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应用研究
2019-07-03昌根花黄谨
昌根花 黄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微信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移动通讯工具。调查了家校协同教育的现状和小学英语家校协同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需求,进行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77
1前言
据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每天登陆微信的用户数量是10.1亿,其中大量用户热爱阅读和刷朋友圈。根据微信数据,公众号的注册总量已经超过2000万个,其中,截至2017年9月,活跃的公众号数量为350万个。据2018年9月微信公众号粉丝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微信公众号的平均粉丝数为49861。微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讯工具。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传播有效性高、可随时随地提供服务和信息、富媒体内容,便于分享、信息达到率高、操作的便捷性、高时效性、智能化、便利的互动性等特点。
因此,这为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提供了可能。
2家校协同教育的现状和对小学英语家校协同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建议与需求
笔者在新余市小学随机向一些教师和家长发放了问卷进行调查,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目的是比较全面的了解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的现状。此外,为了更好的了解家校协同教育的想法、意愿、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要求、想法与建议等,笔者还与一些教师、家长有针对性的进行了非标准化访谈。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结果统计显示,所有教师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而且很重要很有意义;96%以上的家长认为家校协同教育是有必要的,赞同开展家校协同教育,只有极少数的(1%)的家长认为家校协同教育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开展。目前家校双方交流中关注最多的话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其次为学习问题,而针对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沟通较少,不够关注和重视。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因为打电话操作简单方便、能进行双向交流,打电话是家校双方最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此外,需要注意和重视的是,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网络的迅速發展,70%以上的教师和家长经常使用微信、QQ 等方式来进行交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结果统计显示, 70%以上的教师和家长每学期沟通2-5 次,基本为一个月沟通一次,次数并不多。53%以上家长期望与教师联系的次数为每学期5-10次。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和学校之间多进行沟通。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微信也普及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基本都有微信账号,而且基本都每天使用。有 83%的家长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并经常阅读浏览公众号上的文章,只有15%的家长只听说过微信公众号并很少使用,说明大多数家长已经对微信公众号比较了解。
最后,关于小学英语家校协同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建议与需求,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家长最希望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其次是学习方法、课外知识拓展和学习资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和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校需求因素考虑,通过与新余市小学的一些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设计并开通了小学英语家校协同这一微信公众号,然后基于这一平台,开展了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
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的应用案例
下面就以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When is Easter”为例来具体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的应用。
(1)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重点学习日期的英文表达方式和向他人询问生日等的对话,且本单元的知识点与第三单元的知识点紧密相关,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把本单元的重点句子与第三单元重点句子进行对比。其中节日的拼写及阅读难度较大,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中英文日期表达方式的区别和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基本规律。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前活动。 教师将本节课的课文朗读视频Unit 4 When is Easter?课文朗读视频(A)和英语课微课视频-单词详解 Unit 4 Part A和五年级下册英语微课视频-句型详解 Unit 4 Part A做好后,上传到微信公众号中的素材库,然后编辑图文消息并群发,发布英语学习和教学资源,并要求家长监督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本单元相关的英语视频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能大大提高英语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家长在清楚地了解要求后能指导并监督孩子预习,培养科学有效地进行预习的良好习惯。
图文消息内容如图1所示。
(3)课堂活动。教师讲解知识点,并观察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和听课情况,另外,注意学生下课后的一些行为举止。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1)能够听、说、读、写序数词:first(1st),second(2nd),third(3rd),fourth(4th),fifth(5th)。(2)能在语境中运用“——Whenis……?——Its on+月份+日期.”句型来交流相关节日月份及日期。(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既要抓紧校内学习时间,又要学会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做到劳逸结合。(4)学生策略目标:掌握一些学习英语的策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文化目标:了解一些中外节日的时间及活动内容,能够体会并表达自己喜欢的中外节日。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在具体情景中运用“——When is……?——Its on+月份+日期.”句型(2)难点:special发音。
(4)教师对学生的上课时的表现作记录并汇总。并上传课堂上学的知识点:如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概念和规律,基变序的五个规律,主要句型:“When is...?”,如何询问节日或生日的日期并作相应的回答,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等。
此外,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生上课听课是否認真,编对话练习情况,评选最佳提问者,最佳回答者等,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上传。
(5)教师利用群发功能主动向部分或全体家长推送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推送《Twelve Months》英文儿歌视频、关于Easter和April Fools Day方面的英文文章和视频等资源。
教师还可以推送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基本规律的英语微课教学视频,课后家长监督学生观看视频,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点,图文消息内容如图2所示。
根据2017版小学英语新课标,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性主要是指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外语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多样的世界文化,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过程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不过,小学生一周只有3节英语课,课时非常有限,老师在课堂上不太可能有多余的时间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所以,只能在课后来弥补。因此,笔者设计的微信公众号的英语读写菜单中,专门设计了一个子菜单“文化背景”,来拓展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该板块会推送一些有精美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的文章,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既能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学生除了能了解中外文化习俗的差异,还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6)有关月份的单词和某些节日的表达方式已经在五年级下册Unit3中学习过,因此,在讲第四单元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公众平台的投票管理功能进行学生学情前测,了解学生上单元的掌握情况。本单元将在上一单元基础上学习如何询问并回答某节日的具体日期。
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家长对英语学习与教学的意见,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
(7)谁是故事大王。要求学生课后和搭档一起编英文小故事,把编的小故事试着写出来,教师利用公众平台的投票管理功能,评出故事大王。
(8)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更便捷地与家长互动交流。
比如,有的家长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问到的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有:
孩子年纪小、好动、爱玩,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单词的记忆上,一提起英语单词就会产生畏惧心理,背英语单词的遗忘率较高,应该怎么办?
遇到此类问题的家长不少,如果教师一个个地回答,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不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回复,或推送有关小学英语单词记忆的好方法的文章,比如推送文章《小学英语单词的十种记忆法》。
4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构建三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因此,家校合作是必然趋势和长期规划。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校协同教育的推广与应用离不开一线教师的认可与支持。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校协同教育。鉴于本研究只开展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英语家校协同教育的应用实践,没有在其它课程中应用,因此,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其它课程的家校协同教育的应用实践还有待其他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去开展。本研究属于初期阶段,不足之处有待于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110/c40606-30513560.html.
[2]微信2018年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力[EB/OL].https://www.hq-crd.com/jingtai/news/hy/1019495.html.
[3]2018年9月微信公众号粉丝数据报告[EB/OL].http://www.weixinhost.com/fans/201809/.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