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新考法,对路复习争高分
——以2018年全国卷有关蛋白质的题目为例
2019-07-04江西
江西
对于高考前生物学知识的复习,有些同学重视热点、追求新颖知识,轻视基础知识。实际上,基础知识涉及面广、分值占比大,高考命题人会变换设问方式来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2018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Ⅰ、Ⅱ、Ⅲ中,均出现了基础知识—— 蛋白质的试题,这样的试题,考生似曾相识,却容易丢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调整复习策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上,争取做到“对路复习争高分”。下面笔者以2018年关于蛋白质的高考题为例,分析基础知识新考法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阐述对课本基础知识复习应采取的策略。
1.真题展示
【例1】(2018年,全国卷Ⅰ,第2题)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答案】B
【例2】(2018年,全国卷Ⅱ,第1题)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例3】(2018年,全国卷Ⅲ,第30题)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_ (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 。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氨基酸 核糖体 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空间 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表面上看,这些高考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再深入分析可知,命题人想通过这些试题的考查,引导教师教学时顺应时代发展、学生活学活用生物学知识。笔者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将此类试题的命制特点归纳如下:
2.试题分析
2.1 紧扣教材基础知识
这3道试题均涉及高中生物基础知识—— 蛋白质。考查形式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可看出高考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一点都没有放松。但是,试题中对蛋白质知识的考查,不仅是简单的设问,而是结合学科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分析事例,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表1)。
表1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面更广,设问更重视细节,问题更加灵活,不再是单纯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2.2 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
笔者对试题进一步分析发现,命题人不仅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还加强了对知识应用的考查,即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2题,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存在由DNA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DNA-蛋白质复合物,DNA上附着的蛋白质为结构蛋白,部分同学由于定式思维,认为DNA上结合的蛋白质不变,然而,当细胞进行分裂或基因进行表达时,DNA双链可以解开,DNA和功能蛋白如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结合,这些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所以说,真核细胞DNA结合的蛋白质种类不是唯一的。
命题人深入挖掘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细胞或同一细胞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DNA结合的蛋白质是可以不同的,这是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2.3 重视学生能力的考查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也可以说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1题A、B、C项均为基础知识——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观的内容,该试题要求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为功能服务的理念,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2018年全国卷Ⅲ第30题,DNA分子发生突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编码血红蛋白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排除增添、缺失)→未改变血红蛋白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影响性状)→原因是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这种DNA→mRNA→蛋白质的生理过程,微观抽象,前后逻辑性强,不仅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还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3.对高考前复习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复习对路,才能争取高分。为了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夯实基础,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
3.1 基础知识教学——打破常规,有效比较
高中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多,涉及面广,特别是有关概念,字面上相似内涵却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淆。若想掌握这些生物学知识,可以用比较法进行复习。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相关知识的异同点。以蛋白质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打破教材顺序,从功能方面比较课本中出现的蛋白质(如表2)。
表2
对蛋白质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重视细节,使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异同点,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前后知识才不会混淆,更不会忘记。
3.2 活学活用知识——点拨得法,恰当延伸
生物学知识有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在复习中,通过实例与理论知识的对接,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对知识迁移和应用,使学生知道知识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并带领学生轻松学习。
如在人教版教材必修3免疫调节的学习过程中,结合2018年轰动一时的问题疫苗事件,教师对疫苗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生活中的疫苗(长生疫苗事件)→ 疫苗的工厂化生产(应用价值)→生产过程注意的事项(社会责任)→产品的化学本质(蛋白质)→产品的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工厂化生产的原理(模拟蛋白质合成)→课本中理论知识学习(人体内抗体的合成)→学习后的收获(反思)。复习过程中教材知识延伸拓展恰到好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如果高考试题涉及相关内容,学生在有类似内容的训练的基础上还能增加几分自信。
3.3 重视人才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强调核心素养
高考试题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复习过程中如何把教材内容的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呢?
教师复习过程中应根据课本内容的需要,加强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必修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见表3。
表3
这样的复习课,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能力的培养,与当今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向是对路的,教师若能坚持这样的复习,相信学生会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