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9-07-03夏凤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深度学习

夏凤娟

[摘 要]基于深度学习的群文阅读教学即是以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为目标进行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层次训练、感悟形象、比较朗读、品读思辨等,以提高学生的遣詞造句能力,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领会不同的言语表达效果,学会赏析文本,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群文阅读;迁移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28-02

深度学习指的是基于理解的学习,是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批判地学习新知识、新思想,并将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能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类对应的是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深度学习则重在后四个层次。基于深度学习的群文阅读教学即是以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为目标进行的教学。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要达成此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一、在分层次训练中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积极的语用教学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前不久,笔者听了三年级《恐龙》的群文阅读课,执教者根据文本的表达特点,设置了相应的读写训练点。

在引导学生进行了群文阅读后,教师设计了分层次的读写训练。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推测。正因为如此,文章多处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对恐龙的种类、形态以及生活习性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来增加性文章的可读性的。在感知内容、指导朗读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介绍给大家,并按照教师提供的方式练说:

大家好!我最喜欢 龙,因为 。

1.霸王龙就是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它大脑袋,短身子,牙齿 (列数据),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

2.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 (打比方),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3.迅猛龙的速度很快, (列数据), (打比方)。

这样的阶梯式训练,让学生们跃欲试,一个个小脸通红,争相发言,言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在感悟形象中体会方法

叙事性作品都是通过故事、人物来阐释人生哲理,分享人生智慧,打动读者的心灵。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主题、形象、情节、语言、场景、细节等。不同的文章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在群文阅读中,我们可体会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把《理想的风筝》和《黄鹤楼送别》放在一起引导学生阅读体会。

《理想的风筝》是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生动细腻。这些地方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抓手。以它们为凭借,能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进入学习的佳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表达。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学时,要抓住“笑着”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的幽默,感受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为什么不写呢?”这样,使学生明白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技巧。在品读完三个典型事例后,教师总结写法:“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重点写的是哪件?其他两件事例不写行不行?”这样,使学生从中明白作者从工作与生活两个方面选取事例,能全面充分地反映刘老师的特点。

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和敬仰之情?”在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达情感后,教师追问:“第四自然段出现了大量写景的文字,是为什么呢?”当学生发现写柳树的时候,教师再补充:“柳,留也。”并引导学生感悟“杨柳依依道别离,沙鸥点点诉友谊”的表达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品味到了“情”,更知道“情”出何处,即动作含情、语言抒情、写景藏情,理解了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在比较朗读中提升分析力

不同体裁的文章,其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朗读法来引导学生体会。比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说理性文章,为了让学生体会说理文与记叙文的语言表达差异,在学习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事例时,教师将四年级时学习的《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文章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它们表达的不同。

接着,教师追问:“可不可以把文中的事例调换成四年级学习的这段描写细致又精彩的段落?”通过对比和追问,学生明白了不同体裁的文章,其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说理文重在概括,能说明事理即可;而记叙文重在生动的细节描写,力求具体。

四、在品读思辨中提高赏析力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张扬个性。如,《船长》《桥》等英雄文章的群文阅读教学,不少学生会对“英雄”提出不同的看法:“船长哈尔威是不是英雄?为什么有机会逃生,他却选择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这和其他文章所写的英雄真的不同。在面对秩序混乱的场面时,哈尔威船长和老支书两个人的处理方式不同,但结局一样,都能扭转混乱的秩序。

儿童是想象的天才,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化成语言时也许会不着边际。这时,只要教师恰当地进行引导,他们就会绽放不一样的精彩。托兰斯在《创造的秘密》中也提出:“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向孩子们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要做个会倾听的教师,学会悦纳学生,让学生在品读思辨中提高赏析能力。

五、在仿写训练中培养创造力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训练点的设计越小,训练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的体裁,抓住其写作特色,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实践。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力求小而精。因此,在阅读与运用中,要循序渐进地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的学习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时,迁移仿写训练要结合实际生活选择训练点。

一位教师在执教《走进神话故事,品读人物形象》时,在学生学习了《女娲补天》《开天辟地》《后羿射日》三篇文章后,总结出中国神话人物的主要特点,并设计了迁移仿写训练:欣赏诗歌《赞女娲》,仿写诗歌(出示)。

赞女娲

你,美丽、善良,

历经灭火、抗洪、炼石的困苦,

带来天边五彩的云霞……

百姓们爱你啊!

你创造了人们心中的神话!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历经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百姓们爱你啊!

你创造了人们心中的神话!

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样的仿写训练,抓住一点,由文本到生活,循序渐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群文阅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