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减法”到“ 除法”

2019-07-03刘林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减法操作应用题

刘林涛

[摘 要]数学知识是有系统性和关联性的,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但是有的时候,前面的知识却为后面的知识带来负迁移,所以知识间的前后照应、转化融通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从减法到除法的转化融通,关键在于算式中要留有“余数”,每次剩余的余数将进行再次分配,直到分配“干净”,从而实现减法与除法完美对接。

[关键词]除法;减法;应用题;操作;分配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30-02

在教完关于除法解决问题的应用题之后,教师应找准时机,引领学生辨析对比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异同,然后进行抽象、归纳和提升,以促使学生掌握除法与减法的联系与差异,了解除法与减法应用题的基本特征,然后做到在练习中快速辨识,并选取恰当的方法列出正确的算式解决问题,进而解决一些关于四则运算的应用题。

一、两道相似应用题的碰撞

【例1】 一袋糖果有15颗,分给哥哥7颗,分给弟弟5颗,分给姐姐3颗,问这袋糖果还剩多少颗?

遇到这一类问题,学生很容易能做出正确分析。一是题干中“分给”的意思明确,即从15颗糖果中取走若干颗,然后分配给哥哥、弟弟、姐姐三个人;二是“分配”物品的情境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学生有着丰富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学生对这种分配物品的问题也就不会感到生疏。但是同样是分配食品,如果是按照下面这种分配方案,学生做题就没那么轻巧容易了。

【例2】 一袋糖果有15颗,现要将其平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手的糖果数量是多少?

此题中,一是“3个人”的条件很抽象,没有具体指代对象,根本不像例1中的“哥哥、弟弟和姐姐”那样将分配对象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样具体指名道姓的落实到人,学生会形成深刻印象,知道要分成三份;二是“平分给3个人”这句话容易产生歧义,究竟是按人头去分糖果,还是按照糖果数去调配人员,或者还有其他什么分配法,学生很难分清这里面的名堂,因此,也就难免犯下“15-3=12”的错误。但无论如何,要想让学生理解专业的数学语言,仅靠教师的口头解释很难奏效。譬如,例2中的“平均分”,学生拿到题目后根本就不该冒失地去计算。动笔前首先应该将“平均分”的含义弄清楚。如“爸爸手里有6根香蕉,现在要把它分给疼爱的2个儿子,你认为爸爸会怎么分呢?”对于此问题,笔者认为多数学生会想到每个儿子分到3根香蕉。因为他们会认为都是爸爸的宝贝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爸爸一定会一视同仁。于是,6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3根。至于题中的“3个人”该怎么理解,就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技巧。教师必须深思熟虑,即在什么时候(不等分或者不公平分配)应该将其具体化为“哥哥、姐姐和弟弟”这样明确身份的对象,在什么时候(每人分得的数量没有差别的情形下)可以将分配对象视为任意的3个自然人。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知道什么是平均分。

二、对照操作过程演示分配

笔者觉得,要想稳妥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动脑思索,然后动笔演算。先由各小组长分配任务,安排分工,如一位学生拿出15根小棒,假想成15颗糖果;接着挑选3个要瓜分糖果的人;然后安排一位分配者来主持分配;再后便是设计“分配法则”,制定分配方案和分配程序,即领取糖果的成员每次从口袋里取出糖果前,一定要向分配者提交数目申请,如果取出的糖果数与配给量不相符,那么糖果分配者有权力拒绝交付糖果。而且,即便是分配者已经完成糖果交付,那么这个过程必须经过其他3个人的监督认证;最后由组长做最后解释说明。这样做,兼顾了小组成员的个体思考和全体成员的集体智慧,既展现了个人心思又彰显了集体智慧,从而避免“场上一个学生表演操作,下面的学生围观看热闹”的窘境。当然,小组成员的个人独立操作和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汇报总结阶段。

师:为了保证分配时万无一失,把15颗糖果平分给3个人,怎么分最合適呢?现在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他的分配过程。

师:你们看清他的分配过程了吗?

生1:看清了,就是每次分走3颗,一人一颗。

师:对的!为何每次分走3颗呢?

生2:因为有3个人。

师:一次分3颗,就是要从总数15颗里面分批取走多少?

生3:取走5个3。

师:取走3颗,应该怎么列式计算?

生4:应该用15减去3。

……

教师一边组织教学,一边整理数据,列出矩阵(如下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总结。

三、减法到除法的转化融通

由上面的矩阵不难发现,“平均分”的操作完全能够通过减法实现,但前提是每个减数都相同。减数相同的连续相减,其实可以简记成除法算式,即15[÷]3。当然,我们还必须指出,连减算式中的“3”代表糖果数量,而除法算式中的“3”代表的则是人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减法计算时,每次取走的糖果数“3颗”刚好是按人头分配,一人一颗,所以3颗糖果对应3个人,因此到除法里,3个人刚好与3颗糖果调换概念,实际上也就是把15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数是多少。

这样,学生再用“15-3来计算这道题,教师也就能够一眼看出错在哪里。因为如果将数字3看成糖果数,说明只进行了一次分配,还没有分完,一次分走了3颗糖果,每人1颗,剩下12颗糖果没有分完,取走糖果的人也不会同意。另外,如果将算式中的3看成人数的话,那么15-3=12的结果12,用糖果数减去人数,这“12”代表的到底是12颗糖果,还是12个人呢?因此,教师还必须强调一点:单位不同的数字无法进行加减运算。

综上所述,从减法到除法的转化融通,关键在于算式中要留有“余数”,每次剩余的余数将进行再次分配,直到分配“干净”,这样才能让减法与除法完美对接。当然,教师提问的时候,不能光问每个人应得几颗,最好问清楚每次分配后剩下几颗没有分完,直到剩下0颗为止。

[ 参 考 文 献 ]

[1] 谈爱清,纪美玲.借助操作复习整理、探索发现:以表内乘、除法计算的复习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8(24):42-43.

[2] 胡秀霞.“带余除法”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38-39.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减法操作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国家“减法”与地方“加法”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