喜欢

免疫调节考题免疫系统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中药混合粉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基于淋巴管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探讨新冠病毒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
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Staying healthy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