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方式变革与构建美好生活
2019-07-03陈玲
陈玲
摘要:美好生活是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共享、共建的“高层次”生活梦想,是一种美好的“共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作为个体生活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是生活美好的缩影与镜像,探究生活方式变革是构建和实现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影响生活方式变革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精神文明、生态环境以及科学技术五大因素,这需要我们从丰富物质生产资料,多方合作提供社会供给,正向引导生活价值理念,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与构建和谐网络环境等方面推进生活方式变革,构建美好“共同生活方式”,最终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和目标。
关键词:生活方式;变革;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5-001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全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共享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内在要求。美好生活表现为人民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生成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包括人民对未来生活的诉求与向往。在其实现过程中,生活方式作为个体生活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外在表现,深刻反映着每个生活主体的生活需要、满足程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价值评价。因此,生活方式变革深刻影响着美好生活的实现,是构建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准确把握生活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发挥好党、政府及社会组织对生活方式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有效推进生活方式变革,对于实现美好生活这一愿景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活方式变革是构建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生活方式这样定义:“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2]可以说,“生活方式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结合和互动而生成的概念,一方面,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结构形式和事实性存在;另一方面,它是通过生活活动主体对生活资源进行评价、选择、配置而形成的社会行动和日常行为方式,在主客体的互动中,通过主体的活动满足着人自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3]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活方式包含的基本要素,一是生活活动的社会条件,指的是所有群体共有的大生活以及在一定价值导向下倡导的共同生活场域;二是生活活动的主体,这指的是现实中的个人、群体及社会全体成员;三是生活活动的形式与行为,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划分,表现为生活习惯、生活理念、生活流行、社会定义等,也可以从不同领域来划分,包括经济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娱乐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等。生活方式涉及人们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回答的是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包括生活的“实然”状态,人们现实存在的生活方式实际是怎样的,也蕴含着生活的“应然”诉求,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究竟该发展成怎样的理想状态。不论是生活方式的“实然”状态还是“应然”诉求,都与构建美好生活愿景和目标殊途同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美好生活不仅表现为广大人民对于现实生存状态的主观体验和评价,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生成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也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诉求和向往。美好生活是对全国人民提出的共同的、共享的、共建的“高层次”的生活梦想,呈现出一种美好的“共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全民的价值诉求和道德要求,是以形成价值共识为前提的,引导符合现代文明的生活价值观。要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就必须对人们在各个生活领域中表现出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追求和推崇的未来生活方式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握。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现实的、具体的、可感知的生活方式作为考察对象,得出个体的现实生活如何,进一步得出个体生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如何,社会资源供给如何,社会目标导向实现状况如何,这其实是通过一种外在表现回答现实“生活怎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社会中大多数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倡导、期许的生活方式,来诠释未来“生活应怎样”、未来社会应怎样等。可以说,生活方式变革是美好生活发展历程的镜像与缩影,是打开构建美好生活这一目标的钥匙。因此,推进生活方式变革是构建和实现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二、生活方式变革与构建美好生活的影响因素
推进生活方式改革、构建美好生活需要把握影响生活方式变革的诸多因素,探究生活方式变革的发展规律。生活方式变革与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这是由生活活动条件的多样性决定的。一方面,从宏观视域来看,在人類历史发展的每个时代,一定的生产方式都规定着该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而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上的社会制度,也规定着该社会占主流的生活方式类型。另一方面,从微观视域来看,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思想意识、社会心理、人际关系、教育程度等因素,也从不同方面影响着生活方式的具体特征。结合宏观和微观的社会条件,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影响生活方式和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变革的决定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经济的发展从物质生产领域满足了生活主体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生活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从经济发展来考察生活方式的变革正体现了生活变化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生产生活资料的日益丰富,人民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我们解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多元多样的生活方式出现,人们生活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提升了,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人们的生活体验是美好的。当前,我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社会治理:生活方式变革的主导力量。如果说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生活主体自下而上自发地推动生活方式变革,那么社会治理将起到自上而下主导式的对生活方式改变与修正的作用。这种主导性的推进,必然以实现社会主流倡导的生活方式或既定的生活价值为目标。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活景象给予了如下的描述:“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要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5]社会治理最大的推动作用在于树立主流生活方式理念、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全员推进生活方式变革。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一般,社会治理水平相对滞后,人们以传统的生活方式居多,或表现为传统向现代的过渡阶段。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比较高,社会治理体系比较完善,人们自治意识较强,参与社会服务广泛,这有利于推动主导生活方式变革。
(三)精神文明:生活方式变革的文化基因。马克思认为人的生活需要不仅包括吃、穿、住这些“第一生活需要”,并且还包括“精神和社会需要”。因此,生活质量在其“量”的规定性上不仅考察的是物质生活条件,也包括精神生活条件,而在物质相对富足的社会条件下,生活质量的“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满足需要程度如何。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程,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文化素养及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由曾经的物质需求更多地转化为精神层面的满足与期待,如不断富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关注自我关怀、自我尊严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追寻致趣多样的娱乐生活等。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考量和影响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四)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革的外在条件。生态环境不仅指大范围上的生活所需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小范围的生产生活环境。环境的改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群体的生活主体,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习惯,南方与北方、乡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在不同的自然、气候、生态环境中居民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状况;而作为个体的生活主体,久居于一定的生活环境中,也会深受环境影响从而产生行为方式的改变,如在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区中居住,会自然约束小区居民改掉不文明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创造良好的、适合居住的生态环境,也必然会促进人们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现代技术:生活方式变革的巨大推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成为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的巨大力量,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科技产品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代社会生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互联网消除了人们生活中的信息壁垒,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网络学习,通过网络解决问题;网络扩大了人们交往的区域与范围,使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多样;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为人们参加娱乐活动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网络支付引起了一场消费革命,使购物变得更加简单便捷。未来科学技术将如何进一步推動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还需拭目以待。
三、推进生活方式变革与构建美好生活的路径思考
基于分析影响和推进生活方式变革的五大因素,我们可以看出生活方式变革不仅是个人自觉的过程,更多地体现为人类社会变迁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科学技术等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生活者个人来回答,更需要整个社会来解答。那么,构建美好的“共同生活方式”,需要党和国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合力建构,从而推进个人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发展、改变或修正。
第一,发展生产力、丰富物质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资料是影响生活方式变革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还有部分地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必须解决共同富裕的难题,包括缩小收入差距,公平分配劳动产品,提升社会福利与保障水平等,只有建立同等水平的物质基础,才有可能实现“共同的生活方式”。建议党和政府鼓励和引导新兴的健康产业发展,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引导主流生活方式的指向,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迅猛发展,使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成为时尚。
第二,多方合作、提供社会资源供给。推动生活方式变革需要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在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上,党和政府及社会组织依据倡导创造美好生活方式的发展要求,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各个领域实现生活资源的有效供给;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有效执行,特别是在制定社会资源的分配政策时考虑公平性。发挥市场有效供给的作用,为个体生活提供所需的消费产品、文娱产品和服务。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组织的发展,为个体生活提供丰富的教育、文化、艺术等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第三,引导生活价值理念正向发展。党、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价值导向引领生活理念,有效配置生活资源,构建合理的心理调适机制,为既定的现实社会环境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推动社会建构“共同的生活方式”。在推进生活方式变革过程中,需要打破原有陈旧落后的生活方式,引领现代生活方式,也需要修正当下存在负能量的流行生活方式,引导正向的生活价值理念。党和政府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倡导传播正确的生活价值导向,开展价值引导和思想教育,形成共建的良好氛围,使人们对文明、健康、科学、绿色的美好生活价值理念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
第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始终是党和国家倡导的新发展理念,这需要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节约资源利用,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和谐关系,推进二者协同共进。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研发资源节约利用先进技术,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第五,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提升公民网络文化素养。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对于公众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冲击是巨大的,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合理能够造福生活,失去监管将会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一是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监管和约束公民的网络活动,提高网络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二是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网民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引导网民进行安全健康的网络交往,倡导积极乐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三是研发网络新技术,为建设和谐网络生活提供支撑和资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王雅林.生活方式的理论魅力与学科建构——生活方式研究的过去与未来20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3(3).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