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被污名化”现象的“几何”解析
2019-07-03于安龙
于安龙
摘要:近年来,女大学生“被污名化”现象愈演愈烈,如“被浅薄化”“被低俗化”“被贬损化”“被弱势化”等,其已从社会精英群体沦落为人们调侃、哂笑甚至讥讽的对象。究其原因,既有女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迷失,也有商家及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有社会大众先入为主的歧见。为改善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与声誉,还原女大学生的本来面目,需要女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女大学生;污名化;现象解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5-0134-05
女大学生曾被视为思想解放、追求自我的一族,是有知识、有品位的群体,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尤其是在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要求妇女三从四德的中国,女大学生一度立时代潮头、领风气之先,成为人们艳羡和瞩目的对象。时至今日,女大学生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其“被污名化”的趋势却愈演愈烈。
一、“以何为据”:女大学生“被污名化”之实
当前,在网络空间和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女大学生”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与以往冰清玉洁、志趣高雅的形象不同,“女大学生”频频与“包养”“裸贷”“代孕”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一时之间沦为“堕落天使”和“坏女孩”,社會形象与声誉一落千丈,令人不由大跌眼镜。
关于女大学生的正面和负面网络新闻报道比例数据如下:
(一)“被浅薄化”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被人广为传颂,文中他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女大学生的勇敢、坚毅和从容感概不已。彼时女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担当精神令人钦佩,她们足可成为民族的希望、社会的中坚。事实上,在任何时代,女大学生都应是有知识、有理想、有修养的群体,应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成为历史发展洪流中有作为、有担当的一份子。然而,当前一些女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极其功利,人生目标尤为庸俗,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已被物欲膨胀、金钱至上所悄然代替,以致于在电视相亲节目中,一些女大学生屡出惊人之言,更有甚者明确标榜“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现实生活中“无房不嫁女”“无车缓嫁女”也并不鲜见。据《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在婚姻与人生的价值观调查中,结果显示,有三成女大学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对于富二代,59.2%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理由是可以少奋斗很多年。”[1]在校园中,一些女大学生相互攀比成风,享乐主义盛行,拜金思潮泛滥,甚至积聚了一定的乖戾之气和暴力倾向,成为一些校园施暴案件的主角。还有的女大学生重颜值姿色而轻品德才学,热衷于参加各种选美、走秀活动,沉迷于各种“校花”“女神”的评选。由此,女大学生往往给人留下浅薄无知、趣味低下的印象,成为被人哂笑、调侃的对象。
(二)“被低俗化”
在外人看来,女大学生是象牙塔中的佼佼者,她们朴素清纯、优雅脱俗,聪明伶俐、知性贤淑,理应被人们仰慕与倾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女大学生个人底线沦丧,羞耻之心全无,其所行所为令人难以容忍和接受,以致被人称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少数女大学生为获取经济利益、满足个人虚荣之心而不择手段,社会上关于她们当小三、被包养、拜干爹的传闻不绝于耳,近期引起轩然大波的裸贷风波更是令人惊诧不已。而关于女大学生卖身解困、陪酒失身的案例更是不时见诸报端,让人不能不扼腕叹息。有的女大学生则物欲当头、见钱眼开,为了个人享乐而不惜铤而走险,暗中从事代孕、卖淫等非法勾当,日益沦落为人们所讥讽和唾弃的对象。在大学校园恋情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的当下,一些女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出人意料,其轻浮之程度令人惊叹,朝秦暮楚、移情别恋的戏码不时上演,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聚众斗殴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虽然社会日益开放包容,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并蓄,但女大学生对待开房、同居等率性而为、不计后果,不能不引人担忧。众所周知,在很多高校周边异常火爆、一房难求的租房市场中,大学生情侣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主力。近年来,女大学生宿舍产子、堕胎流产的案例屡见不鲜,不仅影响她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而且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再加上各种媒体争相报道,把女大学生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其“被低俗化”之势几乎不可逆转。
(三)“被贬损化”
作为相对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娇弱无力,社会经验欠缺,时常被称为“傻白甜”,容易成为被欺凌、被侵害的对象。如一些女大学生约见网友被骗财色,甚至被性侵致死、殒命他乡,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与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的女大学生为会见网友而辗转千里,最终陷入传销组织,继而被控、失联,等等。如此种种,使人在归咎于肇事者为非作歹的同时,也不禁产生了些许疑问:已届成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何以如此轻信他人、莽撞冲动?何以如此是非不明、善恶不分?此外,接二连三发生的女大学生网络求职被骗、网络交友被骗、网络购物被骗等,她们不仅遭受经济损失,而且还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成为不折不扣的受害者,一些人甚至因此而轻生厌世、抑郁自杀,付出了生命的沉重代价。如近来社会上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高利贷”“校园贷”“套路贷”等,诱骗、设陷的目的较为明显,但女大学生却屡屡成为“上钩之鱼”,难道仅仅是一时偶然吗?毫无疑问,对于这些女大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同情和关爱,帮助她们尽快走出困境。但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也难免让人心生困惑,骗子何以如此“青睐”女大学生,究竟是因为骗子巧言令色、骗术高明还是女大学生涉世未深、太过单纯?一些人据此主观认定被骗女大学生头脑简单、幼稚无知,认为她们“拜金、爱慕虚荣、无节操”,从而对她们进行嘲讽、贬损甚至是歧视,使她们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四)“被弱势化”
作为一个有才学、有前途的群体,女大学生并非社会上的绝对弱势群体,但她们却日益“被弱势化”,成为需要被拯救的对象。在网络上以“女大学生”为主题进行搜索,多与“包养”“强奸”“失身”等不堪入目的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似乎女大学生天生就是受害者,并且相关报道层出不穷、不厌其烦。这些媒体报道多聚焦于女大学生的不幸遭遇、坎坷经历和悲惨结局,将她们塑造成为智商高、情商低,动手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易于心生幻想、轻信盲从的群体,情感受挫、求职不利、无知受骗似乎成为女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在这些信息的狂轰滥炸之下,很容易使人对女大学生心生歧见。灌输理论认为,由于受众反复接触到媒体所传播的一些有关负面问题的内容,因而会对这些问题逐渐习以为常。[2]103而很多报道看似立场中立,实则对女大学生的遭遇冷眼旁观、缺乏关怀,为搏眼球而对她们围观起哄、品头论足,使女大学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与笑料。与此同时,媒体关于女大学生的进取精神、自强意识,关于她们学业成就、优良品质和光明前途的正面报道则寥寥数言、惜字如金。如此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女大学生,片面否定她们的成绩,夸大她们在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足,将她们塑造为“怪胎”“另类”和“奇葩”,极尽嘲弄和讥讽之能事,强制地、人为地将她们置于受人歧视、亟需拯救的境地,实际上是无情地将这一群体“弱势化”了。
二、“缘何而起”:女大学生“被污名化”之因
污名,“这个词被广泛使用的含义有点接近最初的字面意思,但更适用于耻辱本身,而非象征耻辱的身体证据。”[3]1那么,女大学生“被污名化”缘何而起?
(一)女大学生的价值迷失
应该说,当前社会上关于女大学生的种种话题,媒体上关于女大学生的桩桩案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女大学生自身的所作所为。不可否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价值观念更加丰富多元。尤其是大学校园更是各种社会思潮汇聚之所,不同的价值观念交融并存。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人们追逐物质利益更加明目张胆、名正言顺,有时甚至把外在财富当作个人成功与否、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以致社会上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者比比皆是。受此侵染和影响,一些女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变化,人生航向出现了偏差,被物欲所裹挟、被利益所蒙蔽,风华正茂便开始追求物质享受,青春年少便开始随波逐流,成为拜金主义的拥趸、享乐主义的信徒。她们不务正业、纵情逸乐,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不仅不追求学业、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反而向往与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在外界巨大诱惑面前把持不住、欲罢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消费欲而丧失底线、背弃信念,或者牺牲名誉、丢失人格,以致龌龊之举、不耻勾当频频发生,其所言所行令人瞠目结舌、惋惜不已。在物欲横流、功利浮躁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本应守正笃实、久久为功,通过自己的勤奋上进和不懈努力为个人发展筑牢根基,逐步改善个人生活。然而,面对无限消费欲望与薄弱经济基础之间的巨大鸿沟,一些大学生不走阳关大道,偏寻所谓的“终南捷径”,为了短期利益、物质享受而选择旁门左道,有的执迷于“躺着赚钱”的轻松获利方式,实在非明智之举。其中很多女大学生步入歧途并非迫于生计,而是源于内心贪念迭起。正是因为她们的价值迷失和错误选择,使得女大学生群体乱象丛生,新闻曝光率、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这也是女大学生“被污名化”的主要原因。
(二)商家及媒体的推波助澜
在“眼球经济”时代,只有吸引公众注意力才能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为此,一些商业媒体频频炒作女大学生话题,人为增加女大学生的曝光度,如女大学生相亲被骗、女大学生整容失败、女大学生未婚同居等都能成为他们炒作的噱头。而一些标题党更是秉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原则,刻意罔顾事实、夸大其词,以媚俗、低俗、庸俗等标题来哗众取宠,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文章的点击量,如《女大学生裸条肉偿》《女大学生喷血写真》《女大学生大尺度毕业照》等。关于女大学生“失联”“被侵”“惨死”等报道一度更是充斥网络,让人难免不生出“女大学生又出事了”的感叹,很多女大学生也不由发出了“求放过”的呼吁。在媒体报道中特意标明“女大学生”的身份,以种种暧昧化、性暗示的词汇博取眼球,极力渲染女大学生贪慕虚荣、轻浮放荡、单纯易骗等弱智特征,使其美好的形象日益瓦解、坍塌,给人留下现在的女大学生性观念过度开放、私生活十分放纵、防范意识低下、个人品质恶劣之印象。“许多有关‘女大学生的新闻被‘着了色,充满刺激的图片和渲染性的标题……在这些报道中,‘女大学生这个本属中性的词语已经多了一丝暧昧的味道。”[4]一些电视节目诱导女大学生编造离奇身世,频出惊人之语,进行浮夸表演,过分宣扬声色物欲,传递错误的价值观,不断挑战社会公德底线,塑造出女大学生拜金、势利的形象。商家软件发布、商品展销活动等看似与女大学生无关,但为了吸睛时常会招揽一些浓妆艳抹、衣着暴露的女大学生参与其中,甚至将其作为主要促销手段,推行所谓的“美女经济”。法国学者让·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特别是女性身体。[5]139在商业活动中把女大学生当作“微色情”符号使用,打情色“擦边球”,在女大学生的身体和商品之间建立隐喻关系,以激发人们的丰富想象和本能欲望,已成为商家屡试不爽的伎俩,这无形中已使女大学生沦为人们的消费对象。而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放贷公司视单纯的女大学生为“待宰羔羊”,恶意引导她们进行消费,故意放宽贷款条件,引诱她们背上巨额债务,在其无力还款时实施威逼利诱,也是导致女大学生走上歧途的重要因素。此外,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女大学生同居、堕胎、傍大款、三角恋、同性恋、离家私奔等雷人桥段充斥荧屏,各种以女大学生为主题的离奇构思和荒诞创意层出不穷,甚至达到了“无女大学生不成戏”的程度。如此种种,使得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更加被歪曲、被妖魔化。
(三)社会大众的偏见与误解
“作为一种具有贬抑性的身份象征,污名的创造与运用具有强烈的价值色彩,其使某个或某类社会成员成为特定社会中的受排斥、遭压抑的对象。”[6]当今社会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大幅提高,女性“半边天”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女性还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如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頻频遭遇性别歧视。随着中国大学的不断扩招,学历贬值趋势加剧,大学生的精英形象不断受到消解。但在此期间自立自强、脱颖而出的女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动摇着男性权威,使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高不可攀的失落感,所以“才女”“女学霸”通常无法刺激眼球,进而成为新闻热点。而“轻浮”“拜金”“色情”“凶杀”等话题却能够满足男性的窥伺、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正是为了迎合和满足这种心理,相关报道才会愈演愈烈、肆意泛滥。对于这样的媒体报道,很多男性一方面围观起哄,热衷窥探内幕,肆意臆断联想,毫不在意受害者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又如卫道士般居高临下地指手画脚、说教训诫,满足了自己的尊严感和权威感。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当前女大学生依然处于审美客体的地位,她们只是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被动地任由男性品评鉴赏。此外,在系列失联、性侵、被害案件中,一些媒体虽然对侵害者、肇事者强烈谴责和大加挞伐,同时又以更多的笔墨描述女大学生的软弱无力、单纯无知和易受侵犯,彰显出她们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以此唤起男性的保护欲、责任感和“猛男救弱女”的英雄救美情结,借以迎合一些男性读者内心期待的情节设想和女大学生形象。“‘理想的观赏者通常是男人,而女人的形象则是用来讨好男人的。”[7]67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审美标准下,一些女大学生为满足社会期待,在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刻意自我调整,主动迎合男性的审美需求,成为男权文化的受害者。
三、“何以正名”:女大学生“被污名化”之解
在当前“女大学生+”话题不断、持续发酵的情况下,网络上充斥着关于女大学生或暧昧或凄惨的种种传闻,女大学生由此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对象和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究竟该如何扭转大学生被标签化、被污名化的趋势,还女大学生知性大方、高雅纯洁的本来面目?
(一)女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其心不正,所动悉邪;已身不正,何以正人?当前女大学生身上之所以被贴上各种标签,陷入“被污名化”的尴尬境地,首要之务在于女大学生的自察自省。女大学生本就是一个易于引人注目的群体,她们存在的一些失范行为和出格举动,被媒体大做文章之后更会引来无数异样眼光和点击率。为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女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以远大理想激励自己,以高尚品行砥砺自己,摒除各种浮躁风气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保持纯洁之心,勤于学,精于业;淡然于心,从容于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知识女性的风采。女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社会影响,遵守公德,洁身自爱,时常躬身反省、自我批评,做一名秀外慧中、知书达礼的女大学生。其次,女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俗话说,“出门走路看风向,穿衣吃饭量家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极大丰盈,使人有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也因此使得社会上物欲横流,享乐主义盛行。女大学生在消费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克服攀比心理,不盲目追风赶时髦,自觉抵制各种外界的诱惑,做到量入为出、理性消费。要多考虑父母养家之难、谋生之艰,对于一时的经济困难和拮据生活,可以申请学校资助和师友援助,或者通过正当兼职、合法途径予以解决,靠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来改变命运,不能幻想不劳而获、少劳多得,不能为满足个人虚荣心而走向歧途。再次,女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作为易被侵害群体,女大学生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形形色色的不法分子、宵小之徒。女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积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坎坷,正确对待和理性分析成长中的困惑、迷茫,培养平和、包容的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力戒莽撞冲动,避免割腕、烧炭、跳楼等悲剧的发生。只有女大学生从自身做起,自我救赎、自我提高,重塑高洁、优雅形象,同时减少“害群之马”,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社会形象与声誉,重新赢得人们的尊重,使人们在评价女大学生群体时多一些艳羡的目光、少一些鄙夷的眼神。
(二)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
处于花季年华的女大学生价值观尚未成型,社会经验不足,是非辨别和善恶区分能力有待提高,往往比较单纯、天真,易被引诱、欺骗,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要不断督促女大學生潜心向学、笃怀求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其在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话剧表演等校园活动中展现自我,彰显女大学生的风采,帮助她们树立信心。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传授知识,也应教给女大学生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之道,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品行端正、情智双修之人。要多关心关怀女大学生,密切关注她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对于她们的思想困惑和迷茫心理进行疏导、化解,通过座谈交心、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女大学生及时走出心理困境。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开设专门的女性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和安全知识讲座等,引导其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她们的自我防卫、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家境贫寒、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要通过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奖助学金和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等途径,减缓她们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完成学业。对于女大学生求职应聘方面,要在简历制作、信息提供、学校推荐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使其能够顺利就业。此外,要加强与女大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络,了解她们校外兼职、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以防其被人所利用和欺骗。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营造尊重、爱护女大学生的良好氛围,使其能在平等、宽松、融洽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总之,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重塑其美好形象,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引导。
(三)商家及媒体的规范整顿
改变女大学生“被污名化”的现状,新闻媒体负有重要责任。媒体从业者应严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以事实为依据,力避危言耸听、夸大其词的“标题党”。在“流量为王”“点击率即生命力”的时代,要避免媒体为搏眼球无所不用其极,从而误导大众,造成消极影响。女大学生中固然有利欲熏心、离经叛道者,但多数人还是洁身自爱、守正自律的,不能因个别人的失范行为而让群体“背锅”。将个体行为放到网络放大镜下聚焦,进行大肆宣扬和炒作,以偏概全地进行群体评价是不合适的。事实上,女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形象是立体多元的,媒体不能只选取负面的、局部的、个别的现象进行报道,不能过多地关注她们的私人生活领域,而应全面客观、真实公正。如有媒体渲染女大学生中存在“急婚女”“毕婚女”和“恨嫁女”,说她们逃课相亲、不忙求职忙相亲,女大学生俨然被描绘成不务正业、焦急待嫁的结婚狂,成为求“嫁”若渴一族。但据笔者了解,女大学生中可能存在这样的人,但也只是极少数人的选择,绝非多数和主流。还有的媒体着力报道富豪相亲中女大学生的踊跃参与和高涨热情,以此彰显她们试图攀龙附凤的浅薄以及歪曲畸形的婚恋观,但现实中多数女大学生在选择伴侣时更看重对方的内在品质,是愿意与对方同甘共苦、携手奋斗的。此外,对商家也应进行整顿,引导其通过正当途径进行竞争,而不应把“女大学生”当作营销赚钱的符号工具,不能鼓动和诱导女大学生进行“色情边缘”活动。唯有如此,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才能得到逐步改善、重塑,其“被污名化”的趋势才能得到遏止。
(四)社会大众的包容扶助
在首因效应下,社会上一些人对女大学生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歧视,“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8]15对于女大学生的一些失范行为,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将原因片面归咎于她们自身,显然是有失客观和公正的。更有甚者对女大学生遭遇的困境和侵害冷眼旁观、幸灾乐祸,认为女大学生咎由自取,应该让她们吃点苦头。大众的误解、社会的异样眼光,使女大学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和痛苦。事实上,女大学生群体之所以问题频出、状况不断,既有自身价值迷失、自甘堕落的原因,也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功利、浮躁等不良社会心态,都会对女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良商家之所以利用女大学生进行营销,无非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获取经济利益,如果社会大众出于对女大学生的关爱与呵护,对于类似的活动谢绝配合、拒不捧场,将极大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和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如此,女大学生的形象和声誉每况愈下,除了一些媒体和不良商家的推波助澜外,一些外围女、失足女等打着女大学生的旗号招摇过市,冒充女大学生从事非法行为,以自身行动抹黑女大学生,更加剧了人们对女大学生的误解。因此,不能将发生于女大学生中的个案泛化,进行小题大做的渲染和言辞犀利的讥讽,避免给她们造成“二次伤害”,使其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应给予她们更多地理解、包容和关怀。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对于误入歧途、一时犯错的女大学生,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使其永无辩白之机、翻身之日,而应谆谆教导、引之正途,使她们在汲取教训的基础上忏悔思过、改过自新。女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随着年岁的增长和角色的转变,她们都将从大学校园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为人妻母,承担起更重要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评价女大学生时也应更加理性、更加公正,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參考文献:
[1]《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昨日发布近六成女大学生愿嫁“富二代”[N].南方都市报,2010-04-12.
[2](英)格雷钠·伯顿.媒体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叶兵,蒋兆雷.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4).
[5](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任重远.污名的道德解析[J].伦理学研究,2016(4).
[7](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卜卫.媒介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