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子新品种燕谷18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9-07-04张文飞陈国秋张海金孟庆林孙鑫

园艺与种苗 2019年5期
关键词:谷子品种产量

张文飞,陈国秋,张海金,孟庆林,孙鑫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朝阳 122000)

谷子不仅起源我国,也是我国特有的粮食作物[1],有着多样的生态种植环境和千年的栽培历史。谷子除抗旱外,还耐脊,且稳产性强,化肥农药用量少。在水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作物。谷子去皮称小米,小米营养成分丰富且均衡,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在世界杂粮热中备受关注[2]。燕谷18新品种对辽西地区杂粮产业种植结构调整起到一定作用和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亲本材料

2001年用叶片上冲,植株较矮,褐谷、黄米,抗病、抗倒伏性强,株型优良的谷子品种矮88做母本;株高中等,米质优良,白谷、黄米,适口性好,当地农民喜爱种植的老品种齐头白做父本。

1.2 选育经过及方法

从矮88×齐头白-2杂交后代中选择株高中等,纺缍穗,橙谷、黄米,米质优良,抗病、抗倒伏性强的单株,经6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产量比较试验,2009—2010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东北春谷组试验,2010年同时参加国家谷子品种东北春谷组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燕谷18。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特性

该品种幼苗绿色,株高139.62 cm,穗长27.29 cm,穗松紧适中,穗型纺锤,单穗重22.92 g,单穗粒重18.52 g,出谷率80.82%,橙谷、黄米,千粒重3.20 g(表 1)。

表1 燕谷18植物特性总结

2.2 生物特性

燕谷18生育期106 d在春谷区属早熟品种,出苗至抽穗期59 d,抽穗至成熟期47 d,5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成熟。在区域试验中表现抗旱性强,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高抗谷瘟病、白发病、谷锈病、纹枯病,蛀虫率0.36%(表2)。

表2 燕谷18品种2009—2010抗逆性汇总

2.3 品质特性

经农业部谷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米质粳性,粗蛋白质含量12.34%,粗脂肪3.32%,粗淀粉79.45%,直链淀粉21.57%,胶稠度85 mm,糊化温度3.4级,赖氨酸0.19%,硒含量0.0154 mg/kg。2009年在全国第八届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国家二级优质米(表3)。

表3 燕谷18品质分析汇总结表

2.4 适应性

燕谷18参加国家谷子品种试验,跨省区2年16点次,13点次较对照增产,2009—2010年品种适应程度为81.25%。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肇源县、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双辽市、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等(≥10℃积温2 600~2 900℃)春谷区种植[3]。

3 产量结果

3.1 产比试验

2007—2008年,燕谷18参加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产量比较试验,2年平均产量5 406 kg/hm2,比较对照朝谷13增产12.4%(表4)。

3.2 区域试验

该品种2009—2010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5 112.3 kg/hm2,较对照公谷 60(CK1)增产 5.05%,较对照公谷68(CK2)增产9.41%,居参试品种第3位。其中 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 031 kg/hm2,较对照公谷60增产4.15%;2010年平均产量5 193.45 kg/hm2,较对照公谷 60(CK1)增产 5.91%,较对照公谷68(CK2)增产9.41%,居参试品种第3位。变异系数为4.94%,适应度81.25%。2年16点次试验13点次增产,增产幅度0.98%~12.25%,3点减产,减产幅度 0.27%~1.19%,较对照公谷 68(CK2)增产幅度1.02%~22.11%,增产点率为81.2%(表5)。

3.3 生产试验

2010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 602.2 kg/hm2,较对照公谷 60(CK1)增产 7.15%,居参试品种第2位。4点试验3点增产,增产幅度3.29%~13.64%,1点减产 0.01%;较对照公谷 68(CK2)增产14.12%,4点试验全部增产,增产幅度7.84%~20.25%(表 6)。

4 栽培技术

4.1 选地倒茬

谷子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排水良好、肥力中等地块。谷子忌重茬,重茬的害处多,首先是病严重,特别是白发病,重茬发病率是倒茬的3~5倍[4]。二是杂草严重,谷地伴生的谷莠草多,容易草荒。三是谷子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重茬使土壤同一元素流失较快,合理轮作倒茬,可调节土壤养分,及时恢复地力,减少病虫草危害。

表5 燕谷18区域2009—2010试验产量

表6 2010年生产试验产量汇

4.2 整地施肥

(1)耙耱保墒。早春风多雨少,土壤水分流失快,通过耙耱农事操作,可以弥补裂缝,消除坷垃,切断土壤的毛细管来保存土壤水分。

(2)浅耕踏墒。在播前6~8 d,温度上升杂草萌动发芽,进行农事活动,其目的是活土除草,提温保墒,破碎坷垃,保苗早发。

(3)镇压提墒。对谷子播后进行镇压,使土层上实下松,促进下层水上升,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2]。

通过“三墒整地”可有效利用水分,为保全苗、壮苗打下基础,并结合整地施磷酸二胺225 kg/hm2、农家肥不少于24 t/hm2。

4.3 播种

4.3.1 谷子播期。要根据当地无霜期长短、不同品种特征特性,在保证该品种生长期各阶段温、光、水、肥等外界条件的前提下确定播期。在春谷区适当推迟播期,可以让种子发芽快,在土壤中停留时间短,让病害对种子的侵染时间变短,可减轻多种病害的危害,特别是白发病、黑穗病等的危害。春谷区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播种为主。

4.3.2 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有撒播、穴播、条播等多种,播量应根据种子质量、土壤类型、墒情、播种方法来定,以一次保全苗、幼苗分布均匀为原则。播种量一般为7.5 kg/hm2左右,覆土深度以3~5 cm左右为宜,播后镇压使种子紧贴土壤,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在干旱少雨情况下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它能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有效提高地温,抑制田间杂草[5]。具有减少播种量,减少田间管理次数,减轻劳动强度等好处。

4.3 蹲苗间苗

谷子出苗后,表土层被拱成松散状。在此期间天气干燥,蒸发量大容易出现土暄、芽干现象。为防止芽干死苗,可在谷苗快出土时进行镇压,促进早出苗。在谷子幼苗2~3片叶时镇压,可有效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使谷苗茎基部变粗,促进谷子早扎根,防止倒伏,起到蹲苗作用。试验表明,早间苗对增产有一定效果,能促使幼苗根系发育健壮,根量增加,幼苗壮而不旺,叶色浓绿,间苗应在3叶1心至5叶前操作。一般山地留苗30万~37万株/hm2,坡地37万~45万株/hm2,平地 45 万~52 万株/hm2。

4.4 中期管理

谷子的一生可分3个生长发育时期,即生育前期、生育中期、生育后期。谷子的生育中期从拔节到抽穗既是根、茎、叶生长最旺盛期,又是谷子幼穗分化发育期,也是根系第2个生长高峰期,是水肥所需最多的时期。因此,谷子生长中期栽培管理的重点是协调地上和地下部的生长,围绕壮根、壮茎秆、保花、保大穗等进行。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及时中耕、追肥、浇水、除草、防虫、防病等。拔节期、孕穗期要及时进行深中耕,不仅可以接纳雨水,还可以拉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生长[6],中耕除松土除草外,同时进行高培土,促进基部茎节发次生根,并结合追施氮肥225 kg/hm2左右,在谷子生长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肥,拔节孕穗期要保证充分的水分供给,及时防虫、防病、除草。

5 谷子收获

燕谷18属早熟品种,熟相较好,单穗重,出谷率高,茎秆易倾斜。适时收获是保证谷子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收获过迟易落粒。

6 适宜种植区域

燕谷18适宜在辽宁西部、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区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区域种植。2015年在阜新市彰武县、营口市鲅鱼圈等区域试种,该品种在抗倒伏、抗病、产量等多方面优于当地种植的谷子品种,受到好评。2016年燕谷18在喀左县和建平县各方面表现突出。收获时由喀左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测评人员在喀左县进行现场测产(地膜覆盖种植模式),产量达9 000 kg/hm2,被评为创高产的首选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米质一流,产量一流,抗性一流,深受当地农户和加工企业喜爱。燕谷18有能力替代喀左县和建平县多年种植的红谷子、黄金苗、毛毛斗等品种,成为当地的主栽谷子新品种。为推动地方农业经济、杂粮产业、品牌打造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谷子品种产量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打谷子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狗狗的常见品种
晒谷子(外一首)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